再来一回合就睡觉丨《文明》中的“砍二”是何来历?

再来一回合就睡觉丨《文明》中的“砍二”是何来历?

首页角色扮演湮灭的文明更新时间:2024-07-29
一、用文明定义文明

自1991年席德梅尔的《文明》游戏发行以来,因其精良的制作与全新的互动方式,获得了全世界玩家的追捧。游戏制作人席德·梅尔也被GameSpot称为“我们的希区柯克,我们的斯皮尔伯格,我们的艾灵顿公爵”。

《文明》的宏大之处即在于,所有“文明”的设定都取材于现实世界里人类历史上中曾经辉煌或是走向湮灭的各类文明,而玩家将创建及带领自己的文明从石器时代迈向信息时代,并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而当时代亦步亦趋地跟随在技术发展的脚步之后,《文明VI》也将现实世界的发展演绎为游戏中的设定:在《文明VI》的“信息时代”中,政策树的末端是社交网络与全球化——仿佛我们正身处其中的时代。

如果说《楚门的故事》预示了一个“后真相”世界的到来,那么《文明》系列游戏似乎给我们了一个机会得以重新审视这些或是熟稔、陌生、也或是带有偏见的文明——究竟为何?

《文明》系列游戏中,文明一般指主流文明,是玩家和电脑AI在《文明》中所选择创建和发展的势力。有关“文明”的讨论也在现实世界之中争论不休。

在BBC 1969年播出的纪录片《文明》的开头,主讲人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就曾带领观众思考过这一问题,“文明是什么?”他说,“我不知道,我不能用抽象术语来定义它——但我想只要让我看见它,就能认出它来。”

尽管在克拉克看似谦逊的定义背后,是对以欧洲文明中心的文明史观的推崇。

但长久以来,我们似乎也有意无意地将文明理解为对“单一的西方文明”(the civilisation)的推崇,而习惯于长期以来被灌输的那些关于何为艺术中的“美”,何为信仰中的“诚”的陈词滥调。

在《文明》系列游戏中,每个文明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质”、战斗单位和基础设施。玩家对城邦基础单位、科技、人文、娱乐等方面的设置也会影响文明的进程,文明的领袖也会在竞争中体现出自己的独有特质——有些特质会在早期出现,而另一些则稍后才会出现。

文明6中的领袖

在《文明》系列游戏中,不仅有秦始皇、亚历山大、克利欧佩特拉等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同时还有《战争与和平》《鲵鱼之乱》《楚辞》《月下独酌》这类巨作的设定。

强大的政体或许是文明建立之初的必要,而文明的发展却离不开科技、人文、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二、“砍二”阿兹特克文明

在《文明VI》的DLC包中,以双头蛇作为城邦图腾的阿兹特克文明被称为“打架最强的文明”。

在《文明VI》的设定中,阿兹特克人的领袖蒙特祖马一世堪称暴躁老爹、远古战狂,常常用“抓去做奴隶”这样的口头禅去威胁邻邦——也正是由于阿兹特克文明在文明6前期表现得过于生猛(中二),因此阿兹特克文明也被亲切地称为“砍二”。(此昵称也与一名玩“阿兹特克文明”的狂热网友的ID有关)

历史上的阿兹特克人也十分好战,并有人祭传统。这个民族的祖先来自北方,一个叫阿兹特兰的土地,后来他们来到墨西哥的特诺奇提特兰,建立了这座雄伟的城市。

阿兹特克文明是世界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古文明,于15世纪在墨西哥中部建立了帝国。拥有较精确的历法系统。农业方面,灌溉技术发达;经济方面,已经出现了原始阶段的“货币”。

但除了“好战”名声远扬,阿兹特克文明还有一个特点相当有名:他们从未发明出轮子,也不使用负重用的牲畜。

《文明》系列的的丰富之处或许就在于,我们既可以指挥一个没有车轮的文明成为世界之王,也可以在征服世界的同时,了解“文明”之于世界的必要之处。

与其他“主流”文明相比,阿兹特克文明的宗教信仰与神话故事可谓是别具特色。作为城邦标志的双头蛇就体现了阿兹特克信仰的“双重”观念——这条蛇不但有两颗头,且与阿兹特克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

由于资料的缺失,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想象这个精美的双头蛇在宗教仪式中发挥了何种作用。但这个双头蛇很可能是阿兹特克神话体系中的一种混合的生物——蛇鸟,或长着羽毛的蛇,即阿兹特克的神明羽蛇神(Quetzalcoatl),象征着雨水与丰收。

除了双头蛇,阿兹特克的神话还体现在阿兹特克文明的军事系统中。在《文明VI》中骁勇善战的雄鹰战士,就是阿兹特克三大武士集团中的成员。

除此之外,阿兹特克还有美洲豹武士(虎武士)、弓箭武士、骷髅武士等。对于阿兹特克人来说,美洲豹不仅是中美洲非各个神话中常见的动物,美洲豹获取猎物时的勇气和智谋也为好战的阿兹特克人推崇。

因此在关于阿兹特克战士的形象描绘中,这些好战的阿兹特克战士们往往披着豹皮、长着豹爪。同时,因为美洲豹习惯于在黑暗中捕捉猎物,在一些中美洲的神话故事中美洲豹还时常与黑暗、冥府联系在一起。

尽管阿兹特克文明的战士们看上去都非常的生猛,但历史典籍中的他们却画风奇特——可以说是史上最大反差萌

阿兹台克的书写系统使用的是图像字符,而非是字母构成。因此,尽管今天看来这些卷轴画风奇特,但它们却真实地记录了阿兹特克文明曾经辉煌的历史。作为文化表达的重要形式,这些文献本身也是阿兹特克高度成熟的信仰系统中的神明的一种象征。

除了祭祀仪式、精美的艺术品、图画外,阿兹特克文明的信仰系统还体现在他们高超的建筑水平上。在文明6、《古墓丽影》中,都曾出现过阿兹特克文明的重要城邦——神秘的特诺奇提兰城。

特诺奇提兰城是一个建在德斯科科湖中心的城市,一条条人造堤道构成的网络将它的各个城区以及它与陆地连接起来。16世纪的特诺奇提兰城内有 20 万居民,人口可能比当时任何一座欧洲城市都多。

特诺奇提兰城

它存在过的所有证据,现在仅存在于西班牙征服者们的叙述,以及天主教方济各会托钵僧们记录下的几个阿兹台克人的话语之中。这个在前哥伦布时代最繁盛的大都市的瓦砾废墟,目前都被压在现代墨西哥城的巨大水泥地基之下。

那么,为何曾经生机勃勃的阿兹特克文明在历史的进程中戛然而止?

或许,我们需要将故事转向16世纪的某个时刻——1519年2月,一支西班牙远征军在墨西哥南部的尤卡坦半岛海滩登陆了。而那之后所发生的,可以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为灾难性的一次相遇。

三、伟大文明的衰亡总是容易被夸大

在文明6中,蒙特祖马一世是阿兹特克文明的统治者。

蒙特祖马一世生于1398年,是特诺奇提特兰城的第五代国王,也是阿兹特克的第二位皇帝。在他29年的统治期间,阿兹特克帝国完全统一且有大规模的扩张,历史上称为“三国同盟”,而且颁布了一系列的新禁奢律法(用以约束浮滥的物资消耗与颓废的生活方式),这让原已存在的阶级体制进一步地深入阿兹特克人生活的每个层面。

公元1469年,蒙特祖马一世逝世。继位的是他19岁的儿子阿哈雅卡特尔,阿哈雅卡特尔后来生了蒙特祖马二世。《科尔特斯攻占特诺奇提兰》而正是年轻的蒙特祖马二世将同样年轻的阿兹特克文明拱手让给了埃尔南·科尔特斯及其征服队伍。

阿兹特克人画的西班牙人登陆

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an Cortés)是一个西班牙贵族的儿子,同时也是一名职业军人。科尔特斯登陆尤卡坦,并不是要劫持奴隶,也不是对海岸进行小规模勘探,而是意在侵略。

可以说,他是历史上最敢下注的赌徒之一:这个西班牙人率领着600人、14匹马和14挺加农炮,就敢向拥有百万人口的帝国开战。

尽管文明的兴衰往往被理解为历史的轮回,而我们或许不得不这样承认以下事实:一个文明的衰落往往是另一个文明胜利的宣告。

英国学者戴维·奥卢索加曾在《文明II》一书中指出,埃尔南·科尔特斯和西班牙征服者对征服故事的描述或许是被严重地美化过:他们夸大了西班牙侵略者的勇气、斗志与决心,刻意无视阿兹特克人在保卫家园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

同时,在传统的描述中,西班牙殖民者和诸修会托钵僧到来之后,阿兹特克文明被抹掉的程度也被有意夸大了。虽然 16 世纪西班牙与阿兹特克王朝之间的战斗,其惨烈程度无疑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少有的,但还是有一部分阿兹特克文化残留了下来,甚至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文化融合。毫无疑问,关于伟大文明衰亡的报告总是容易夸大其词。

戴维·奥卢索加

一个世纪之前的1402年,曾经发生过另一场征服,那是卡斯提尔人对加那利群岛的进犯。一系列的登陆、战役和巩固战事几乎持续了整个15世纪,成千上万的当地瓜安彻人被屠*或被捕为奴,其他坚持在漫长而无果的战事中抵御卡斯提尔军队的人们,也纷纷倒在了欧洲的传染病之下。

从15世纪90年代到16世纪前十年之间,在西班牙对古巴和伊斯帕尼奥拉等加勒比海岛屿的征服中,类似的事件还在多处上演,当地人民同样被俘为奴,承受着极端的暴力与残酷奴役。移居到这些征服区——加那利群岛、古巴和伊斯帕尼奥拉岛的西班牙统治者是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殖民统治者:他们意识到,在这些远方殖民地上的搜刮和奴役所得,不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在故国的社会地位。

蒙特祖马的军队在抵御西班牙人时,使用的剑锋是用石块打磨而成的,他们的箭是镶接的,但箭头不是淬过火的金属,而是火烤加硬的木料。他们起初尝试采取惯用的步兵战术抵抗西班牙人,但面对马背上的西班牙征服者们,这些英勇的美洲豹战士、飞鹰战士们也无计可施——如果打个比方的话,那就那时的阿兹特克人相当于面对16世纪的主战坦克。

科尔特斯攻占特诺奇提兰

尽管有着诸多军事上的不利条件,阿兹特克人在人数上的绝对优势本来也不该让西班牙人有任何胜算——即使有特拉斯卡拉人加入科尔特斯麾下也不行。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完全是征服行为带来的文化冲击,以及西方传染病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最严重的就是天花,这种在当时欧洲极其常见的病症,却让阿兹特克人完全无力抵御。

一位目睹这一事件的西班牙修士写道:“当天花开始袭击印第安人时,成了肆虐整片土地的恶性瘟疫,大部分地方,人口死亡超过半数……他们像臭虫一样成批成批地死亡,尸体堆在外面无人收殓。”

但是被对黄金的贪欲所支配的科尔特斯及其手下,对阿兹台克人的遭遇是无动于衷的,他们也没有试图去理解自己击败的文明所拥有的文化和艺术。在对特诺奇提兰城的围攻与后续的破坏中,大量当地艺术品遭到洗劫,大部分的城市也被摧毁了。

由于对阿兹特克地区广泛实施的人祭行为感到日渐憎恶,西班牙征服者们心中燃起宗教使命的热情,继而展开了更加激烈的宗教毁灭行动

就这样,来自西方的传染病与侵略的野心使得曾经不可一世的阿兹特克文明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一个罗曼蒂克的故事背后,或许是另一种文明的消亡。

带着对“文明为何”的疑问,2018年BBC开启了全新的《文明》(Civilisations)纪录片项目。在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1分的纪录片中,著名古典学教授玛丽·比尔德、戴维·奥卢索加等主讲人带领观众穿梭于古代南美洲奥尔梅克文明与古希腊雕像之间,在中世纪主教座堂、清真寺等世界建筑瑰宝中重新讨论了文明的多种形式。

《文明I》、《文明II》两本书,就是这个新纪录片项目的一部分。在这套书中,作者们用充沛的史料回应了以往论述中的“西方文明史观”,也向全世界的读者和观众有力证明了女性、非洲文明,以及许多之前在西方文化节长期被边缘化了的群体也有创造卓越文化艺术的能力,他们在世界文明史上扮演的角色同样不可轻视。

事实上,无论是文明本身,还是人们对文明的理解和评述,都是在不断的讨论和修正中得以演进的,而《文明I》、《文明II》也正是这种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它既包含价值连城的杰作,也包括廉价的小玩意,它既是历史学家们对过去的追溯,也是一代又一代曾经使用、解读、争论过的这些形象,并为之赋予意义的人们。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