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激情驱使的人类

受激情驱使的人类

首页冒险解谜鲁莽追逐更新时间:2024-09-25

写进我们人类基因中的重要功能之一,繁衍,让我们雄性在看到心动的女性时,会有想靠近她、引诱她、独占她的冲动。这种冲动让雄性变得兴奋、大度、勇敢、自信。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看见心动的异性时,声音会特别洪亮,做事也特别大胆。这种本能吸引我们去为之献身:我们会献出财富、力量,甚至生命。

追逐异性的过程,大同小异。但为什么大部分人并不会鲁莽地去追逐某个刚认识的女性呢?这并不是这些雄性胆怯,而是心底有写进我们潜意识的恐惧。有一位研究学者说,在古老的部落里,一般年轻漂亮的女性,属于酋长或是部落首领。因此,当一个雄性看到让他兴奋的异性时,他并不敢贸然行事,因为这位漂亮的异性,很有可能是酋长或是首领的女人。如果贸然去引诱,很有可能给自己带来*身之祸。因此,这位雄性会先调查了解,视具体情况,才会采取行动。

有一位学者研究分析为什么曹操喜欢寡妇。这位学者解释说,因为在魏晋时期,那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平常人家的女子,很少有漂亮的。这个符合二八定律。也就是漂亮的占20%,一般的占80%。非常漂亮的,估计占20%中的20%。出生在平民家庭的女子,即使再漂亮,因为生活水平低下,加之长年劳作,风吹日晒,一方面体型消瘦,另一方面,过早衰老。那些贵族的妇人则不同,她们从小养尊处优,衣食不愁,身体养得很好。而如果又是达官贵人的妻妾,则肯定是姿色不菲。因此,这些寡妇就成了曹操的首选。另外,这些贵族寡妇生下的儿子,一般聪明、大方、勇敢,教养有方,收了寡妇,就多了很多的干儿子,省了生育和养育成本。

这种解释虽然很难用切实的证据来论证,但听上去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那些漂亮的女性,很有可能是有权有势者的妻妾,因此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更不能引诱其失身。贵族妇人虽然魅力极大,但危险性也不言而喻,大概率,这些引诱者会有失去性命的风险。

有一部分人——极少部分人,会不顾性命去顺从激情的驱使。也有的是暂时没有想太多,或者不知情,就做了那样的事,最后丧失了性命。但大部分人的记忆中都会有这么一个共识:漂亮的异性,很有可能是有权有势者的女人,碰不得。

这就要说到激情的驱使和控制了。经过漫长的演化,我们的激情总体上被很好地控制住了。因为激情没有方向,如果不受理性、道德、法律法规、社会习俗、家规族规的制约,则会造成混乱。总体上,各种规则、道德和法律法规、社会习俗,经过演化之后,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

如果回到很早的时候,比如元朝,那时候汉族女性的初夜权属于蒙古贵族和官员。似乎英格兰地区,也有这样的习俗,平民女子的初夜权,属于贵族——这个未经详细的考证,并不准确。留在这里,是想说明,中外都有过这样的习俗。

由此可以推论:最初的习俗和规则,是为了上层的利益。经过历史的演化之后,越来越符合大众的利益。这是历史的进步。

我们的大脑中被设定有求偶的模块、保护配偶的模块,在男女之事上,经常因为求偶和保护配偶的冲动,引发斗殴和*人事件。因此,雄性虽然会在有好感的异性面前有求偶的冲动,但一般人不会鲁莽行事。因为另一个男人的嫉妒和保护欲,会对他造成生命威胁。社会规范和习俗,是为了保持平衡,保护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如此一来,我们人性中的冲动就被大大地抑制了。我们不得不抑制,是为了共同的利益,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考虑。

求偶本能只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另外,我们还有攻击性。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能用这种攻击性来伤害他人。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文明的新纪元,不再是元朝那样的*戮时代。我们不能在没有正当和合法的理由之下,随便攻击他人。

求偶冲动仍然在,但不能乱求偶;攻击性也还在,但不能随便攻击人。这是文明时代必须克制的自由。那怎么办?我们如何释放求偶冲动和攻击性呢?

现代的求偶和伴侣行为仍然多样化,难以统一。每个人仍然承受潜在的危险,每个人都在等待机会。有一种办法叫做升华和移情,就是将感情(求偶的冲动)转化为艺术作品。

在这方面,德国的大作家歌德做了很好的表率。歌德年轻时爱上了一位有婚约的小姐。表白失败后,歌德很痛苦。为了摆脱这种痛苦,他写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老年的歌德(74岁),又爱上了一位年轻的姑娘(19岁),苦恼中,写下了玛丽安娜组诗。

据说,高更看了梵高的画之后,认为梵高性压抑到了极点,建议梵高去妓院。高更认为梵高的画无非是性压抑得不到释放之后,在画布上释放张力的结果。这个说法是从一本写梵高与高更相交的传记中看来的。

爱尔兰诗人叶芝,长年追求茅德-冈小姐,多次求婚不成,写下了许多诗歌。其中,《当你老了》最为知名。这又是一个求偶不得,转而移情和升华为艺术的例子。

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迷恋一个比他大八岁的女人。尽管这段关系在外人看来不正常,但达利对此痴心不改。这个女人让达利找到了求偶冲动和艺术创作的平衡。相比于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交配冲动,在达利那里并不是那么重要。他的冲动主要献给了艺术创作。

讲完了求偶冲动,再讲攻击性。我认为攻击性是最被忽视和误解的重要驱动力。外化的攻击性,表现为冒险精神和对未知的探索。在体育竞技上,也能很好地呈现。由于竞技体育有年限的要求,比如,篮球运动员和拳击手、马拉松选手,一般都在四十岁左右选择退役,橄榄球运动员则退役更早。因此,竞技体育对于释放攻击性,总体上只适合少数年轻人。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则可以持续终生。再撇开年龄和身体因素的限制,则是冒险和探索未知了。

比如说,数学家张益唐,接近六十岁了,还在做数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是少有的现象。毕加索、黄永玉这样的大艺术家,则一直在绘画上做探索,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

我们的教育,使得我们的攻击性被压抑了,变成了攻击自己的力量。这是相当遗憾的事。看看我们的学生的日常生活:早起,做广播体操或跑1500米或3000米,晨读;上课;晚餐;晚自习。这样的生活作息,完全忽视了攻击性的释放。在思想上,我们也提倡和刻意培养听话守规矩的孩子。我们不得不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来获得内心的宁静。这种磨灭了攻击性(创造力、生命活力)的做法,影响深远,后果很严重,让大部分孩子在成年后显得沉闷无趣,缺乏生命力。

责骂会使人变笨。不断地说一个人“你好笨,你真的很笨”,他就会真的变笨。挨骂者首先会大脑僵持,不运转了;其次,他会自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很笨;每当有什么事不顺利时,他就告诉自己,对啊,他们说得对,你看,我就是太笨了;最后,长时间的外部评价和自我暗示,会真的使他变笨。

让一个人变笨,有什么目的呢?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笨,他就认为自己不配拥有什么,他就会理所当然遏制自己的攻击性,表现乖巧、守规矩、照章办事、背书照本宣科的形象。这正是某一些人希望看到的。因为这样的年轻人好管理,好使用。但这是牺牲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活力为代价的,代价太大。

我想说的是,我们要改变这种做法了。人性中的攻击性确实要防,但不是压制和否定,而是要找到合适的渠道释放。将攻击性引导到竞技体育上,引导到探索未知和冒险上,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当冠军,但在体育活动中,每天进步一点点,以自我超越为目标,是非常好的鼓励和肯定释放攻击性的好办法。这能促进青年身心的健康发育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而冒险精神和探索未知的勇气,则能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这正是我们一直呼唤,却没有看到的前景。

行文自此,我且从自身出发,利用体育锻炼这个办法,将自己训练成这样的人罢。不做坐在家中浮想联翩,想象各种可能的困难和挫折的妄想者。做一个有探索和冒险精神的行动者,一个实干家。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