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跟大家说又有一款游戏因为抄FGO的游戏模式而暴死了,大家一定会想说:都说了FGO的成功根本不是靠游戏性赚钱的,没有FGO的底子而去抄FGO的模式完全就是自我毁灭的行为。这个道理几乎所有FGO玩家都懂,这也是屡见不鲜的玩家对于其他游戏开发商的劝告,但是如果说这次暴死的正是FGO的开发公司dekightworks,大家又会是什么想法呢?
DW和世嘉开发的《樱花革命》游戏于去年12月15日上线,在经济惨淡的背景下,这个作品被称为是世嘉“赌上社运”的游戏,据说是斥资30亿日元进行开发的,而首月的营收只有7000万日元,这和很多游戏的开服营收差距甚大,基本也算是宣告了世嘉的失败。
这一消息不仅在日本受到热议,甚至在国内的讨论度也很高,尤其是作为同为DW开发游戏FGO的玩家,对此更是比较敏感。
现在对于樱花革命的失败,大概都认为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樱花革命本身的人物不够好看,这点在日本那边已经被吐槽疯了,另一方面就是复制了FGO的游戏模式,从界面、养成方式到抽卡模式,基本全部都是沿用FGO的方法。
众所周知,FGO的游戏性真的不是普通的差,卡池没保底,养成素材难获取,游戏机制枯燥单调(游戏模式在去年一年还算有所改进,个人觉得体感还是稍有提升),能够维系玩家继续玩这个游戏的,基本都是由于前面几个型月作品累积下来的厨力,以及比较打动人心的剧情。
当然还有另一方面,个人认为也有很大关联的,就是FGO的角色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历史和神话,以更为平易近人的方式出现在玩家实现中,许多痴迷与历史与传说的人都会希望在这个游戏里面与喜欢的英雄邂逅,然而这些都归功于蘑菇和型月方等人员的铺路。
樱花革命不仅没有这么厚的底蕴,也没有比较优质的角色来骗氪,还去复制FGO的游戏模式,自然是自寻死路。
当然樱花革命死不死和我们这些没玩的玩家没太大关系,引发思考的是最初的问题,明眼人都知道FGO完全是用爱发电的游戏,这点DW在开发这款游戏的时候真的没有点13数吗?还是真的认为这就是他们倾尽全力得出来的最佳模式?
不管到底是不是自我认知出了问题,通过这次事件或许也可以让DW了解FGO能够成功的真正原因,我们现在当然不希望FGO原地暴死,而另一款相同游戏的失败或许能够让他们反思,当他们消耗完FGO玩家们的厨力与耐心的时候,是否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况,加上网络热议的对于FGO弊端的吐槽,或许能够加快保底实装的进程。
如果是其他开发公司模仿FGO暴死,他们肯定会认为是别的公司能力不够,而如果是自己切身体会的话,可能会更加深刻,去反思为什么FGO能成功,而樱花革命会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