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受害者变施暴方,只为闪光灯下的关注

《犯罪心理》:受害者变施暴方,只为闪光灯下的关注

首页冒险解谜犯罪心理更新时间:2024-07-30

坚持写作打卡100天,今天是第50天,终于旅程过半

《犯罪心理》有一集,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因为希望获得关注而*人的故事。

迈阿密接连发生四起枪击事件,受害人具有很典型的特征,黑长发、褐色皮肤,被一把A.44手枪近距离射击而死,死后都会被嫌疑人在耳朵后侧的头发上夹一个十分常见的小发卡。

媒体对连环*人案蜂拥而至,第三频道似乎总是快人一步,第一时间对案件进行报道,还能够向公众告知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消息。为了能够夺人眼球,第三频道的新闻主管还为这个连环*人事件起名为“霓虹之怖”。

随着FBI的调查深入,发现了这个嫌疑人幼年曾目睹自己的保姆被一把A.44的手枪枪击而亡。

当年,保姆开车带着他去给宠物猫看兽医,保姆死的时候他就坐在汽车的后排座位,没有受伤、但是被吓坏了,有一整年无法说话,直到当时还是初出茅庐的新闻主管去采访他。当他看到镜头中的自己,就像是一场游戏,也让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如此重要。

正如剧中Emily所说“对于同一件事情,人们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彻底逃避,而有的则会执迷沉沦”。

对嫌疑人来说,可以说那次“伤害”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但是随着他的父母双亲离世,全世界就只剩下那个新闻主管记得住当年的事了。

在他看来,他和新闻主管都是保姆枪击事件的受益者,他获得了人生的巅峰时刻,而新闻主管也因为那个报道频频获奖。所以,他选择再次合作,模仿当年保姆被枪击的案件,并把案发现场的视频寄给新闻主管,希望她能够回想起20年前发生的事。

尽管一开始,新闻主管拒绝向FBI透露视频来源,随着案件的发展,*人犯再次犯案时车内同样有一个孩子,主管立刻与FBI取得联系。而嫌疑人也因为主管没有报道这个事件而感到了背叛,于是愤怒地他冲到了新闻频道的办公室,试图直播*害新闻主管。

他选择现场直播,认为全世界都将看到这一幕,这样所有人都不会忘记他。

FBI的技术人员切断了他的直播信号,并对他说将会为他在黄金时段安排一场1V1的采访,这样人们就会讨论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他。受到了能够被采访的诱惑,他选择了投降,新闻主管得以解救。

故事的最后,FBI的警探与新闻主管的对话,更令人毛骨悚然。

“我总想知道被害人在受迫害那一刻的心情,一定是很恐惧的。”新闻主管说到。

“现在你体验过了。”

“不过那感觉不是恐惧,而是兴奋。”

“他差点*了你。”

“但是他没有,还有这个。”新闻主管看着门外焦急等待着采访她的媒体们兴奋地说,“我对他充满感激,再次见到他,请你替我道谢,可以么?”

于是新闻主管走出门,走到聚光灯下,享受着媒体对她的采访。


本质上来说,新闻主管和那个嫌疑人都是一个类型的人,都是为了赢得关注,让自己能够被世界看到,只不过嫌疑人采取的手段更偏激,甚至到最后这种畸形寻求快感的心理,让他竟然选择直播*人过程。

故事里的嫌疑人无疑是偏执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发生不少类似于新闻主管那样追求曝光度,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

就像在头条上发布文章,就十分期待被阅读、被点赞、被评论、被转发,甚至只要打开手机,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的阅读量有没有增加一二。当然,还有朋友圈的自拍、抖音小视频等等,都是在向世界销售自己,有不少人沉迷于此,忘记了分享的初衷,只是纠结于点赞量、粉丝量,渐渐迷失了自己。

我们为什么会不厌其烦地向这个世界贩卖自己来获得关注和认可呢?又为什么不计其数的人沉迷于这种莫名其妙、难以言说的快感,而让自己迷失呢?

我想,最基层的原因在于对自我的不认可,需要通过他人的认可来消除自我怀疑,实现自我认同。也就是形成了一个“推销自己-他人认可-自我认同”的路径。

虽然我们作为社会人,无可避免地要被周围人的评价所影响,但是最终,还是应当从内心最先做到接纳自己、肯定自己,而不是需要通过别人认可才能接纳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外界的评价而左右,也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丧失自己的本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