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喜欢的一位头条诗人,喜欢她是因为她的意象诗,每次总被她看似高级感的文字所迷惑,被某种深遂的抽象所抽空,让人欲罢不能却又不愿意放手。本文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女诗人的新作《回来,和我》。
娜塔萨is原作品《回来,和我》:
一定要在拥抱你的时候,触摸到远方
一定要在我缺席的地方,握紧我的手
一定要在毛孔的湖泊里爱
一定要游到大海里分离
一定要在泥泞里生长
一定要飞到天空的深蓝里死去
一定是在酒神的歌队里,遇见我
一定是在旷野的闪电上,找到路
一定是在花开时,听到遥远的哭声
一定是在日暮后,点燃手里的空空
回来,和我,让生命在生命里裹尸马革
我们是这美丽世界的孤儿哦
这首作品并不长,共6节12行,每节只有两句,但读了却令人有点惊悚惶恐,生怕曲解了女诗人美好的文字和诗意。也许这就是意象诗的美之所在难之所在吧。
这里,请读者先粗略了解一下意象。意象是诗词鉴赏常见的一个术语,选取意象、营造意境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象”,是物象,形象,看上去很直观;但“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看不看得懂就是读者的事了。
读这类诗最需读者留心“意象”了。它们不是一般的意中之象,是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正如大师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是着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客观物象。
这必然与诗人的思想、心情、经历等有着千丝万缕复杂的联系。作为陌生的过客,我们无法臆测也无需臆测,只管从文字里寻找就好。好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一千个贾宝玉。关键是要读出自己的品位和意境。还是言归正传吧。
从内容结构上看,这首作品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五节属于第一部分,也是主体部分,重点表述了诗人对“怎么回来”“回到哪里”的思考。作者围绕人的生死别离、开花结果精心设计了几个具体场景,每个都很特别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在精神享受的同时开启对生命深度的思考。
当你被拥抱,在触摸对方的瞬间,是否意识到远方的美好更值得拥有;当无助的你缺席某个时空,最想握紧的,难道不是一只温暖可亲的手?这里的远方和手又指什么,是生命中的阳光、白雪,抑或其它?
世间的爱有很多种,最珍贵的难道不是钻到你毛孔里的那种真爱;即便最后分离,难道不是沉沦到大海,最后再也无力抓住的那种分离?
人活着,怎能离开泥土?我们要在泥泞中生长,身体挨着大地;即便死了,也要飞到天空的深蓝里,死在沉醉的爱里。
人生来去,总有一次相遇,但一定是在酒神的歌队里,那里有人间清醒,那里歌声嘹亮;而前方,从来没有坦途,那是旷野上充满闪电的高能路,人生何来坦途。
生命的花开,又何尝不是与花谢同时到达,不信,你听那遥远的哭声;人生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起点,不信,你看夕阳燃尽后手里的空空。
以上五节,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意向化的手法,带着读者仔细探究生命的本真和本源,虽然维度不同,但直抵灵魂深处。
诗的第六节为第二部分,也是最后一节,同样只有两句话,在这里诗人发出最热烈最真挚的呐喊和独白,把全诗推向高潮。
世界如此美丽,我们却孤助无依甚至迷惘,生命的远方究竟在哪里。不知道,我们是这美丽世界的孤儿。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将裹尸马革,用死亡面对死亡,用理想追逐理想,用生命承重生命。因为我已明白,生命需要回来,和我。
诗到这儿,就成功实现了内容和诗意的浑然合体,既是结束也是开始。人类对生命的理想和理想的生命问题的探索将永远继续,永无终结。
这是女诗人想要告诉我们的生命赋格吗?
不用相信文字,但请珍惜遇见。这是一位工科男的诗评,非专业创作,感谢您的欣赏关注,如果你也喜欢这首诗或者有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作者|苏小山
图片丨网 络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