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问题

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问题

首页角色扮演战国乱舞更新时间:2024-06-03

春秋战国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一个战乱纷争的时代,从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开始,春秋进入战国时代。春秋的数百个诸侯国顺利进入到战国的只有十几家,在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下,各国君主除了互相征伐吞并对方外,同时还进行了另一条道路——变法。各国的君主都希望通过变法来提高本国的实力从而吞并对方。历史上的战国七雄都组织过变法,但最终只有秦国变法成功,并且统一了天下,今天就介绍一下其他六国当年是如何进行变法的。

一、魏国的李悝变法

第一个开始变法的是魏国,同时第一个强盛的国家也是魏国,可以说李悝变法是战国所有变法的开始,也是一个开端,同时李哩变法对其他国家的变法有着很深的影响。李哩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废除世袭制、废除井田制、以法治国、建立武卒制度。后世的商鞅变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了李悝变法,同时在对自己的变法做了一些调整。李悝变法切中了当时魏国的要害,同时在变法后也让真正的魏国强大了起来,并迅速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魏国了强大一百年,从魏文侯开始,经魏武侯,最后到魏惠王时期,魏国开始走下坡路。魏国的衰弱主要有以下原因:

1、变法不彻底。

李悝变法总体上说是成功的,但是变法并不彻底,比如以法治国,魏国坚持的是刑不上士大夫,这点就让依法治国这条很难走下去。另一方面魏国虽然废除了世袭制,但并不彻底,没有完全打掉旧贵族,而是设法让新旧贵族共处,这并没有和平共处反而加深了矛盾。同时魏国变法并没有坚持下去,仅仅三代人就没落了,变法成功的关键点就是需要国君的强力支持,一旦从上头开始松懈,那么很快变法就会不了了之。反之秦国变法从秦孝公一直坚持到秦始皇,六代人坚持变法,哪怕后期商鞅被*了但变法依旧在继续,从这就能看出秦国变法的决心和毅力。

2、战略制定错误。

在魏国强盛的一百年中,除了魏文侯之外,剩下的几代人基本上各个制定的战略都是有问题的,如魏武侯上位后,*最潇洒的事情就是依仗国力强大两线作战,同时攻打郑国与秦国,然后四处出战,消耗了魏国的国力不说,还给魏国树立了不少敌人。结果到了魏惠王时期,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就把魏国前期积累了多年的国力一下子给打光了。这两场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了魏国20万生力军被消灭,同时也导致了财力亏空和大量的人才死亡。就这样在一通胡折腾下魏国的改革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二、韩国的申不害变法

申不害是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改革是主张以法治国,实际上是以术治国,是权术的术,不是法术的术。其变法的主要政策是:整顿吏治、加强集权、改革军事、鼓励耕种。这些改革正常看似很流弊但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上解决问题。比如有改革军事,申不害的做法就是把韩国的所有私兵统一起来,进行统一的训练和统一的管理,但是兵制并没有改变,私兵还是私兵。并没有没有像秦国那样形成相应的制度和军功。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改革跟没改没啥区别。变法也仅仅是让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苟了下来,但实力并没有多大的提升,实力是还是最弱的那个。但这也跟韩国的地理位置有关,韩国处于天下之中的位置,大致位置是今天的山西南部跟河南北部一块,就是个“市中心”,是各国的“重点照顾目标”。韩国历史上就灭了一个郑国,并以新郑为都城,然后苟到了被灭。韩国衰弱原因主要还是跟地理位置和实力有要一定关系:

1、处于天下之中,无发展潜力。

前面说了韩国的土地位于天下之中,被其他诸侯国包围,根本没有发展的方向与潜力,韩国北边是魏国和赵国,南边是楚国,西边是秦国,东边是齐国,环顾四周自己根本这就是个“市中心”,没地方发展,谁也打不过,所以韩国根本就没有任何发展潜力。

2、韩国实力最弱。

前面说了韩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又位于“市中心”,在被各国的不断“重点照顾”下韩国消耗了大量的国力,不断衰弱最后无力支持,所以秦开始灭六国时第一个就是拿韩国开的刀,没别的原因,就因为韩国最弱,最好打。

三、赵国的胡服骑射

赵国的大致位置包括今天山西省的东北、东南和中部一部分、河北省中南部、陕西省东北部,以及山东省西边一丢丢和河南省的北端,地方挺大的还是。它是战国七雄中最能打的一个国家,也是当年三家分晋中实力最强的一家,当然能打也是有原因的,主要还是归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个其实说变法都有点牵强,因为这主要是一项军事改革,就是让军队穿上胡人的服装,在马上进行骑马射箭的练习,从而增加了军事的战斗力,但就是这样一个能打的国家最后也一样是死,赵国被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变法。

前面说了“胡服骑射”只是一项军事改革,只针对军事方面有用,对其他方面毫无帮助,而赵国也仅仅是在军事上能跟秦国硬碰硬一下,除此之外没了。

2、国君昏庸。

这点跟其他国家还不一样,其他国家仅仅在变法后期没有明君或者总体上国君碌碌无为,而赵国是真的存在的几百年里基本没有一个明君,即便是赵武灵王这这样的名人也不例外。如果不是因为赵国军事强大,赵国早就没了。

3、政治经济上的羸弱。

赵国因为“胡服骑射”的原因在军事上战斗力非常,但在其他方面非常羸弱。比如长平之战后赵国接收了上党十七郡,但可笑的是却没有足够的粮食坚持下去,于是就把廉颇换成了赵括,让他上去跟秦国拼命,结果45万大军全没了,从这之后赵国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这是经济和战略上的问题。之后的邯郸之战,赵国先是同意割让土地给秦国,接过没多久就反悔了,秦国一看可不惯着你这臭毛病,直接发动邯郸之战,赵国赶紧联合楚国、魏国联盟对抗秦国,虽然是打赢了,但是打赢的非常艰难,让本就不看不富裕的国力再次雪上加霜,这是政治上的失误。所以赵国除了军事外,其他的都是一地鸡毛。

四、齐国的邹忌变法

建立齐国的国君是著名的姜子牙,历经数百年发展一直是东方大国、富庶一方,田氏代齐后,齐国也还算强盛,但大多数时候,齐国就是默默无闻的透明,首都就是今天著名的山东省淄博市,不知道当年姜子牙爱不爱吃烧烤。齐国的变法就是著名的邹忌变法,这个很出名,初中课本都学过,“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大家都学过,就是齐威王任用邹忌进行政治改革。邹忌的改革方面主要有:选拔人才、重用能吏、广纳谏言、修订法律。齐国的持续衰弱是多方面的,首先从这个变法的方便来看。

邹忌与申不害的变法有点类似,而且邹忌、申不害和商鞅,他们仨变法的时间几乎是一块进行的,结果就是商鞅让秦国走向强大,而邹忌和申不害最后只能是让本国暂时强大。这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因为变法的内容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所以这种改革就不要指望有啥结果了。而且后期因为乐毅破齐,导致齐国元气大伤,再也没能力争天下时,齐国能做的就是等死了。

五、楚国的吴起变法

楚国是个很奇特的国家,建立时期不知道,他的文化与中原文化不一样,其次是它的国都曾几经迁徙,频繁的程度是其他国家比不了的,最后它的土地及其辽阔,北至今天的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是战国时期不可忽略的强国。

楚国的变法*是吴起,吴起是兵家的代表人物,但他的变法内容跟法家的李悝非常相似,甚至相似到结果都是失败的。这个失败的根本原因很简单,就是变法的半途而废。因为吴起触动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楚国的情况跟其他国家还不太一样,楚国的贵族中以屈、景、昭三家最为强大,这三家又是国君本家的分支,但是这三家的权力大到几乎快把楚王架空了,同时三家的私兵加起来比楚王的兵力还要多,所以楚国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严重依赖三家的势力治国,但国君越是依赖三家的势力,越是被架空的厉害,而三家利益在一些时候又与国君的利益不同,所以楚国就进入到了循坏怪圈里,国君想强大就得依赖三家,而越依赖三家自己就越弱。而当吴起的改革触碰到了三家的利益后,对不起,吴先生,我们帮你另一个世界继续变法。就这样楚国最后也免不了被秦国宰*的命运。

六、燕国的乐毅改革

燕国的都城就是今天的北京,主要地盘包括今天河北北部、北京市和辽宁西部一块地,地方不算大而且很偏僻,所以导致燕国在历史的长河里基本跟齐国一样,是默默无闻的存在。而且燕国的战斗力跟韩国差不多,是出了名的弱,曾创下多次趁赵国国力衰弱之际攻打赵国,结果不仅没打不过反而还被平推了,要不是秦国经常跟赵国约架,燕国可能早被赵国灭了。但即便如此菜的燕国也是有改革的,这就是乐毅改革,乐毅我就不说了,他改革主要的内容是:加强官吏的考核、制定用人原则、依法治国和加强军队的训练。

同样是治标不治本的改革,而且这些改革措施也是短短的昙花一现,就像燕国昙花一现的强大一般。而在支持改革的燕昭王死后,即位的燕惠王又不断怀疑乐毅,最后导致乐毅逃亡赵国,变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最后综合上述六国的变法内容,再看一下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跟其他六国对比改革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国不仅仅是商鞅本人的努力,还有数代秦国国君的努力,持续不断的变法,让变法深入人心,成为秦国的基本制度,人人遵守,形成制度,反过来又约束着无数的秦人,最终彻底成功。也正是因为秦国的坚持,让秦国成从春秋的弱国一跃成为西北强国,也因为这份坚持让秦国一扫天下,统一中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