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是告诫我们: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
驴子驮佛像的寓言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
山中寺庙养了一头驴来干活,有一天一位僧人带着这头驴去工匠家中驮了一尊佛像,在回来的路上,人们见到它就跪拜,不知道这些人为何对自己如此尊敬,驴子开始洋洋得意起来,趾高气扬,理所当所接受大家的跪拜。
回到寺庙后,这头驴就认为自己变得高贵起来,于是僧人们叫它干活,它也爱搭不理的,见到这个情况,僧人只好放它下山去了。
这头驴可高兴了,飞一样的跑下山中,刚到山下就看见一伙子敲锣打鼓地向自己走来,它欢喜着肯定是来迎接自己的,于是大摇大摆地站在马路中准备接受人们的跪拜,谁知这是一队迎亲的队伍,被这么一头驴挡住去路,于是大家很生气,用鞭子狠狠地把这头驴给抽打了一顿,等它好不容易逃回山中,已经奄奄一息了~
僧人得知此情况后,感叹道:人们跪拜的是佛像,而不是你这头驴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如果不能摆正自身的位置,产生认知偏差,只会为自己带来灾祸!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要认清事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人生三大悲剧:错把平台当本事,错把位子当能力,错把圈子当人脉!
错把平台当本事《乔家大院》的孙茂才,一个卖花生的穷酸秀才,在乔家最危难的时候出现从而拯救了乔家,随着乔家生意的蓬勃发展,他也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了乔家的掌柜,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乔家把生意做到巅峰。
乔家能成为巨商,孙茂才功不可没。按理说,像他这样有才华又有能力的人,应该会和乔致庸成为一辈子的知己,老有所终。然而,他觉得自己劳苦功高,对自己的辛苦付出感到不满,勾引乔大嫂,企图染指乔家财产,结果被乔致庸发现,赶出家门。孙茂才满怀野心地寻找竞争对手钱家,并吹嘘道:“我能帮助乔家成就大业,也能帮你家赚到大钱。”钱家冷笑地回答道:你以为是你的个人努力造就了乔家的繁盛吗?没有乔家,你对算什么?”最后,孙茂才落得客死他乡的结局。
在这世间,有本事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却很少,是因为他们拥有了适合的平台。
若没有平台,英雄也会没有用武之地。聪明的人,要懂得珍惜现有平台,抱着感恩的态度,把平台的资源和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提高自身的价值,这样即使离开平台,也能独挡一面。
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家喻户晓,2004年她为了照顾孩子从央视辞职了。2005年,当她自己坐在电视机旁,看着一如既往的春晚,看着谈笑自如的主持人,忽然明白了:过去10多年主持春晚的风光,不是自己有多好,而是央视的平台好。
人生于世,个人的实力固然重要,但更多时候,却是平台在成就自己。
有句古话说的好:“在位时,如鱼得水;离位时,如驴打滚。”
再给大家分享一则驴的故事:
在人们眼中,总是把驴看得很蠢,果不其然,又是一头驴,它负责拉磨耕地,主人给它安排了单独的驴棚,丰盛的伙食。于是,这头驴开始自视清高,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主人都是对它另眼相待,于是乎,它竟然膨胀到不听命令,时不时就罢工。
主人干脆又买了一头老黄牛,而驴呢,则被送去药房熬阿胶了,还和其他的驴一起住,再也没有单独的驴棚和丰盛的伙食了。
所以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在某一个位置,会匹配相应的待遇。而一旦离开,往往就是天壤之别。
很简单的道:我们在买螃蟹的时候,往往有一捆稻草跟螃蟹绑在一起出售,就能卖出螃蟹的价格,一旦和螃蟹分开,立马分文不值。试问自己,我们现在得到的一切究竟是自己的能力使然,还是位置所赋予?为什么很多人打破头都要进入国企、央企或者是体制内,就是因为这个平台、这个位置带给你荣耀,旁人会对你另眼相看。
自古以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若想在职场上走得更稳更远,就不要依赖眼下的位置,而是要提升自身的能力。
你若毫无价值,身处任何圈子都无人问津,只有当你的价值不断变大,人脉才会随之而来。 正所谓,你有多牛逼,你的人脉就会有多畅通。
一位著名央视主持人曾调侃过一件事:“节目组安排我和其他嘉宾一起吃饭。我晚到了一会,却发现杯盘狼藉,几乎都是剩饭剩菜。而在三年前,哪有这样的情况。说句不好听的,我不来,谁会动筷子。”接着,他道出原因:“三年前我是央视主持人,而现在,我只是个大学教授而已。”圈子,还是那个圈子,待遇和地位却变了。于是,他接着说:“我放眼一看台上都是家财万贯的人,就琢磨着如何镇住场面,吃下眼前这口饭。于是我决定聊藏书,聊了10几本。最后,起身去会场时,众人纷纷作揖说,老师,您先请。”
圈子的本质在于价值交换,如果你无法提供与他人相当的价值,那么你永远都只是个局外人。因此,与其在圈子中浪费时间,不如专注于自我价值、能力的提升。
人生最理想的状态在于能够清醒地认清自我,坚守自己的内心,摆正自己的位置,常怀谦卑之心,才能够在人生之路上稳步前行,创造更辉煌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