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化道配置过于相似,中日韩古装剧“抄”出不少争议

服化道配置过于相似,中日韩古装剧“抄”出不少争议

首页卡牌对战甜点大乱入官方版更新时间:2024-05-11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吕克】古装喜剧《我叫刘金凤》24日在优酷开播后,随即陷入“以日代唐”的争议:剧中大量出现典型日式帽子、鞋子和布料纹饰,被网友戏称为“国产大河剧”。这并非国产古装剧中首次有日式元素“乱入”,让不少观众感到困惑。此外,这些年韩国古装剧中也经常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古装偶像剧的造型设计更是“看上去很像”。历史上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日韩三国如今在屏幕上“撞车”,背后反映的不仅是流行文化的不严谨,还有商业娱乐产品的急功近利和专业性的缺失。

“制作方的用意令人不解”

《我叫刘金凤》讲述来自“仙葩村”的少女刘金凤,意外入宫成了东皓国皇后,凭借自信真诚的态度和乐观豁达的性格逐渐打消皇帝的怀疑,二人相知相爱,联手粉碎敌国阴谋。

虽说《我叫刘金凤》定位为架空的古装喜剧,但在观众看来,作为国产古装剧集,服化道也应遵循中国传统式样,然而在剧组公布的海报上却出现许多典型日本文化元素——男主的帽子与日本传统贵族装束无异,纹饰图案则是和服上常见的樱花,女性衣着在汉服中反而并不多见。

国产古装剧中出现如此明显的日式元素让不少观众不满,他们认为“即便时代背景是虚构的,也不该这样大量照搬日本文化,制作方的用意令人不解”。目前该剧尚未就观众的质疑给出回应,不过男主的微博已经悄悄删除相关信息。

枯山水、金鸱吻、日式灯笼……

国产古装剧中出现日式元素近年来屡见不鲜,尤其是日本京都、奈良保留的许多仿唐建筑,其中不少被照搬到国产古装剧中,乍一看古色古香,细看却大相径庭。展现盛唐风貌的《风起霓裳》片头直接复制日本奈良的东大寺大佛殿,但这座大殿其实是日本的“唐破风”式样,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

类似乌龙在《风起洛阳》《斛珠夫人》《醉玲珑》等中国古装片中都曾出现,除了“唐破风”,还有典型的日式枯山水、金鸱吻、日式灯笼和点心。

还有一些剧中的非物质日式文化挪用更为隐蔽:剧集《雪中悍刀行》开篇,西楚嫔妃集体自尽时居然采日式切腹,这种武士道代表性动作在中国古代女性中从未出现,剧组主创的思路令人愕然。

作为亚洲最早和国际接轨的发达国家,日本文化的对外输出力度不小,而日本电影又因为起步较早,影视产业化相对成熟。曾为黑泽明代表作《乱》设计服装、夺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和田惠美,就是在亚洲和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电影服装设计大师,生前也曾为《白发魔女传》《英雄》《十面埋伏》和《剑雨》等华语片设计服装,尽量贴近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也难免带上自己惯常的设计理念,这种艺术上的交流互鉴无可厚非。

杨树鹏的作品《我的唐朝兄弟》(2009年)则毫不掩饰对黑泽明的致敬,剧情、人设和形态等细节上明显模仿《七武士》《战国英豪》,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并不等同于“照搬日式元素”,更多的是对经典电影语言的继承和发扬,例如和田惠美留下的那些充满“东方美”的服装设计是值得学习的。

“受众也需要提升文化自信”

历史上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国近些年则爆出一些古装剧抄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情况,这种大量挪用更多可能还是制作方为追求收视率和节省成本,从而忽略专业性的表现。有网友对比后发现,韩剧《月升之江》中的角色造型疑似照抄《楚乔传》《庆余年》《琉璃》等中国古装剧,《红天机》中处处可见《清平乐》《琉璃》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人物造型。

其实,影视剧中服化道的模仿更多是商业行为——中国古装剧近年来大量出口韩国,2019年达70部,市场的追捧难免造成此类现象的发生。去年韩剧《朝鲜驱魔师》因出现月饼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被本国观众投诉,广告商也集体抵制,导致该剧最终停播。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孙佳山认为,不管后宫还是武侠,古装剧还是要区分年代,在服化道方面应该有明确对应。对于中日韩三国的文化重合部分,制作方应当合理区分,不能为了图省事就照搬照抄。另一方面,受众也需要提升文化自信,对于剧中的某些他国文化元素不用过于敏感,因为那可能就是接近当时历史风貌的呈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