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是四周陡峭、顶部较平的山。
蒙阴境内,沂蒙山中,有南北两座山崮,叫南北岱崮。两崮各高十几丈,相距约一千五百米。1943年11月,时值深秋,抗战史上壮丽的一页在这里翻开。
鲁中军区获得情报,鬼子纠集临沂、临朐、莱芜、蒙阴、沂水五县全部精锐和大批伪军,准备对鲁中根据地进行“扫荡”。岱崮地势险要,扼住敌人进犯大崮区的咽喉。军区首长决定以少数兵力,凭借岱崮的有利地形吸引敌人主力,迟滞其行动,主力转入外线寻机歼敌。
能否牢牢守住岱崮,成了粉碎敌人这次秋季扫荡的关键。重任落在了第二军分区十一团三营八连的肩上。
八连九十三战士接受任务后,就投入了紧张的战前准备。他们构筑了各种火器和单人阵地,挖好防空防炮洞,里面存有粮食,还放了好几口储水缸,特别储存了大量手榴弹和一公斤半重的大型手雷,以增强防卫力量。
团里专门派出运输组,向崮顶专门运送粮、水和木料等物资。13日战斗打响前,包括团政治处干事刘兴立在内的运输组七人,刚送完昨晚最后一批物资,还未得及下山,因此参加了此次战斗。
两崮间有道山梁相连,登崮的唯一一条路在南崮南面,这是在石壁缝中凿出的一条不足一脚宽的石阶,除此以外,皆为悬崖绝壁,悬崖之下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坡。石阶之上,有横跨在隙缝之上的山岩,岩上建有小小的瞭望楼,这里就是南门。这样一个咽喉要地,必将是日军进攻的重点。
八连六班在此扼守,全班共八个人,班长张善才,二十岁,共产党员,身材高大魁梧,打仗勇猛,头脑异常精明。八班在南门附近挖有一个防空洞,既可以休息又可以防炮放飞机炸。
这里有一个细节,不知道战士是出于什么想法,他们居然在洞里养了好几只鸡。这是储备粮食的一部分吗?但在激烈的战斗中,鸡吃起来太费事了。是想等鸡下蛋吗?枪声炮声会把鸡吓坏,它们哪还有下蛋的心思。也许仅仅就是为了好玩吧,都是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有好玩心并不奇怪。
13日早上,刚吃过早饭,东北方向的芦崮一带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过了一阵,枪声停下来了。副排长曹兴鲁从连部回来后告诉张善才,刚才是五班在芦崮伏击敌人,现在敌人已经占领了芦崮,这边的战斗很快就会打响,他命令张善才马上带全班进入工事。
刚过整11点,敌人出现在山前,约有四百多人。从四周直扑崮下的光崖,鬼子骑兵沿着斜坡撒欢似地跑。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脚下的斜坡将成为他们的葬身之地。
敌人向崮顶打了两炮,但崮崖顶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动静。他们大概以为上面没什么人,即使有也像国军一样被吓走了,把端着的枪斜背在身上,羊群似的涌向光崖。
岱崮早绷得像根巨大的雷管,就等一根火柴点燃。对于炮弹和敌人耀武扬威的举动,战士们都懒得理睬,手榴弹盖早掀开了,子弹找顶上了堂,枪口在随着敌人移动,标尺在跟着敌人缩短的距离调整,挽弓已成满势,只待刺破寂静的那一声命令。
八百米,七百米......敌人已进入一百米的范围,还没有下令开枪。张善才都有点沉不住气了,他真怀疑连长是否看到了敌人。敌人背上的刺刀和头上钢盔的闪光明晃晃扎眼睛了,距离已只有五六十米。
一声长哨破空而来,刹那间斜坡上交织起一片火网,手榴弹在敌群中轰轰炸响。敌人连还枪都不来及,就屁滚尿流地滚下去了。敌人一个机枪组冲到西南一个小山头想实施机枪掩护,机枪腿才放下,一束手榴弹就把机枪和三个射手炸翻了。
敌人无奈放出烟幕,掩护着败兵退入谷底,第一次进攻刚刚出手,就被八连一拳头砸退了。
眼看步兵讨不到便宜,敌人直接丢出了撒手锏。五架飞机跑来了,在崮顶上空盘旋,接着炸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倾泻而下,爆炸震天动地,南北岱崮被烟尘笼罩。但这也没什么可怕的,战士们都进了防空洞,从枪眼里盯着敌人。天上的飞机不嫌多事,就由他折腾吧。
六班战士刘贵祥说:“炸吧,炸吧,土炸松了明年好开荒。”逗得大家肚子都笑痛了。
轰炸机忙乎了大半天,直到太阳落山才讪讪飞走。敌人抬着十几具尸体退回了范家峪。累了一整天,抬回去这么重的收获,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满意。
此后连续四天,敌人都是这么一个节奏,炮弹轰、飞机炸,炮击间隙里步兵不时来进攻,被击退后,乱打一阵炮来出气,再跟着太阳的屁股,抬着沉甸甸的收获回去歇息。
有一天,张善才进防空洞的时候,看到一排副排长牛清奎握着刺刀在墙壁上不是刻条条,就是划圈圈,看着有点奇怪。过去一问,牛清奎说,这是在给鬼子签到呢,一个条条是打死一个鬼子兵,一个圈圈就是打死一个鬼子军官。
到了17日,岱崮周围所有的大村庄已被占领,敌人摆的阵势更大了。
黎明,成千的鬼子和五六百伪军,夹杂着炮兵、马队,把南北岱崮团团围住了。山坳里,敌人已设好了阵地,架好了大炮,还在阵地前铺上了两块红白布,他们又在召唤飞机了。
大约九点钟的时候,飞机轰炸一阵,敌人的进攻就开始了。南门已成为敌人势在必夺的目标。南门右侧的工事被摧毁了,六班一边射击冲到光崖前的敌人,一边在炮火里沉着地修复工事。
这天打到最后,有三十多个不要命的鬼子居然紧贴着南门下的石壁缝窜上来了。六班并不着急,由着这些鬼子像大号壁虎往上爬,然后突然开火。这些鬼子站在光崖上,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两手紧抓着一脚来宽的石壁缝发抖,就怕一翻身摔成肉酱。
刘贵祥看不过去,又说话了:“哎,这些鬼子是做了什么孽,要跑到这里来罚站呢?”
等到黄昏天色渐暗,这些鬼子才连滚带爬地逃下山去了。
敌人开始昼夜围困岱崮。白天大炮轰、飞机炸,晚上在四周点起一堆堆的篝火,像一只只血红的眼睛对岱崮虎视眈眈。而岱崮在黑夜里岿然不动。
不止是如此,部队还在向敌人出击。他们把地雷埋到山下,炸得敌人死伤累累。有一次,还炸坏了一门小炮和一挺机枪。
但连日作战与重重围困,崮上的情况也在逐渐变得困难。
部队最初常常用冷枪*伤敌人,后来冷枪被叫停,因为子弹不多了。水在这时候成了一个问题。虽有存水,但不断消耗下,水量已大为减少。从长时间作战的需要出发,这些水要尽量少用保存,因此必须想法另外取水。为此,每天晚上部队都派人下崮,用一个班的兵力掩护,到距敌人阵地五六十米的地方挑水。这样每人每天勉强可以喝上两碗水。
另一个问题就是冷。天气已经入冬了,夜间崮上寒风阵阵,战士们衣着单薄,握枪的手被冻得发僵。他们不能像敌人那样烧火取暖,只能靠活动身体和苦熬来度过漫漫长夜。
多日下来,敌人啃不动岱崮,又玩起了无耻的招数。
这天,张善才看见一个老乡模样的人爬上坡,认为是鬼子化装的便衣队。正准备开枪,那人颤抖着嗓子大喊,说自己是逼来送信的,不来就刀架脖子,那些人说了,要崮上的人下山,仗不用打了。这名老乡又求他们高高地打一枪,好让他回去。
曹兴鲁副排长来了,他要老乡带话回去,说山上住的是八路军,不是其他军队,这套吃不开,他们要上山尽管爬,八路军不嫌麻烦。
老乡走了,鬼子的花样还在继续。一连几天,他们强迫老人、小孩、妇女相继上山来喊话,还故意在夜里闪出一条路,不放哨,不打枪。
后来,鬼子直接上阵了,他们喊:“八路军,你的走,我们的也走。”汉奸叫得最欢,说什么下山可优待,每人十块钱。同志们对其一顿痛骂,这些家伙才闭上嘴。鬼子气坏了,又拼命地往山上打炮,但除了给他们泄点虚火,又能奈八路军何!
有一个人急眼了。鬼子三十二师团参谋长坐着汽车气冲冲从朱位赶到岱崮前线,把部队全换成自己的精锐,飞机增加到八架,还调来一门八个骡子拉的重炮和四十车炮弹。岱崮阻击战进入了一个更加残酷的阶段。
鬼子疯狂了,从23日开始,鬼子日夜轰炸,日夜进攻,直到深夜,才会暂停。
南北岱崮变成了一片火海,流霰弹的碎片凄厉地满山呼啸,燃烧弹在崮顶各个角落燃烧。碉堡炸翻了,盖沟炸塌了,崮顶上不再有明朗的天空,只有昏暗的烟雾,崖坡上看不见青石绿草,到处是焦土尘灰。同志们的血染遍了崮顶,但是这里只有愤怒,没有*,只有向敌人喷射的子弹,没有炸弹下的恐惧。
南崮南门是敌人飞机轰炸和炮击的主要目标,因此也是崮上最艰苦的地方。
石砌的瞭望楼已被炸成粉末,南门下的石蹬路也被炸烂了,流沙自崮上倾泻而下,把石蹬路变成了一条流沙的小溪。山崖上是无数白森森的弹窝,瞭望楼后面的交通壕已坍塌不堪,一脚踩下去,要灌半鞋沙。
团政治处干事刘兴立和冯化德连长来南门了解情况,看到张善才和几个战士正在南门旁边的地洞休息。这个地洞是从石壁上挖出来的,有些窄,墙壁上杠杆夹圈圈,一片连着一片。
张善才正向连长汇报,外面忽然响起哨音,敌人来了。张善才立即带着战士散到射击位置。冯连长和刘兴立也跟着奔向山崖。
刘兴立边上的是个眉毛很浓的战士。他用牙咬开手榴弹盖子,一连甩出去三颗手榴弹,几个鬼子被炸倒在地,一些躲进石缝,盲目地向上打枪。浓眉战士瞄着石缝里的鬼子,一个一个点名。
当他再次甩出手榴弹的时候,右手被鬼子击中,血流如注。刘兴立急着要给他包扎,这时爬到石缝梯道边的鬼子越来越多。手榴弹快打光了,连长和张善才都吹起短促的哨音,这是规定使用滚石的信号。浓眉战士连忙推开刘兴立,把几块大石奋力推下去。
石雨顺着梯道急滚而下,鬼子被砸得非死即伤,攻击被遏止了。
战斗远比刘兴立看到的要惨烈。一连三天,敌人对南门没有停止片刻的进攻。
他们在距光崖百米内的的地方挖掘工事,轻重机枪对准南门,轰击一次比一次要猛烈。李应斗同志绕过南门上的瞭望楼去监视敌人,一颗炮弹轰去了碉堡的一般,浓烈的硝烟熏坏了他的眼睛,他随着炸塌的石块,滚进壕沟。
李玉全同志立刻钻进炸毁的碉堡,接替他的位置,却被一颗炸弹击中,倒在学魄里。刘贵祥冲上去,抓起李玉全的步枪,又站在他的岗位,继续监视敌人。六班同志誓死捍卫者南门。正如曹兴鲁副排长高喊的:“南门是我们的,至死不能退缩,不能逃避!”
炮弹炸完,飞机又来了。张善才数得清清楚,足有八颗重磅炸弹连续倾泻而下,都落在南门附近。两侧的工事被毁了,连指挥所的防空洞炸塌了,连长、指导员和卫生员都被压在里面。张善才他们刚把人抱出来,敌人的排炮又打来了,
碎石弹片遮天蔽日,碾盘大的石头从光崖上崩裂落下。六班几名战士差点被埋在垮塌的工事里。曹兴鲁副排长和姜东秋从废墟里爬出来,赶紧来挖张善才,他半个身子连抢一起被埋垮下来的木材和沙石压住了,腰负了重伤。
姜东秋自己被震得口鼻流血,看见张善才这个样子,泪珠断线似地落下来。张善才硬着心肠责备他哭什么,有仇有火要朝山下打。小姜要背他进防空洞,背他拒绝了,他说敌人上来了,赶紧打敌人。
这时弹药已经不多了,为了发挥火药的最大威力,冯连长指示把一堆堆手榴弹的拉火线系在一根绳上,等手榴弹滚到光崖下敌群里再拉线。曹兴鲁连重磅地雷也是如此使用。但即便这样,弹药还是不敷使用。
敌人又从岱崮庄抬来了三四个大云梯,每个都有三四丈高。敌人从云梯爬上来,对付他们的主要就得靠大石头了。曹兴鲁和许洪彬一顿石头摔下去,砸得敌人头破腿折,纷纷滚落。敌人的云梯战术失败了。
崮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紧迫,与外界的联系完全中断了,南北两崮之间也已隔断联系。南门三丈高的悬崖,已被炸成了六十度的斜坡,缺口在一日一日扩大,防空洞里的伤员不断增加。张善才和伤员们躺在防空洞里,人人脸色铁青,嘴唇干裂,由于失血过多,都渴得慌,嘴角唾沫干巴巴地紧糊着,嗓子里干得冒火。水是他们现在最急需的,又是最难得到的。
敌人长时间的轰击,埋在地底下的锅震裂了,他们养的鸡震死了,摆在洞里的水缸更不用说了。有两口水缸命大得以幸存,但缸里掉进去半缸沙土,水成了泥浆,大家只好把表层的冰凌敲下来,含在嘴里解渴。
没有水,有粮食也做不了饭。只好用仅剩的一点渗了沙土的煎饼,蘸点盐充饥,但煎饼到了嗓子眼吞不下去。缺水,成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鬼子的手段也更加毒辣。
防空洞里的伤员正被焦渴折磨着,一股黄烟涌了进来,空气中像撒了一把胡椒面,大家被呛得眼泪哗哗直流。黄烟还在一阵一阵往里灌。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毒气”,大家才反应过来。鬼子的卑劣是大家都知道的,为此洞子里也早备了一些打算和肥皂。
大家赶紧用泥水浸湿毛巾,涂上肥皂,捂在鼻子上。有的同志动作稍慢,没来得及搞好,就晕过去了。大家把大蒜嚼烂,放在晕过去的同志嘴里,再轻轻活动他们的肢体,慢慢地他们苏醒过来了。
鬼子不止一次施放毒气。刘兴立一天早上刚站到洞口,一股浓烟带着恶臭迎面扑来,他一下子就被熏倒了,后来不知道是哪位同志,用尿水打湿毛巾捂住他口鼻,救下了他。
战斗打到第十四天,崮上到了最紧急的关头。水早没了,给养也没了,弹药只有几百发子弹和几十颗手榴弹了。
冯连长、李指导员和刘兴立商量,决定又刘兴立带两个同志突围,向团首长请示,看下一步如何行动。
事实上,早在刘兴立他们上崮的第二天,那时敌人尚未攻山,部队曾听到下面有过枪响。晚上,冯连长带下来检查,发现了二军分区派来的一个通信员和一个侦察员的遗体。其时,从那时起,岱崮就和上级失去联系了。
天黑不久,同志们都到崮边放石头,招引鬼子打枪。这么做的,不是要吸引敌人,恰恰相反,是为了麻痹敌人,为刘兴立他们突围做准备。此前同志们经常这么做,搅得鬼子一宿数惊,后来再丢石头,鬼子就什么反应也没有了。
刘兴立和通信员小殷、小宋,趁丢石头的空隙,攀着皮绳,从悬崖滑下,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潜伏下来。鬼子在山沟里点起了一堆堆的篝火,下半夜,巡逻的鬼子兵也累了,倒在火堆旁睡觉。刘兴立三人绕山沟,攀山崖,躲过一堆堆的鬼子,绕到岱崮西北,钻出了重围。
他们找到团政委陈宏。陈政委一听完汇报,立即带上队伍,带着给八连的水和粮食出发了。他们连夜设法上了山,把物资送到了部队。刘兴立则留在了团部。
27日夜,根据陈政委带来的指示,胜利完成阻击任务的八连决定全部突围。
他们安葬好烈士的遗骨,仅有的水缸和锅碗水罐都捣毁了,粮食都扬下山,一粒也不给鬼子留。但也不是什么东西都不给,破枪和破刺刀是可以的,后面拉上火线连上地雷,大大方方摆在光崖边上让鬼子拿。
夜十二点,敌人前半夜的进攻结束了。天空漆黑,下着蒙蒙小雨。
突围行动开始了,大家紧束了行装,斜背着大枪,神情坚毅。没有沉痛,没有悲伤,只有那股复仇之火,继续在胸膛燃烧。
六班班副许洪彬和几个战士留下,在三面掀动石头打手榴弹惊扰敌人,掩护突围。
一个小组先顺着悬崖上的皮绳滑下去,再由他们把随后下来的重伤员一个个送下山。其后就是连队主力。
他们屏住呼吸,忘记了疲乏和劳累,从敌人的火线空隙中钻出,爬过敌人的炮兵阵地,又穿过几道敌人的步兵宿营线,最后越过丢满敌人尸体的山坡,胜利冲出四五里路的所有包围圈。
刘兴立在团部见到了光荣归来的战友们,冯连长头部负伤,鲜血渗透了绷带;李指导员人更瘦了,身形更显修长;张善才腰部重伤,棉衣被炸得稀烂。但他们脸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脸上的笑容,像向日葵一样灿烂......
这一支坚韧的人民武装,他们抗击了鬼子三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空军中队和一个伪军团,时间长达整整15天,歼敌300余人,自己才伤亡2人,负伤7人。这不能不说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值得用这世上最壮美的词语来赞美!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