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伯到丰都大帝,再到阎罗王,地府的统治者是如何演化的

从土伯到丰都大帝,再到阎罗王,地府的统治者是如何演化的

首页角色扮演阴司鬼道更新时间:2024-05-11

地府,又称为阴间、阴司、冥界,或又称幽都等,是不同于我们所生活的阳间的另一个空间。不论在哪种文明中,地府都特指人死以后居住的世界。在早期时代,掌管地府的不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阎王爷,也不是道教中经常提到的丰都大帝,就好像现实世界的管理者的变动,掌管冥府的统治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地府想象图

最早的地府统治者:土伯、西王母

土伯在上古传说中是幽都的统治者,它是中国神话中后土的手下。在《楚辞·招魂》中就记载土伯形状:虎头,牛身,长着三只眼睛,晃着一对利角,张开血污双手,驱逐着可怜的幽灵。1978年湖北随县发掘的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其主棺的棺画上有“持双戈同或双戈戟的神兽像,当是用来表示守卫的武士。”据汤炳正考证,此即《招魂》中之“土伯”。头上有角生有如钩状的手爪,一手执戈,一手作抓人状,体型特征跟牛的躯干极其相似,模样的确可怕至极。从《招魂》中把幽都守门神土伯描写得如此凶恶恐怖,我们可推知先秦时期原始人民对于阴间的想象是阴森恐怖的。

曾侯乙墓主棺画面

西王母在我们记忆中,是天庭中玉皇大帝的妻子,是蟠桃宴的主持者,是天宫中所有女仙的管理者。但是在最早的时候,西王母并不是这样的形象。《山海经》中记载的西王母完全是另一种形象:“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喊,蓬发戴胜,蓬头乱发,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主。”西王母在早期是替天展现威猛严厉及降临灾害的神祗,是处罚型的天神。后来西王母逐渐演变成女仙之首,相应的,掌管鬼怪的权力也不复存在。

山海经西王母形象

道教中的地府统治者:泰山府君,丰都大帝

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南北两大鬼都和鬼王——北方的泰山和泰山府君、南方的丰都和丰都大帝。前者源于上古时代人们对山岳的崇拜,属于北方史官文化系统。后者则源于《山海经》、《招魂》的‘幽都’系统,属于南方巫文化系统。两种传说代表了两种信仰,两种不同的文化系统。

游戏中地府图

泰山府君

古代帝王登基,都要到泰山封禅以祭告天帝,来保佑政权的长治久安,尊泰山之神为东岳大帝。东汉时期,民间就有人死以后魂归泰山的说法。而掌管天下亡魂,主管地府的,就是泰山府君,也称为太山府君。《云发七签》中记载:“东岳太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

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所宗者也。”《三国志》中记载:“但恐至泰山治鬼,不得治生人。”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泰山府君有掌管生死的权力,其职能已经类似后来的阎罗王了。后来泰山随着封禅的地位的提高,再称其为府君已经无法对应泰山崇高的身份了,因此汉代时候,就开始称其为东岳大帝了,其职能也扩展为掌人间善恶和生死。

泰山府君

丰都大帝

关于丰都大帝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段玉明认为的,是兴起于五斗米道。传说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时,吸收了不少古代巫术的内容,如相信阴间有鬼神存在,巫师可以符水驱鬼祛病等,故又称为鬼道。到了公元198年,他的孙子张鲁将丰都变成道教中心,并从民间吸取鬼神信仰,杜撰出一个“罗丰山”,由丰都大帝负责管理。还有一种传说,在汉朝时候,有两位方士,一位叫阴长生,是刘肇皇后的曾祖父;一位叫王方平,官至朝中散大夫,他们先后来丰都修炼得道。到了唐朝,他们二人因为姓阴、王,逐渐被人传成了“阴王”即阴间之王,丰都自然就成了鬼城。

自宋朝以来,人们凭借自己对阴曹地府的想象,在此处修筑了一套如冥府般的建筑,使丰都更成了名符其实的鬼城。后来经过《西游记》、《钟馗传》等小说的夸张和渲染,丰都作为鬼城的说法越来越普遍,最后,成了真正的“鬼城”。我们看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和游戏,都将丰都作为鬼王的城邦。

丰都大帝

佛教中的地府统治者:地藏菩萨,阎罗王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带入了佛教中的冥界的统治者,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地藏菩萨和阎罗王。

地藏王传说中是一个小国的国王,因其国人民多造众恶,遂发愿若不度尽罪苦众生则永不成佛。还一个传说地藏王为一位婆罗门女,因其母亲常轻视三宝而堕入无间地狱,婆罗门女为救其母开始行善积德,并发愿尽未来劫广度众生。从这两个关于地藏王本源的传说中可以看出,地藏菩萨被赋予了两种德行:一是慈悲心和自我牺牲精神;二是孝道精神。尤其是孝道精神,应是佛教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吸收和利用。在民间百姓的意识里,地藏菩萨被广泛地接受为超度亡灵的地狱神灵,成为人们死后进入地府世界的庇护者。

地藏王菩萨

阎罗王,是我们现在所熟悉,也是流传最广的冥界地府的统治者,他本是古印度神话中的管理阴间之王,后来被佛教吸收,成为佛教的阴间之王。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一开始要依附本土道教宣传自己的学说,阎罗王也被依附在泰山府君之下。后来漫长的演变中,佛教依照中国帝王制度构建出新的地狱观念,佛教“阎罗地狱”说逐渐与本土“泰山治鬼”信仰合流。中国人把阎王和地狱完全汉化,让它们和本土的泰山治鬼等神话传说相结合,再融入佛教“六道轮回”说,从而附会出许多新的传说,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奈何桥,孟婆汤,望乡台,这些都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才出现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内容。

在阎罗王传说的传播发展中,他的地位大为改观,影响也逐渐超过泰山府君,最终取代了泰山府君在地狱的统治者地位,成为民众信仰中真正的地狱主宰。阎罗王既然变成了中国式的帝王,那也应该由中国人来担当。民间流行“四大阎王”,认为阎王由四位担任:韩擒虎,包拯、范仲淹和寇准。除了韩擒虎外,其他的都是北宋的官员,可见这些地狱信仰在宋朝时候定型和完善。

阎罗王

虽然我们说地藏王和阎罗王都为地狱的管理者,但是两个人的职责不一样,阎罗王主要为审理和判决死者,形象暴戾无情,使罪鬼身体受到疾苦来赎自己的罪恶。而地藏王主要是监督和救赎,温情悲悯,其目的是设法解救罪鬼灵魂让他们看到希望,悔过自己的罪恶。他们职责不同,意义也就不同。地藏王和阎罗王就好像阴阳两面,刚柔兼施,恩威并重,共同管理地狱。

地藏王和阎罗王虽然看似是两种矛盾的存在,但是实际是佛教吸收中国传统思想的表现。中国传统的思想是阴阳两极,因此地狱中存在两位统治者,一方面告诫人类要安于现状,遵纪守法,否则死后将受到严酷的折磨和痛苦;另一方面又安慰世人即使进了地狱道还有被救赎的机会,那就是信奉地藏菩萨,这样就为人类心目中冷酷的死亡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无形中使佛教的影响力范围又扩大了一圈,吸引更多的世上的苦难人和作恶多端的人逐渐加入到佛教的信仰中来。

地府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一部分,鬼节等传统习俗,是我们寄托哀思,联系家族情感的纽带。同时地府信仰的存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引导古代社会的善恶观。这些虽然是封建统治者加强统治稳定的手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指导人们要行善避恶,要遵守社会的道德和准则。我们现在也会说,如果一个人作恶,死后会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因此地府文化的变化和形成,对于中国的善恶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