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启人生成长的新序幕?很简单,从学会真正的玩耍开始

如何开启人生成长的新序幕?很简单,从学会真正的玩耍开始

首页冒险解谜奥特曼密室逃亡更新时间:2024-05-09

前几天,同事在部门群里发了一篇文章,主要说的是现在的男孩子“难养”,因为要降服他们,爸爸妈妈不认全68个奥特曼是不行的。孩子甚至会在母亲节的时候这么夸自己的妈妈:“妈妈,我觉得你好漂亮,像奥特之母一样漂亮”。

奥特之母

于是,当天晚上,两个同事做了测试。一个同事的孩子是一年级生,他说出了10多个奥特曼的名字。另一个同事的孩子还不到5岁,他一口气说出了20多个奥特曼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血亲关系都了若指掌,分析得头头是道。看到这情景,同事不禁感叹一句:“要是孩子把这股劲儿用在学习之上,成绩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了。”

如果我们把时间再倒回一点,孩子还没进幼儿园,当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件事物看好久的时候,父母会说:你看,还在对这个感兴趣,他在接收这个新鲜事物,他正在汲取知识和能量呢?可为什么稍微长大点之后,这些玩耍,都变成了无聊?

等孩子进了学校,似乎各种各样的成绩和分数变成了唯一的衡量和评判标准,甚至连素质教育的琴棋书画和健康教育也成为了提升分数、考取好学校的一种手段。而像喜欢奥特曼、玩游戏这种兴趣和爱好变成了彻底的“不务正业”。

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1.玩耍,能发展出真正的能力

陈婕君在《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一书中,提到了玩耍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陈婕君是美国麻省心理咨询师,曾经在哈佛附属麻省综合医院精神科工作,受训于波士顿精神分析高等研究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明尼苏达大学心理系,执业时间14年,被壹心理评为201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心理学家之一。

《可塑的我》这本书梳理了人生各个关键阶段所要面临的选择与挑战,直击种种问题,帮助我们启动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从思想到行动双管齐下,塑造出完整、出众、内在安宁的自己。

在成长中,我们或许会成为曾经自最讨厌的人,但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最终依然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因为人生,是一个动态的、独特的过程,而人,是可塑的。

关于玩耍,陈婕君是这么认为的:“一个孩子开始玩耍时,就会发展出真实的能力,并且开始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玩耍时,孩子的专注力和创造力都是自发的,不需要刻意努力。”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提取到有关玩耍的三个信息点:

第一,孩子真正的能力会在玩耍中展现出来。比如记忆奥特曼,区分奥特曼之间细微差别的能力。

第二,开始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男孩子喜欢奥特曼,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英雄情结”。

第三,在玩耍的时候,孩子拥有的专注力和创造力都是自发的,不需要靠意志去支撑。

2.为什么成年人在玩耍的时候更容易分神?

那么成年人呢?现在的成年人在玩耍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又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不知道你在看剧刷短视频玩游戏的时候,心中是否会出现这样的声音:

——你怎么又在看剧了,这个时间不是应该用来看书学习的吗?

——你完成今天要完成的工作了吗,不会又要等到零点以后再开始吧?

——继续刷下去的话,又要熬夜,明天就要起来不来了。

明明,看剧刷短视频是玩耍的时间,但脑海中的自己分裂出了这么多的声音,“一心二用”,在自责和焦虑之中拉扯,剧也没好好看,该做的事情又没有完成,又搞得自己心力交瘁。

这么看起来,现在的成年人,连玩耍都不会了。再仔细聆听这声音,是不是觉得和小时候我们玩耍时而父母希望我们去学习时听到的声音呢?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感慨:我终于还是变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人的样子。当初我不喜欢父母逼着我学习,但我现在逼着孩子学习;当初我不喜欢父母在我玩耍的时候打断我,而现在我已经无法在玩耍的时候集中精神了。

为什么会这样?《可塑的我》这本书中说,这其实是受到了心理基因的影响

心理因素是一个人从很小的时候就逐渐建立起来的,是人们理解周围世界、理解人以及自己的底层逻辑。它影响着我们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处理自己情绪、以及察觉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等等。

而心理因素的建立和抚养我们长大的父母息息相关。在心理学的领域,有一个词语叫做 “镜映原理”。它指的是父母像镜子一样,照射出孩子内心的感受,孩子看着镜子里的影像,就会知道自己的样子。这也就是父母把自己处理情绪的方式内化给孩子的过程中,是心理遗传的过程。

所以,在小时候,天性使然,我们会沉浸于玩耍之中,忘乎所以,哪怕只是无聊地看蚂蚁搬个家,都能看上个一个下午;但长大之后,我们却遗忘了这种感觉,本不需要刻意练习的专注力和创造力,反而成为了一种奢侈。

也正是因为如此,陈婕君在书中强调:一个人的玩耍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质量。

3.如何学会真正的玩耍

如果已经遗忘了怎么好好玩耍,那么就重新学习一下吧。不过,在练习玩耍之前,你可以尝试思考书中提到的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回忆从小到大是否有过太投入而忘记了时间流逝的经历?如果有,当时在做什么?

问题二:上一次放肆玩耍并且觉得很开心是什么时候?当时在做什么,跟谁在一起?

问题三:回忆你上一次玩耍结束后,是感觉更充实还是更空虚?“充实”还是“空虚”,其实是为了让我们区分逃避式的放纵娱乐和真正的玩耍。

看完这三个问题,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想起了随着《明星大侦探》和《密室大逃脱》的热播而开始风靡的剧本*和密室逃脱类游戏。这两种游戏,都能让我们锻炼好好玩耍的能力。为什么?因为,玩这两种游戏,基本上都需要上交手机,甚至还会让你在妆发上有所改变,而且在单局时长4到7个小时里,有助于我们沉浸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之中,通过交流对话,搜集证据,思考解谜,或还原人物关系找出最后的凶手,或通过各种关卡逃离密室。

《明星大侦探》节目组场景

是的,这种沉浸式的游戏,能让我们集中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只关注于游戏的过程。重新关注玩耍并沉浸其中,有助于让我们回想起本属于自己的专注力、创造力。

在《可塑的我》中,陈婕君提到了真正的玩耍对我们的重要意义——决定人生质量。而在王潇《五种时间:重建人生秩序》中,也强调了玩耍的重要性——开启人生成长的新序幕。

用王潇的话理解,五种时间,是为了帮助我们我们清晰地觉知自己所处的时间属性,以获得自洽和心安理得的自如感。而在玩耍的时间中,我们既可以没有具体的目标,也可以没有未完成的计划,只心安理得地寻求放松和娱乐本身。

所以,玩耍的时候,就心安理得的专心玩耍吧。毕竟,根据《可塑的我》所说,玩耍拥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换一句话说,当你意识到你处于玩耍时间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生长序幕的开启。玩耍时间,是一个人重要的生长时刻。

4.不拒绝玩耍,合理安排玩耍时间

既然玩耍有这么多好处,我们自然不应该拒绝自己拥有玩耍时间,有必要给自己安排合理的玩耍时间,而不要有任何的焦虑和负担。因为与其如此,不如在相同的时间长度里,好好沉浸与此。或许有时候玩耍不能解决一切,但是它也能释放我们的压力。

之前,看过一篇《90后小伙辞职会成都做木匠,火了》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主人公是来自四川成都、今年29岁的俞宸睿。他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了三年,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手工艺品;2018年,他辞职回到成都,成为了一名木匠,现在变成了一名机关人偶装置艺术家。机关人偶是一种自我驱动的艺术机械人偶,常常被做成人或动物的样子,通过机关让他们“自己动起来”。在中国,机关人偶装置的全职制作者,在全国估计不超过10名。

俞宸睿

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对手工艺的兴趣和喜欢,即使还在广告公司工作室,也没有停止过玩耍,一直不断探索和提高他在木雕和机械方面的技术。而现在,他制作的极具创造力的作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收藏家。

俞宸睿作品《找自己》

在我们的人生之中,真正想要玩的时候,人生就会发生结构性的成长。因为如果没有玩耍,那么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在已知的范围之内,现在甚至可以想象自己未来的样子。但玩,其实就是在不断地用新鲜的事物刺激着自己,而这,就意味着,我们通过玩就会有机会成长另一番模样。玩,让我们结识更多的新朋友;让我们掌握更多的新技能,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新知识。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该如何去放置我们的注意力了。

正如《心流》的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所说:我们通过如何使用这种能量来创造自己。而我们,也能利用玩耍所具有的创造力、专注力来不断激发本就属于我们的这种能量,从而将自己塑造成理想中的样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