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了解关羽关云长的故事?我敢打赌,十个三国爱好者中至少有十一个会毫不犹豫地点头,称当然熟悉这位人物。而那些资深粉丝们甚至会进一步探讨,比如“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传奇事迹,究竟哪些是史实,哪些属于演义?要知道,威名赫赫的关羽,其人生中至今仍存在着三大未解之谜:他的确切出生年份、详尽的家庭背景以及在追随刘备之前的早年经历。

之所以这些话题鲜少被深入讨论,并非无趣,而是由于历史文献记载实在稀少。试想一下,如果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线索,学者专家们必定早已紧握不放,发表各自的见解了,哪里还会轮到我们这些口头讲述故事的人来揣测呢?

然而,正是这种标准答案的缺失,赋予了我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巧的是,最近和一位好友谈论史前文化时,我们偶然触及这个话题,并发现有一种颇具吸引力的假设。各位看官,不妨泡上一杯咖啡或热茶,静心倾听接下来我将要分享的这一有趣设想吧。
首先探讨关羽的第一个谜团,即其确切的出生年份。众所周知,关二哥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的遭遇并无太大争议。当时他正率军由荆州北上攻打曹操,不料遭到原本是蜀汉盟友的东吴孙权背叛,孙权派遣吕蒙暗中偷袭江陵得手,陆逊又分兵攻占宜都、秭归等地,彻底封锁了刘备军队沿长江三峡顺流而下救援的可能性。最终关羽无奈退守麦城,却陷入东吴设下的圈套,同年冬天战败被俘,并从容就义。

然而,对于历史上名将的记载,通常会明确标注其去世时的年龄,以便我们倒推出其生辰。但关羽的情况却是个例外,史书中并未提供这一关键信息。此时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那么台北行天宫主祀的生日是如何确定的呢?事实上,在去年行天宫官网发布的庆生活动视频中,赫然写着庆祝关圣帝君1863周年诞辰。如果按照2023年回溯计算,则采纳的是关羽生于公元160年,即东汉延熹三年的说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关于关羽出生时间的观点主要是在元、明、清三个朝代才开始广泛流传。这意味着从三国时期至今已超过一千多年的时间跨度,确实存在一个疑问:为何在这千余年间缺乏相关史料记载,而到了近代这一信息突然出现?观众朋友们一定也会质疑这其中是否存在后世臆造或附会的可能性。这正是学者专家们长期对这一问题保持审慎态度的原因所在。

于是,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推理方法:既然刘关张三人常被提及为结义兄弟,且刘备的出生年份已知为公元161年,那么设想关羽的年龄可能位于刘备和张飞之间。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足以解决谜团,因为即便假设桃园三结义真实存在,张飞的出生年也同样是未知数。三国志记载了关张二人与刘备关系亲密无间,他们情同手足,共度患难,但这并不能揭示关羽确切的生辰。

事实上,《三国志》除了描述刘关张之间的深厚情谊之外,在魏国谋臣刘烨的传记中还暗藏了一条关于刘备与关羽关系的重要线索。在关羽遇害后,曹丕曾召集群臣讨论蜀汉是否有可能因关羽之死而兴师问罪。刘烨在会上提到,刘备与关羽的关系不仅是君臣,更似父子一般恩深义重。若刘备不替关羽报仇,则其名声将大受影响,其中“恩犹父子”四字尤为关键。尽管没有明确指出谁是父、谁是子,但这一提法引发了对两人实际关系的新猜想:或许在乱世之中,刘备视关羽如父,而关羽则扮演着父亲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陈寿在《三国志》中并未明示或暗示关羽年纪小于刘备。
长久以来,我们的认知多受《三国演义》影响,而在这样的想象框架下,如果接受关羽比刘备年长许多的观点,那么对于关羽的家庭背景及其早期生活的推断将开启更多可能性。《三国志·关羽传》中关于关羽身世的记载十分简略,仅言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出身于河东解县,后因某种原因亡命至涿郡。所谓亡命,是指被迫改名换姓,背井离乡以求生存。而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设是在故乡犯下命案后逃亡他处。
基于这种重新解读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关羽早年的生活经历及家族背景,而这也许会揭示出一些此前未曾注意的历史细节。
鉴于史实中并无记载刘备明确称关羽为“二弟”,因此关于他们的兄弟排行问题在这里自然不复存在。反而,倘若我们设想关羽年纪确实长于刘备,那么这恰好能解释为何刘备对关羽与张飞的态度有显著差异,以及为何他会给予关羽绝对的信任,并将荆州这一战略要地交予关羽管理,赋予其近乎独立治理的地位。在这一独特的故事情境中,关羽最终以七八十岁的高龄败走麦城。这样的设定是否合理,则留给各位读者去自由想象和评断。
今日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不知您是否也曾对关羽的真实身世抱有过好奇或独特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区与我们共同探讨和分享您的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