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测试设计思路和判断依据(图灵测试失败的AI案例分析)

图灵测试设计思路和判断依据(图灵测试失败的AI案例分析)

首页卡牌对战反图灵测试手游更新时间:2025-07-03

图灵测试设计思路和判断依据,图灵测试失败的AI案例分析

三个层面

1.运算智能:数学运算

2.感知智能:视觉,听觉

目前已经基本解决,计算机视觉与语音识别方面的技术已经很成熟

3.认知智能:逻辑推理,知识理解,决策思考

语言是一个典型的,很重要的应用,语言是表示世界的一套符号系统,无论是各种自然语言还是数学语言,逻辑语言,编程语言,语言是认知智能的核心。

如果我们无法表示这个世界,我们也就无法改变它其他的重要应用还有表情识别,体态识别等

英国数学家阿伦?图灵1950年提出了一个测试标准,来判断电脑能否被认为是“能思考”。这个测试被称为图灵测试,现在已被多数人承认。 要分辨一个想法是“自创”的思想还是精心设计的“模仿”是非常难的,任何自创思想的证据都可以被否决。

图灵试图解决长久以来关于如何定义思考的哲学争论,他提出一个虽然主观但可操作的标准:如果一台电脑表现(act)、反应(react)和互相作用(interact)都和有意识的个体一样,那么它就应该被认为是有意识的。

消除人类中心的偏见,图灵设计了一种“模仿游戏”即现在说的图灵测试:远处的人类测试者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根据两个实体对他提出的各种问题的反应来判断是人类还是电脑。

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测试,从电脑被误判断为人的几率就可以测出电脑智能的成功程度。

图灵预言,到2000年将会出现足够好的电脑,能够让不超过70%的人在5分钟内的问话后判断正确。

成功通过图灵测试的电脑还没有,但已有电脑在测试中“骗”过了测试者。最终将会出现能够骗过大多数人的电脑吗?

还有人认为,图灵测试只是说明了人类思维的一个方面,即使通过了图灵测试也不意味着电脑能够思考。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