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奇门兵器-七星杆

八卦奇门兵器-七星杆

首页卡牌对战七星传手游更新时间:2024-06-08

关于七星杆

摘一:

奇异兵刃七星杆——李子鸣述

清代武术大家董海川先师,学识瞻富,博大精深。他不仅掌法精湛,以独特的风格,饮誉京华,还创编了许多奇异兵刃,七星竿就是其中之一。

七星竿,采用四川产的“苦竹”制成。因其中空细小如豆、几近于实,故又叫“实竹”。选择苦竹七节,每节七寸(约23厘米),共长四尺九寸(约163厘米),方为合格。竹竿选定后,用长细铁条将竹节打通,将一头堵粘好,灌入水银七钱(35克),再用术塞粘胶将竹竿另一头孔隙堵住,即可使用。因为此竿七节,每节七寸,再充以水银七钱,故取名“七星竿”。

此种用苦竹,充水银制成的小竿子,刚硬无比,既轻灵又沉实,十分称手。用这种竿子打人,不论用哪一头打击,里边的水银便随着流到竹竿的哪端,于是打出这一头便有数十斤的重量。一经打中,痛楚异常,轻则伤骨,重则致命,非一般木棍可比,如用以戳点,则有闭穴止血之功。当年董先师曾有一歌说明此竿的厉害。

莫说轻轻不为兵,轻灵无比有仙踪;

长短器械它不怕,轻则拆骨重塞经。

由于竿法玄妙,功夫不到家者不易掌握,董先师生前仅将竿法授与得意弟子尹福一人(尹福,号寿鹏,武技高超,身手非凡,而面目清秀,性情温和、一如儒生)。尹经佛尼音布(佛系叶赫那拉氏,与慈禧太后同族,为清末书法家。民国时期,易名叶潜,悬壶北京,颇有声誉。)推荐到皇宫当差,教太监和光堵帝拳技,因而在董门弟子中声誉很高。尹福先生有徒名曾启(字省三,本名金毓慧,满族,是清末文举,曾就学于书法家潘龄皋),其父成源和尹先生是至交,遂拜尹先生为师学习八卦掌。八卦掌门早期的歌决,大都出自曾启之手,他在整理总结八卦掌体用理论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由于曾启和尹先生有深厚的师生关系,尹先生就将七星竿法传授与他。后来曾启又传与我和师兄郭古民。从此,七星竿法始渐传出,然而,仅有当时在北京的少数人学过两趟。

七星竿法原来是四趟,后来第四趟失传,现只有三趟。每趟三十二式。古民师兄当年曾邀我研究补编一趟。我说“会练此竿的人不多,有三趟也就够了”。因而未补。此竿法郭师兄只传出两趟,教的人又少,估计现在会练三蹦七星竿的恐怕很少很少人了。

顺便说—下:原南京国术馆教导主任吴德连也曾跟曾启学过此竿法,故此他在国术馆又重编了四趟七星竿的套路,又编造了九宫八卦掌。当下练转掌的又出了穿九官,即由此而来。他编造的七里竿都是以大戟而改编的。有人说七星竿共七趟,系传闻,不确。

董海川先师受何启发创编了这一奇异兵刃呢?当年曾启曾给我说过,他说:“董先师在山上乘凉,忽然感到有一股风扑来,他闪目一看,是一条一米多长的金色细蛇窜来。董先师伸手抓住了蛇的中间,蛇便来回缠绕,头尾乱动,拿住蛇的头、尾,蛇的腰就用力扭动。董先师睹此情景,顿有所悟,遂创制了七星竿法;击中,首尾动;击首、尾,则腰动。

我想这种类似神话故事的传说不—定是事实。据我所知,清朝宫中打人的刑具不是木板,而是中心灌有水银的竹杖。据说这种刑具比木板(棍)打人要痛得多。董先师可能根据竹杖这一刑具加以变化,创编了套路和用法,遂成为八卦掌门的一件奇异兵刃。

摘二:黄鑫

一天程廷华陪同董海川去拜访一位拳师。主人不在厅堂,而是在在后花园里用一根青竹挑斗一条昂首吐舌的毒蛇。董海川和程廷华站在他背后,他居然没有觉察。

后来董海川模仿了宋拳师用竹器挑斗毒蛇的动作,整理、创编出了两路“八卦七星杆”。那位拳师看到董海川练的“八卦七星杆”,异常惊讶,深深地为董海川敏捷的武思,超凡的创造而叹服。从此,“八卦七星杆”就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二路“八卦七星杆”,各有口诀三十二句。

七星杆用富有韧性的竹杆制成,杆长4.9尺,竿表用鹿筋缠裹,竿内段灌水银,竿之顶端削成鸭嘴状。其习练讲究扎、点、墩、挂、划、打、勾、滑。较之八卦大枪与八卦剑、刀等,属较轻巧之器械。其招术意在点穴。因此,器虽轻,而威力不逊于剑棍刀枪,用杆之力浅者只在腕,深者实在内功之劲。

正是:

莫说轻短不为兵,轻巧无比有仙宗,

上下左右随意使,轻则伤骨重塞经。

直砸直撞不要使,刺小锦巧是堪夸,

步小动寸大三加,大小快慢都稳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