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九尾联赏析(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原文)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九尾联赏析(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原文)

首页角色扮演战火龙城更新时间:2025-06-21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九尾联赏析,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原文

秦州杂诗

杜甫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

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干。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原诗今译】

西北的战事从未止息,特别是凤林关,

人叹鱼海地区行路难,因为战尘迷漫。

升腾的雾中透着光亮,那是烽火狼烟,

敌困扰呵,壮烈的孤军遭受水竭井干。

烽火滚滚连西天呵,多么壮阔的场面,

皎洁的圆月划过北庭地带,色冷光寒。

边城的老迈人哟,常怀念飞将军李广,

什么时候呀,才商议建造拜将的高坛。

【鉴赏提示】

《秦州杂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弃官华 州,前往唐朝的西边重镇秦州一带时所作的。秦州,即今甘 肃天水一带。《秦州杂诗》是一组五言诗,共二十首,这里选 的是其十九。这一组诗里,诗人主要记载了秦州一带的山 川、民俗,也表现了他对唐朝西边防守的担忧。

首联中的凤林、鱼海,都是唐朝西疆的地名,在这里均 属泛指,指大唐的西面边镇。“戈未息”“路常难”,是指唐朝 的西边因战火不停而造成的交通困难。“戈”在这里,以武器 代表战争。首联泛泛说起西镇战事。

次联紧接着具体地描写西线战事的白热化程度。报警 的烽火高耸入天,与此同时,深入敌后受困的孤军正遭到严 峻的考验——沙漠中断水。次联中的“云峰”承上联的“戈”, 均指战争;而“悬军”与“路常难”意脉相承。

第三联写的是战争中的边塞秋景。从西边吹来的劲风, 穿行过沙漠,卷起滚滚黄沙,似乎整个西天都在震颤,何等 雄壮辽阔! 而在深夜,清冷的月光照着大战之后的北庭,又 是多少的凄凉悲怆!这一联境界阔大,格调苍劲、沉郁,兼而 有之。

第四联中,诗人说出了他的心愿——也是边境人民的心 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什么时候朝廷才重 新起用受广大战士爱戴的一代名将郭子仪,使混乱不安的边 境得到安定,使流离失所的边境人民重新安居乐业呢?

乾元二年,也就是诗人在秦州的这一年,鱼朝恩等宦官 陷害大将郭子仪,将之罢官闲置京师。郭子仪乃是唐军的统 帅和灵魂,他的罢职,对唐军的安定团结及作战能力都有很 大的影响,对平定安史之乱以及边境安定无疑是重大的干 扰。诗人虽然身在秦州,却从未忘记天下,这首诗就是针对 这一事件而发的。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杜甫的诗歌之被 誉为“诗史”,的确名不虚传。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