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14•39子击磬(qìnɡ)于卫,有荷蒉(kuì)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kēnɡ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译文: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真可鄙呀,没有人了解自己,就只为自己就是了。(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
"孔子说:"说得真干脆,没有什么可以责问他了。"
这里出现没有名字的名人晨门,荷蒉者(当时),还有微生亩,楚狂接舆,长沮,桀溺 ,丈人(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子曰:“隐者也。”),再加上《微子第十八》中提到的“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这些都算是隐士。
何为隐士?首先是“士”,即有知有识之人,否则,普通渔夫樵夫耕民也都能叫隐士了。
隐士隐居,各有其缘由。或是愤世嫉俗不满现实,而退归田园,远离命运多舛、仕途多变的政治旋涡,从而视荣华为花间露,比权贵为草上霜。
或是仕途失意,移情于渔樵,通过改换环境清除烦忧。
或是等待时机,东山再起,甚至暂且待价而沽等待明君召唤。
或是怀才不遇,心如槁灰,垂钓渭滨,寄志山野,不复再出。
或是遭妒受忌,难辨皂白,躲仇避祸,远离战乱,不得已而隐,韬光养晦苟全其身于乱世。
孔子周游列国,也遇到了不少的隐士,《论语》中记载的就有荷蒉者、长沮、桀溺、丈人、晨门,当还有其中所举的“逸民”,实在不少。处在乱世,官员、士人、贤者、能者,躲避祸乱,隐居山野以独善其身。
《论语》记载了几处,
一、孔子周游列国时,子路掉队了,碰见一个挑着锄草工具的老头儿。子路问:“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头儿鄙夷地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算什么老师?”孔子知道后,却不生气,正而八经地说:“这是隐者。”叫子路返回去讨教,可老头儿已经走了。
二、有一个楚国狂人经过孔子的车旁,大声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为什么这么倒霉?过去的不能再回来,未来的也用不着再着迷。算了,算了,现在的从政者危乎其危,你还帮他们作什么?”孔子知道又遇到高人了,马上下车,想和这人交谈,但这人竟像躲瘟疫似的赶快跑了。
三、孔子心情不好,击磬玩。有一个担着草筐的人经过,听见后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事呀。”听了一会儿又说:“可鄙呀!磬声不就是在诉说没有人理解自己吗?没有人理解就算了吧。河水深就穿着衣服蹚,河水浅就撩起衣服蹚,这有什么呀?”孔子听见再也淡定不了啦,后叹息说:“果真这么简单,就不难了呀!”
四、有一次,孔子师徒迷路了,叫子路去向两个耕田人打听过河的渡口。其中一个人问:“坐在车上的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回答正是,那人就不屑地说:“他应该知道渡口嘛!”子路只好去问另一个人,那人简直就是在劝说子路叛逃了:“天下如滔滔洪水,谁能改变呢?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躲避人世的人呢!”
五、还有一则。子路夜宿石门,早晨开城门的人问他从哪里来。子路告诉从孔子那里来。那看门的说:“就是那个明知行不通,可还要硬*人吗?”
也是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孔子和弟子们失散了,孤零零地站在城门口。弟子们到处打听老师的下落,有人说:“有一个高个儿的老头站在城门外,气喘嘘嘘,像只丧家犬。是你们的老师吗?”弟子们找到了孔子,并把这话告诉了他。孔子却高兴地说:“说我像只丧家犬?真像!真像!”
这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好像专门是出来嘲弄或取笑孔子的,说完就消失了。孔子更多的倒是尊重他们,但这些锄草的、耕田的、守门的人竟然不屑答理圣人。隐士对孔子的劝告,反衬着孔子积极入世的的态度,正如另一个隐士“晨门”所指出的那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自己的主张得不到赏识,但即使栖栖遑遑,也不放弃自己的主张,仍然四处奔走,以求用于世。这就是成就了圣人孔子!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