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悲歌指的是(燕赵自古多悲歌出自哪里)

燕赵悲歌指的是(燕赵自古多悲歌出自哪里)

首页角色扮演燕赵悲歌更新时间:2025-03-23

燕赵悲歌指的是,燕赵自古多悲歌出自哪里

燕赵悲歌:燕赵的侠客义士做了很多悲壮的事情。燕赵是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分别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区,古时燕赵出过不少侠客义士,干出了很多悲壮的事情。

【出处】《渡易水》——明代: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译文】昨夜宝刀在匣中幽幽鸣,燕赵的悲歌最能表达壮士心中不平。易水缓缓流淌,天青草绿,山河依旧,可惜这里已无处送别像荆轲那样的壮士贤良!

扩展资料

1、《渡易水》创作背景

公元1640年(明思宗崇祯十三年),诗人母丧服满,这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国内义军风起云涌,威逼京城。陈子龙由家乡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赴京途中过易水的时候,有感于八百多年前荆轲的慷慨悲歌,于是援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2、《渡易水》鉴赏

明末的诗人,生逢异族入侵之时,面临国破家亡的严重威胁,凡有点民族感情的,都该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样下笔成诗,如何抒情达意,却也有高下之分。

怀古诗不同于咏史诗那样歌咏史实或以诗论史,而是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即所谓“言近旨远”。此诗前二句托物言志,以并刀夜鸣写出报国的志向,后二句即景抒倩,从眼中所见易水实景,引出对国事的无限隐忧。全诗运思深沉,情怀激荡,苍凉悲壮,可入司空图《诗品》所言“悲概”一类。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燕赵之风也可以理解为侠义之风

为人慷慨,义气,重义轻生。这是有典故的,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意义在里面,像刺*秦王的荆坷。

重义轻生这就是燕赵之风的真正理解!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