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副耐人寻味的极品对联,一仙一佛,堪称大家手笔,值得好好欣赏

2副耐人寻味的极品对联,一仙一佛,堪称大家手笔,值得好好欣赏

首页角色扮演一梦长生更新时间:2024-11-14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上流传着大量好对联,值得后人细细品读。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大家一定要动动手指,关注我呀。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2副耐人寻味的极品对联,一仙一佛,堪称大家手笔,值得好好欣赏!

第1副对联: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对联作者来到吕洞宾祠,想起吕洞宾的许多传说故事,大发感慨,于是写下了这副对联。

既然是为了吕洞宾祠而写,对联内容自然离不开吕洞宾。但是对联的好处是没有直接写吕洞宾,而是通过语句的内容隐藏写,在构思上体现才情与功力。

就好像古人画“踏花归去马蹄香”,聪明人选择“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飞舞”,“香”字没有直接说,但是大家都能感觉到。

同样的,对联不直接写吕洞宾,但是内容却都和吕洞宾有关。上联的“睡”,其实暗藏了吕洞宾“邯郸一梦”的典故。

邯郸一梦,又称“黄粱一梦”,典故出自《枕中记》。卢生在邯郸客店遇道士吕翁,自叹穷困。吕翁取青瓷枕让卢生睡觉,这时店主正在煮小米饭。

卢生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店家的小米饭还没熟。

本来故事里的道士是“吕翁”,并不一定是吕洞宾。但是在千百年的传说里,大家都默认吕翁就是游戏人间、点化世人的吕洞宾了。

上联说,经历过黄粱一梦,便知道人间所谓荣华富贵都是幻境。想到吕洞宾的这个故事,便忍不住把功名利禄之心放淡了许多。

下联则是用了吕洞宾的另一段典故。相传吕洞宾跟随师父汉钟离学习法术,有一天,汉钟离施展点石成金之术,把一块石头变成了金子,还用金子买了酒菜享用。

然后,汉钟离对吕洞宾说:“徒儿,想不想学习这种法术呢?”吕洞宾询问说:“这块金子以后还会变成石头吗?”

汉钟离回答说:“那是五百年后的事情了。”吕洞宾摇摇头说:“既然如此,我不想学点石成金。”

汉钟离很纳闷:“这么好的法术,你为啥不学呢?”

吕洞宾说:“五百年后的人,本以为自己拿到了金子,结果是石头,这不是害人吗?兴利五百年,又遗害五百年,这种法术还是不学的。”

汉钟离叹息说:“你真是有仙风道骨,我不如也。”

关于这个故事,还有不同的版本。有的故事里,吕洞宾本人施展点石成金之术,让徒弟“卢生”学习。

卢生知道金子一百年后就还原成石头,拒绝学习,说:“老师你难道没有考虑到五百年后那些眼睁睁看着金子变石块的人吗?”

吕洞宾感叹说:“徒弟心肠真好,我不如也。”于是吕洞宾点化卢生为仙。

不管哪种版本,反正就是有这么一个关于吕洞宾的故事,这么一段关于“石头变成金子,金子又变回石头”的故事。

下联巧妙化用了这个故事的内核,说一百年后,质本洁来还洁去,不管是小孩还是老人,终将成为死人。(此所谓古人是也。)

如果有不朽之人,那就是像吕洞宾这样的仙人了。

下联等于说,吕洞宾仙气飘飘,有长生久视之术,足以笑傲人间,让人感慨人生之短促。

其实,就算吕洞宾不是什么仙人,但吕洞宾的故事长时间流传在民间,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长生”了。

上联说“人生如梦”,重点在于梦的虚幻。下联同样可以用“人生一梦”来概括,却重点表达了梦的短促。

总而言之,细细品味这副对联,既可以感受到吕洞宾的仙人气息,也可以感受到人生的百般滋味。仙人与凡人,就在短短的对联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第2副对联:音亦可观,方信聪明无二用;佛何称士,须知儒释有同源。

这是写佛门观音菩萨的对联。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观音大士,乃是佛门最受欢迎的菩萨之一,在民间拥有不俗的影响力。

对联作者写观音菩萨,没有展示求神拜佛的老套路,而是从“观音大士”的名字出发,通过一种“无理而妙”的独特解释,显示作者对观音菩萨的独特认识。

上联从“观音”出发,指出正常情况下,音是用来听的。可是观音菩萨却能够观音,足以说明“耳朵”和“眼睛”作用是一样的,是可以相通的。

有人纳闷了,明明听的和看的不一样,为啥说相通呢?

我以禅宗著名的“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来简单举例。在禅宗的意思里,一切在于“心”的修炼,只要心无挂碍,便不染尘埃。同理,看事物,听声音,也不是靠眼睛和耳朵,而是靠心。

显然,上联在暗中隐藏了一个佛学的哲理,耐人寻味。

下联则是从“大士”两个字着眼,指出观音菩萨之所以叫观音大士,是因为观音虽然是佛家人物,但是与儒门有相通之处。

这种见解是比较有见地的。我们知道,佛家之所以能够在中华流行,原因就在于不断进行改造,通过大量儒家内容的援引,得以减少了传播的阻力。

比如,北宋和尚“智圆”提出“修身以儒,治心以释”,儒释“共为表里”的主张。

再比如,明代和尚“憨山德清”竭力融合儒、释、道,把三者在思想旨趣和社会实践方面打通:“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同样的,儒家也在大量吸收佛家的内容,诸如宋代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融合了大量的佛学思想,对后世的儒学影响深远。

所以,对联提出所谓“儒释有同源”,虽然是传统“三教同源”的老套话,但是在构思上却非常高明。作者能够借由“观音大士”这个名字而展开论述,可谓别出心裁,令人拍案叫绝。

大家对这些对联如何看待呢?大家还知道哪些精彩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喜欢我的文章的朋友,一定要赞赏、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这对我很重要。我是真游泳的猫,再次感谢大家!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