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
良渚古城遗址中发现的猪骨骼数量最多,达到可鉴定骨骼数量的70%以上。
在良渚古城遗址里出土的哺乳动物骨骼中,猪骨约占80%,但这并不能成为考古学家推断“良渚人爱吃猪肉”的直接证据,还需进一步研究。
最终发现,猪下颌骨上有齿列扭曲的现象,这是因为猪被人类饲养后,下颌骨退化变短了,牙齿也随之“长歪”了。
同时,还观察到有的猪得了“线性牙釉质发育不全”的牙病,这是哺乳动物在成长期因为生理紧张造成的,这也与人类的干预有很大关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可以判断良渚人当时已在饲养家猪。
良渚古城遗址中发现的猪骨骼数量最多,达到可鉴定骨骼数量的70%以上。(这些猪骨大多数为食用后的弃骨,猪龄在数月至1年之间,属于驯化的猪--家猪)。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始建于公元前3300年。
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古城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