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1月31日电 题:不让“死人和活人争地” “村公墓”吹来文明新风
新华社记者马丽娟
临近春节,打工回到家乡的杨富东先去母亲的坟头看了看。半年前,他把母亲的坟迁到了村里新修的公墓里,平平整整的土地上一个土包,埋着前年去世的老母亲。
中国人向来看重生死,尤其在农村,亡人要厚葬,一为尽孝,二为泽荫后代。
杨富东家住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神林乡杨野河村,过去村里谁家有人过世,定要挑一处风水宝地埋葬亡人,他也一样。
前年84岁的母亲离世,杨富东请来阴阳先生,选来选去,最后埋在了自家农田正中央。尽管他一家5口只有6亩地,土地并不多,“老母亲穷了一辈子,受罪了,自然要选个好地方。”
杨野河村还有很多人像杨富东一样把坟建在自家地中间。
“我们村本来就山高坡陡,人均几亩薄田,坟一占,半亩地就种不成了,死人和活人抢地呢!”村主任杨银贵说。
不仅如此,前些年村里还刮起一股攀比风,坟包越修越大,丧事规格也越来越高。你家买松木棺材,我家就要买柏木的,价格动辄过万元,摆宴的烟最低的是25元一包的,一瓶酒得上百元,一桌宴席至少七八百元,花钱少就被视为“不孝”。
丧事大操大办只是杨野河村民风落后的表现之一。打架骂账、上访闹事……这个村曾是全乡最“烂包”的村。“问题出在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基层治理能力不强,村干部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神林乡党委*柳永奎说。
2018年神林乡整顿村基层党组织,杨野河村两委班子大换血。之后村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讲政策、办活动、送演出,倡导丧事简办;借助“积分制”进行乡村治理,践行村规民约就能积分,不收高额彩礼积10分,丧事简办积20分等,积分可以在“爱心公益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有了村级精神文明阵地的持续输出,潜移默化间,民风逐渐向好。
去年初,杨野河村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又把“死人和活人争地”的矛盾摆在了台面上。
把梁峁上零散分布的小块山地推平,既能扩大耕地面积,又方便机械化操作,亩产能提高不少。
“村子要发展,不能再让坟包挡了道。”杨银贵和其他村干部提出,利用这次修整农田的契机,由村民每户让出几分地,匀出三四十亩的整地修建村公墓,迁旧坟采取自愿,以后村里再有人去世都要埋在公墓。
为敲定此事,村里前后开了6次会,讨论了2个月,最终超过三分之二的村民同意。但村规定下了,却迟迟没人行动。
杨富东原本也不想迁,直到夏天一场暴雨淹了母亲的坟,他怔了:这坟是专门请阴阳先生挑的宝地,怎么还会这样?思前想后,他决定迁坟,成为全村第一户把坟迁到公墓的人。
不久,村民剡小军家中亲人去世,也主动把亡人埋在了公墓,并按照红白理事会的规定办丧事,摆宴的烟10元以下,酒不超过20元,宴席400元以内,“不遵守,村里就没人给我来帮忙了。”
“这放在过去根本不可能实现。”杨银贵欣喜地说,虽然迁坟的人还很少,但是个好的开头,引导村民改变观念需要时间。
轮到杨富东家整修农田时,他亲自盯着施工队开着铲车推平了地。去年他家地里的马铃薯长势不错,他打工还挣了两三万元。这次去公墓里的坟上看过后,他说:“坟迁到公墓没啥不顺,都挺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