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细翻看金庸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都没提到碧血剑三个字。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碧血剑指的就是袁承志手上的金蛇剑,那金庸为什么不把这部小说的名字改成《碧血剑》呢?
仔细看整部《碧血剑》,只有一个地方出现“碧血剑”的字样,那是袁承志跟一群武林侠客大战后的场景,原著中这样写道:袁承志瞧着金蛇剑上的点点血迹,心想:“此剑今日*了不少鞑子兵,才不枉了这剑身上的隐隐碧血!”
这也就是“碧血剑”的来源了,其实“碧血”二字来源于《庄子》一书,书中说到有一个叫苌弘的人,在晋卿内讧中为帮助范氏,被冤枉*死,苌弘死后三年,他的心化为红玉,血化为碧玉。
碧血剑是小说里面的金蛇剑,来源于剑身上有碧绿的血痕之意。
原文《碧血剑》,第四回,矫矫金蛇剑,翩翩美少年:突然之间,全身凉飕飕地只感寒气逼人,只见那剑形状甚是奇特,与先前所见的金蛇锥 依稀相似,整柄剑就如是一条蛇盘曲而成,蛇尾勾成剑柄,蛇头则是剑尖,蛇舌伸出分叉, 是以剑尖竟有两叉。
那剑金光灿烂,握在手中甚是沉重,看来竟是黄金混和了其他五金所铸 ,剑身上一道血痕,发出碧油油的暗光,极是诡异。 观看良久,心中隐生惧意,寻思金蛇郎君武功如此高强,当年手持此剑横行江湖,剑刃 不知已饮了多少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