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监管牵头唤醒“酣睡”的保险金!缘何沉睡,如何送达?

重磅 | 监管牵头唤醒“酣睡”的保险金!缘何沉睡,如何送达?

首页卡牌对战生存或是沉睡更新时间:2024-04-30

“买保险时多方比较、精打细算,又是逐字逐句地看条款又是算IRR;买完保险却束之高阁,将早该领取的生存金遗忘在角落。”这或是很多保险消费者的真实写照,但却关乎切身利益。

为了让保险生存金不再沉睡,找到失联已久的主人们,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督促人身险公司对距今10.5年间的“睡眠保单”进行主动“唤醒”。

监管的这一举措,无疑将更好地提升保险消费者的获得感、满意度,同时也是充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体现。相比这一信息本身,相信很多消费者会好奇,缘何会有大量保险金“沉睡”无人领取?失联的客户将如何找回?客户又该如何了解自己是否有“睡眠保单”呢?

“ 睡眠保单”只是一个比喻,专业的说法是“应领未领历史保单”,一般指的是那些“失联”客户名下到期的生存金、满期金未领取的保单和因欠费而效力中止或终止的保单。

目前到底有多少钱滞留在保险公司无人领取,尚没有官方统一数据,但从之前部分省市公布的数据可以窥见一斑。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安徽省各人身险公司应领未领取生存金保单件数为7.79万件,涉及金额达9.2亿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浙江(不含宁波)到期未领取人身险保单共计12.13万件,涉及保险公司40家、金额为7.79亿元。

而这个金额,只是一两个省区,况且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地累积中。

每年行业唱主角的产品都在变——2006年以前分红险流行,2006-2008年投连险、万能险是主流,2009-2013年分红险再度成为主宰,2013年传统险取代分红险,2015年则是年金 万能的组合形态风靡一时,2017年流行“双主险”产品,2021年后增额寿险火爆……不变的是保费收入一直在上涨,而保费收入的“重头戏”始终是高现金价值的产品。

客户交的钱越多,忘领的钱就会越多。为何会产生这么多“睡眠保单”?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客户自身忘记了保单的存在。

不管是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还是增额寿险,从投保到领取、再到满期,时间跨度都是很大的,短则5年,长则10年、数十年乃至终身。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往往会磨损掉很多记忆,特别是资产配置较为分散的客户。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客户对自己的保单权益了解不充分,或不知道保险金的存在。

譬如,有一些保险产品是在被保险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买的,比如长辈因关爱晚辈而投保,或者自己当时的情况不方便列为被保险人,而保险公司在付满期金的时候是以被保险人的信息为准。也有的人买完保险后去世,但继承人并不知情。还有一种情况,即客户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断交保费。这些客户通常会简单地以为不交钱“放弃”就行了,其实账户里可能还有一些现金价值可以领取。

上述种种情况下,如果客户长期没有主动领取,那就只能靠保险公司的被动提醒。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会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纸质信函等方式联系客户。但往往会有部分客户“失联”。失联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搬家、换工作、换手机号、银行账户销户、电子邮箱废弃等等。

就拿银行账户销户来说,银行开收小额账户管理费后,不少人会注销不常用的账户,或者账户因为长期不动,没及时更新身份信息,变成“僵尸账户”被银行冻结。长此以往,如果客户一直想不起来去领钱,保险公司的续期收费通知书、红利通知书、满期通知书等短信或信函便很难送达,由此导致客户该领的钱一直“睡”在了保险公司。

对于越来越多的“睡眠保单”,部分保险公司也做过努力,开展过类似“寻找保险生存金领取人”这样的活动,但尚未形成行业的声浪。此外,因为寻找工作难度较大,涉及的部门较多、费时费力,导致一直以来难以持续推进。

面对这种情况,监管及时出手。9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金融监管总局组织保险公司开展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

从监管的要求看,“唤醒”行动覆盖了全部人身险公司,保单跨度长达十年半(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工作将持续1年时间(自2023年10月起至2024年9月止)。

值得一提的是,这尽管是行业首次针对“睡眠保单”进行的全面专项清理工作,却并非监管首次关注到“睡眠保单”问题。

早在2014年8月4日,原保监会就曾下发《关于开展人身保险失效保单清理专项工作的通知》,对所有缴费期为一年以上的失效寿险保单进行清理。彼时的清理工作,覆盖了1999年6月10日以后签发生效、截至2014年6月30日24时,所有缴费期为一年以上的人身保险失效保单。

从《人身保险失效保单第一阶段清理工作情况的通报》发布的成果看,截至2014年底,共清理短期失效保单578.03万件,清理率为92.53%,涉及现金价值229.41亿元,涉及人身保险公司61家,涉及保险消费者414.07万人。

接近十年时间过去,行业又积累了大量的“睡眠保单”等待“唤醒”,急需一次新的清理行动。与2014年的清理工作相比,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睡眠保单”清理行动覆盖面更广,不光覆盖失效保单,还覆盖了合同尚未终止但生存金未及时领取的保单。

据悉,此次清理工作的动因是为了“办好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除了开展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监管还要求银行做好“沉睡账户”提醒提示工作。

这些“小事”,对客户来说,虽然收到的是自己的钱,但也无异于“多了一笔意外之财”;对保险公司来说,也能提升行业及品牌形象,收到保险公司主动“送钱”的客户,无疑会给予更多信赖;与此同时,这些举措也有利于激活社会闲置资金,唤醒消费者“沉睡”财富,可谓一举多得。

从监管维度看,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成立,承接了原“一行两会”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形成了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而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多次强调消费者保护问题。此次监管牵头推动开展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亦是践行监管职责的体现。

不得不说的是,面对沉睡已久的保单,保险公司想要与“失联”客户取得联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能看到不少保险公司为了找人而费尽心思。比如平安人寿浙江分公司的代理人小陈四处打听询问,努力了一个多月一无所获。最终在公司与监管部门的共同协调下,他找到了社区网格员,通过网格员最终获得了客户的联系方式;再比如新华人寿绍兴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则是求助民警帮忙,民警运用多个平台来寻找投保客户或是投保客户的关系人。

保险公司找人“送钱”难度大,短期“清零”可以与银行、公安、通信等相关部门协作,但最长效、高效的方法,还是要让客户主动找保险公司领钱。

目前,客户如果记不清自己曾经买过哪些保单,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找各家保险公司去询问,也可以通过“金事通”App平台进行查询,但以上查询方式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一方面收录的信息可能不够完善,另一方面由于收录的信息过于繁杂,客户难以辨认哪些保单还有钱可以领。另外,平台注册的时候需要人脸识别的,如果是已故或陷入昏迷的人是没有办法注册的。

在此背景下,为了提升“睡眠保单”清理工作质效,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指导相关机构研究建立统一的“睡眠保单”信息查询平台,为消费者提供自主查询了解自身“睡眠保单”相关信息的渠道。

从“为了安心买保险”,到“买保险我安心”,保险业在细节上的打磨会让保险回归扶危济困的初衷,真正做到“保险姓保”,让买保险的人体会到保险的温暖,增强保险消费者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