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的UP2018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腾讯推出一系列游戏,其中一款就是腾讯号称自主研发的沙盒游戏《手工星球》,之后腾讯公布该游戏的官网并开启正式预约,然而在众多玩家的期待和观望下,结局却是出人意料的大反转,游戏消息和视频在微博上一经放出,便遭到了大量玩家"群嘲"。
细究其原因,玩家的言论,不但因为腾讯一贯以来的"作风"问题,还因为《手工星球》的玩法和画风,与国内早已经为玩家熟知喜爱的《我的世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就如下图所示,左图是《我的世界》,右图是《手工星球》,除了游戏的画风别无二样,据了解在玩法、场景设置甚至个别操作都与《我的世界》几近相同。其实,腾讯"借鉴"热门游戏的类型、玩法,并宣称自主研发的套路早就"深入人心"。早先网易火热的《阴阳师》就在腾讯手下改头换面,变成类似的《妖神记》和《云梦四时歌》,引起玩家不满。
甚至不止于游戏行业,腾讯是一家看什么火都想去掺一脚,有什么风口都想去站一下的公司,且大多情况是伺机而动,通过模仿打后手,而非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效果好是赚到,效果不好就悬崖勒马。比如"微视"复制"抖音界面","腾讯管家"借鉴"360安全管家"等等,腾讯的"发展"之路涵盖游戏娱乐、电子商务、音视频、搜索等各个区域。
回归到游戏方面,腾讯游戏发展至今,几乎没有自主研发,单凭模仿和代理成为游戏巨头,一方面是早年腾讯自研效果不好,盈利不佳,另一方面是山寨的套路确实为腾讯带来了甜头。从腾讯这几年来的发展势头就可看出其急功近利的心态,前腾讯vp吴军在离开腾讯后就透露,soso刚刚摸到了一些和竞争对手的竞赛门道,就因为架构调整,导致soso的战略地位降低,使得这个产品最终以失败告终。
对游戏公司来说,拿现有的游戏框架和模式进行开发当然是省时省力的做法,但忽略自身的创意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不可取的,拿运营模式来说,腾讯很多游戏产品,一贯做法通过频繁的更新,频繁的合区,频繁的推出新消费活动来带动活跃和增加在线率,这点经常遭遇玩家吐槽,很多时候连保障服务器稳定这种基本要求都做不到,就着急推出消费活动了,比如《龙珠》、《fifa ol3》。服务器稳定决定的可是游戏表现力,不进行优化光顾着捞金活动无疑是"*鸡取卵",也是不尊重玩家的体现。
作为中国领头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本应展现正面的企业形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树立行业榜样,为建立一个良好的行业环境尽自己一份力。但事与愿违,其追求一时短暂利益的所作所为破坏了游戏业界的良好创作环境,这对国内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可以说是沉重的打击。而中国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游戏公司对待游戏产品的态度和决心,和对玩家的负责和正视密不可分,游戏公司不能着眼于短时间的风光无俩,要在巨大利益前保证自己的"初心",发力长久战略。
这次《手工星球》事件,引发玩家对于腾讯不满和群嘲的同时,也透露了现下玩家群众版权意识的觉醒和对于国内游戏产业的期待,而腾讯三番两次故伎重演的丑闻,在给自己企业形象"刷负分"的同时,也会逐渐导致玩家站在其对立面,非一个公司长久发展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