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只有遵循客观规律,我们的行动才能取得成功,否认违背客观规律将对我们的行动产生消极的阻碍。
2,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改变规律,同时,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并改造客观规律,使我们在行动中取得更大的成功。承认规律的客观性的同时,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我们行动取得成功的保证。
3,要把“天命”的必然和“人”的能动性联系起来,只看到“天命”就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看到“人”就否认了“天命”的客观性。“万般皆天命,半点不由人”的说法,就是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对于“万般皆天命,半点不由人”的理解可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解释。
1、如果把“天命”说成是“上帝”、“神灵”、“命运”等等,那么“万般皆天命,半点不由人”的观点就属于唯心主义的宿命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把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归结为“上帝”、“神灵”、“命运”的安排,人的活动只能听从这些“天命”的安排,在“天命”面前,人是没有主观能动性的,更是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所以,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宿命论的观点。2、如果把“天命”说成是“客观规律”,那么“万般皆天命,半点不由人”的观点则属于唯物主义的,是正确的。因为这种观点承认了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的行动必须按规律办事,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具有不可抗拒性,人的行动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