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之前先提一下《千与千寻的神隐》是宫崎骏执导并编剧,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是宫崎骏享誉全球的动画电影。
下面进入正题:
1、《千与千寻的神隐》VS《千与千寻》。
二者都是这部影片的名字,电影本来的日文名为《千与千寻的神隐》,在引进时翻译简化为《千与千寻》,对于这一点我表示不理解,因为电影的主旨就在“神隐”二字上。
2、关于千与千寻。
看过电影的小伙伴都知道,主角获野千寻的本名为千寻(获野是姓氏)无意闯入了汤屋的世界,在白龙的指导和帮助下,同魔女汤婆婆签订了工作的契约。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千寻在契约上签字后,汤婆婆拿走了她的名字,并告诉千寻以后就叫千,从那一刻起,千寻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以为自己就是“千”。
之后白龙还给千寻衣服时,千寻从衣服里的告别卡片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千寻”,白龙告诉她一定要记住自己的名字,因为和汤婆婆签订契约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此,汤婆婆是用名字来控制人的。
也就是说千寻作为“千”时,是被魔法支配的,必须听令于汤婆婆,受其唆使,就像白龙一样。
另外说明一下签订契约的必要性,在汤屋的世界,也可以说神明或是魔法的世界,总之在这里必须吃东西,不然会消失,但是不工作就想吃东西的人,都会变成猪(或者说在这里不工作还能吃东西的只有猪),所以必须要与汤婆婆签订工作的契约。
3、关于神隐。
神隐有两种意思,一种为神的消失即神让其消失;另一种解释“神隐”,意即“被神怪隐藏起来”。
两种含义在影片中均有体现,例如:来到汤屋的人如果不吃这里的东西就会变透明,这就对应神让其消失的含义,但是如果吃了汤屋的食物而不工作,就会像千寻的父母一样变成猪,工作的代价,就是名字被掩盖,这就是被神怪隐藏起来的东西。
汤屋的世界,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代称,还是一种自由的象征,也就是说被汤婆婆夺走了姓名之后,只能被其支配,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被神怪所掩盖的东西,就是自由。
附正文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i6643706557806674435/
最后魔法镇楼
千与千寻,一部上映于2001年的动画,一部让动画大师宫崎骏获得了奥斯卡奖项的作品,凭借着奇幻的妖怪世界设定和深入人心的动画主题,获得大批忠实观众,而距离首次上映的18年后的今天,千与千寻再一次来到中国观众面前,以正式的官方译制电影的身份,依旧得到广大爱好者的追捧和热议。
千与千寻讲述的是一个叫荻野千寻的小女孩,随着父母搬至乡下,途中迷路误闯入妖怪的世界,父母因贪吃变成了肮脏贪婪的肥猪,不知所措的千寻遇到了白,在白的帮助下来到了汤婆婆的汤屋,开始了她寻回自己失去的名字以及救回父母的奇幻故事。
这部动画片原名为千与千寻的神隐,后传到国内后名字则译制成了千与千寻,而台湾则翻译成神隐少女。
台湾的译制名称显得更加直截了当,但却失去了内涵,显得平淡无奇。
原片名千与千寻的神隐,实际上是将在妖怪世界勤劳坚强的千寻和千寻的”神隐”联系在一起。
神隐,出自于日本传说。在古时候,每当有人家的小孩无故失踪,众人寻遍四处都未发现其踪迹,也没有发现被野兽叼走的痕迹,于是便归咎于神鬼学说,认定是神衹或狐仙的神明带走了,意为神将之隐藏起来。之后神隐这一神秘现象在日本各处盛行起来,出现在许多神话传说中,比如浦岛太郎的传说,因救了神龟被带到龙宫游历,谁知回家后发现时间已过去百年,而浦岛太郎在龙宫期间,村民们将他的神秘消失称之为神隐。
千与千寻的神隐,即是表明了在妖怪世界中化名为千的千寻,而千寻的神隐也正是向观众传达了这部动画片的主体内容,就是千寻迷失在汤屋所在的妖怪世界中的故事,在妖怪世界中虽然失去了名字,但仍坚强乐观的千寻,在神隐后逐渐成长,最终不仅寻回父母回到了现实世界,也拯救了他人。
国内译制版本名字为千与千寻,将原版的神隐去掉了,一方面是为了使片名更加简洁易记,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从片名传达出不同于原名的意义。
原名侧重表达在妖怪世界中的”千”和千寻神隐进去妖怪世界的事件当中,而国内的片名为千与千寻,”千”和”千寻”都是同一个人,只不过一个代表在妖怪世界中勇敢坚强的千寻,而另一个代表神隐以前在现实世界中懦弱平凡的千寻,更多的是向观众传达千寻在神隐前后的转变,同样意味深远。
千与千寻不仅仅只是一部女孩救回父母改变他人的励志片,作品中蕴含的许多深意可能是你观看一次都无法全部理解的,里面有对当时日本政治经济环境的反思和嘲讽,有对善意美好未来的展望,有对潜在危机的警示,可以说是超越了娱乐片的范畴,是一部有积极意义的艺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