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就是指自己的上司、君主。
1、臣下对君主的称呼。
2、仆役对其主人的尊称。
3、宾客对男主人的尊称。
三国时,至高无上的君主应该是东汉皇帝,但他们无能先后被董卓、曹操挟持(挟天子以令诸侯)。国家分裂,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还有许多的小军阀各自称王),每一种势力的人都把自己的头儿叫“主公”。
那只是家臣对主人的称呼。
诸葛亮称刘备为主公,那是因为刘备不是至尊之位,甚至连诸侯都只能勉强算上,后来也不过是割据一方的军阀罢了。
刘备称帝后,看他敢不敢再称主公。
公主称呼的来源不大清晰,公以前是对达观贵人的尊称,比如流传到现在的相公。
公主的含义可能是,“公”的主人,因为虽然是父系社会成型,但是公主的出身不同,所以以此称呼来区别公主与一般女子的区别。
因此这个称呼很有可能在周朝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