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纸牌文化,你了解吗?

日本人的纸牌文化,你了解吗?

首页卡牌对战花札物语游戏更新时间:2024-05-03

纸牌,集教育、游戏、文化传承于一身的游戏,之前日本物语介绍了花札纸牌,这次主要介绍伊吕波纸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日本纸牌

日本京都八坂神社每年都举行和歌纸牌,今年已经是第43次举办了。神社供奉着据说是第一位写和歌的素戋鸣尊,据朝日新闻报道,今年共23名8-25岁的男女在神社院落内的能乐舞台上大显身手。那这种和歌纸牌究竟是怎样一种游戏呢?

图片来源:朝日新闻

它就是日本古代流传下来的纸牌游戏法“小仓百人一首”。

《小仓百人一首》和歌纸牌(歌留多)

这种在13世纪时,荟集了7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100首和歌。玩法是先摊开写有下句的纸牌,数人围着这摊开的纸牌听一个人读和歌的上句,围着的其他人抢先找出对应上句的纸牌,以得纸牌多的为胜。熟练者在上句刚读开头即已找出下句纸牌。因此,不全部背出这100首和歌则不可能取胜。可以说这是通过背诵和歌,继承古人智慧。

京都八坂神社新春玩纸牌最有意思的是,选手们会模仿平安时代的衣着装束,深入情境,可以说是十分投入了。相较之中国人春节打麻将不会穿旗袍,可以感受到日本人对宣扬传统文化的重视。当今日本纸牌已经发展到有全日本纸牌协会的存在,而中国则没有这方面的传承。

花札

此外日本纸牌还有花札、伊吕波纸牌,以及许多新创造的纸牌。因为之前日本物语介绍过花札,所以此次小编重点介绍伊吕波纸牌。伊吕波的玩法是在听读谚语后,即抽出写有该谚语的首字及绘有有关图画的纸牌。

伊吕波纸牌图牌

纸牌有两种元素,一个是图,一个是字。

伊吕波纸牌字牌

文字牌和图牌,分别各有四十六张(牌数不一定)。每个音节都有一组牌(文字牌 图牌)。

-2-

历史起源

日本纸牌是日本的民间传承文化之一。所谓民间传承,就是一个集团中,自古以来所传承给后世的习惯、风俗、传说、技术和知识。而牌是日本家庭从古至今都喜爱的游戏,这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794-1185)时,本来是用贝壳来玩的,后来和欧洲的纸牌游戏融合,在元禄时(1688-1704)演变成今天的玩法,将谚语图画的牌铺在地面,三个以上玩家即可游戏,一人当裁判,玩家抢谚语。

-3-

江户纸牌:伊吕波纸牌

在日本的江户时代,有一种游戏叫做伊吕波纸牌。

伊吕波纸牌内容取自谚语,根据不同的地方(江户、京都、大阪等)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玩法是由48张读牌和48张花牌构成一副,将花牌在榻榻米上排成一排,将读牌人读到的花牌迅速取走。得牌最多的人为胜。纸牌分别以48个平假名开头的谚语为内容。

平安中期以来1000余年、“いろは(伊吕波)歌”作为日本人学习“读写”时最初练习时用的歌曲被所有日本人学习。一边诵读以便书写,并听师傅讲述歌曲内容的意思,孩子们在理解歌曲意义的同时记住了文字。

直译为“狗走在路上,也会撞到棒子。”意思是人有旦夕祸福。

江戸时代「伊吕波纸牌」开始在全国流行开来。孩子们开始学习写有48条人生教诲的谚语。

日常会话中,日本人将从基础的部分开始学称之为“从伊吕波开始学”,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离不开“伊吕波歌”。

孩子在玩纸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学会了读日本的平假名,同时知道了传统文化中这些谚语的意思,对幼儿教育有很大帮助。集教育、娱乐、文化传承于一身,显现日本都市庶民阶层的智慧,是日本都市文化的宝贵遗产。

列举讲解一下其中的七条谚语。

「な」泣面(なきつら)に蜂(はち)

直译为“哭泣的脸再被蜜蜂叮”。

喻意为“雪上加霜,祸不单行。”

「と」年寄(としより)の冷や水(ひやみず)

直译为“老人家的冷水“。一说是抵抗力弱的老人洗冷水澡,不自量力。另一说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因用冰水会坏肚子,所以奉劝老人不要做不自量力的事情。指和身份不相称的言语或行为,以警告失败。

「は」花(はな)より団子(だんご)

直译“比起花,糯米团子更好。” 喻意为“舍华求实,不求风流,但求实惠”。

起源于日本人的花见文化,有赏花遇见时间表,并且必须佐酒佐餐,否则愧对美景。“樱吹雪”的场景,他们会带便当和雏霰,甚至会带铁板、炉子、瓦斯去烤肉炒面什么的。从日本人认为大中午喝啤酒是很享受的人,而中国人则认为白天喝酒有些糜烂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差异。

「お」鬼(おに)に金棒(かなぼう)

直译为“让鬼拿铁棒。”喻为“如虎添翼。”这里拿铁棒的鬼指的是“赤鬼”,象征“贪念”。日本的鬼文化来源于佛教,有五种颜色的鬼,分别为赤鬼、蓝鬼(蓝写作“青”)、黄鬼、绿鬼和黑鬼。其中,蓝鬼代表“嗔”,手拿叉;黄鬼代表“痴”,手拿双面锯;绿鬼代表“昏沉睡眠”,手执长刀;黑鬼代表“疑”,手执斧头。日本的温泉胜地很多会设置鬼雕塑去宣传温泉,以此可见日本人对鬼文化的喜爱。这也显现了日本纸牌的信仰特点。伊吕波纸牌48张中共有8句是来源于佛教的谚语。说明佛教在当时已经深入民心并且十分自然地表现在了语言上。这和当时佛教的发展情况有关,据佛教学者考证,江户时期的佛教与前期相比有了世俗化的倾向。幕府一方面对佛教加强控制,另一方面又利用佛教作为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禁止成立新的佛教宗派,并提倡僧人专心研究教义和修行。在这个时期,佛教内部的世俗化倾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张吸收世俗伦理道德,肯定现实封建秩序,提倡“生活日用即为佛道”的思想。

「く」臭(くさ)い者(もの)に盖(ふた)

直译为“在发臭的东西上再盖上盖子。”指一时想掩盖不光明的事实。

「す」粋(すい)は身(み)を食(く)う

这张字牌对应的图牌上面画的是艺妓,因此译作“艺妓会侵蚀你的身体”。因为艺妓以前是娱乐男人的职业,这里指男生过于沉迷花柳会导致自身的毁灭,相当于“色字头上一把刀”,警戒后人。这也侧面显现了江户纸牌的娱乐特色。江户时代的文化特色之一,就是庶民文化的兴起。而庶民文化的三大支柱为,相扑、歌舞伎和江户的游乐欢场之一的吉原。江户的游乐欢场是江户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代表江户文化的町人艺术中的浮世绘生长的土壤。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政权后,征召各地的武士进驻江户以便随时待命,这些武士绝大部分都是单身。此外随着江户城的兴起,来自各地的商人、手工业者聚集在此,使男性人口激增,导致男女比例失衡,因此色情业应运而生。鉴于这种情况,幕府决定设立集中娼妓区。江户唯一获得政府许可的游廊吉原开设于元和三年,即1617年,成为了著名的寻欢作乐之所。

「て」亭主(ていしゅ)の好(す)きな赤乌(あかえ)帽子(ぼし)

直译为“一家之主所喜欢的红乌帽。”喻为“一家之主喜爱的事物无论如何古怪,家庭成员都要顺从” 。平安时代人们戴的都是黑帽,但是一家之主所喜欢的东西就算很可笑,家人也要顺从,从此可见平安时代家庭的阶级,以及男女的尊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