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绿水间跨越千年——青海探索生态脱贫之路报告

在青山绿水间跨越千年——青海探索生态脱贫之路报告

首页冒险解谜人生目标日村大冒险更新时间:2024-07-11

平均海拔4058米,高寒缺氧,发展滞后,脱贫攻坚“拔穷根”,在这里注定是“硬仗中的硬仗”;三江之源,生态脆弱,守护“中华水塔”任重道远,因地制宜“换穷业”,在这里更是巨大挑战。

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并重,集中力量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冲锋,截至2018年底,青海藏区19个县实现了脱贫摘帽,6.8万户23.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4.2%。

经历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洗礼,三江源头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生产方式一步跨越了千年,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生活之变:聚焦民生,千家万户换新颜

金黄色的黑青稞田和绿茵茵的草场,在澜沧江源扎阿曲两岸交错分布;一条条通村公路像银色丝带,从主干县道一直延伸到河谷农田和山间牧场……

走进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觉拉乡尕少村,仿佛置身色彩艳丽的油画之中。但以前,村里的群众虽看得见迷人的风景,却总摆脱不了穷困的生活。

穷在出行难、发展产业难,困在吃水难、用电难。2015年精准识别时,全村251户中,有123户被确认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以前最怕儿子癫痫病发作。道路坑洼不平,每次带儿子出山看病,要吃不少苦。”村民索措说,现在硬化路通到每家每户门口,不仅出去看病方便,打谷收草也不用人背了;家家户户打机井,再也不用到远处的河里去挑水,一插电就能喝到甘甜的地下水。

尕少村扶贫第一*麻成学告诉记者,脱贫攻坚以来,各级政府部门聚合力量帮扶,基础设施的“补短板”项目接连不断。近两年,村里水、电、路等困难一一得到解决。

“日哇达”“日哇达”,记者走访中,村民拉才多连连复述着这句话。通过翻译,得知意为“有希望”。

希望在,美好生活就不会远!

海南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民间传统工艺类专业实训室,投影仪上正在播放唐卡绘制教学片。来自共和县恰卜恰镇东巴乡乙浪堂村18岁的万德扎西,一边观看,一边仔细地为唐卡染色。

“完成这幅作品大概要40天,市场价能卖到5000元左右。”万德扎西告诉记者,他的学长、学姐毕业后,有的进了企业,有的自主创业开办了唐卡公司,每月收入在4000元到7000元不等。“等我毕业了,也得凭自己的手艺让家里生活好起来。”他说。

“现在农牧民群众的观念变了,他们选择把孩子送到学校,而不是早早就去种地、放牛羊。”海南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专职副*薛大利介绍,学校90%的学生来自农牧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379人。

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

近年,立足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织密“保障网”,青海藏区有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了低保兜底,贫困地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2%。祖祖辈辈靠农牧业生活的村民,享受到现代化发展红利。

“小病扛、大病拖”,这是过去牧区贫困群众的健康卫生状况。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村的日多和拉毛吉老两口就是这样的典型贫困户。

日多患有肠梗阻,拉毛吉患有甲亢、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常年卧床不起。家里仅有15只羊的收入,不够买药吃。不久前,日多在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做了肠梗阻手术,拉毛吉的慢性病也得到治疗。

“花了近2万块钱,自己掏了不到1000元。”日多说,健康扶贫让老两口感觉很有保障。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介绍,通过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教育扶贫、医疗保障等十个行业扶贫专项行动,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短板。近年来,青海藏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贫困群众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牧民平均水平,“两不愁”目标总体实现。

发展之变:精准攻坚破解高原“美丽贫困”

54岁的代存忠,脸上写满沧桑,但说起话来嗓门洪亮:“原来穷,为啥呢?因为除了打点零工,没收入啊!”代存忠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安康村的贫困户。

以前的安康村,生活并不安康。代存忠和妻子在砖厂打工,日子勉强过得去,但2014年妻子得了大病需要照顾,加上两个女儿上学,生活快要过不下去了。

脱贫攻坚给这家人带来了转机:2017年,代存忠利用精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承包10亩地种起了藜麦,第一年净赚1万多元。

“政府给贷款,村里联系藜麦加工企业,既提供技术又负责收购,只要好好干,还愁不脱贫?”尝到了甜头的代存忠,如今通过扩大承包土地面积,把自家藜麦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亩。

船的力量在帆上,脱贫的力量在发展思路。

这片令人向往的土地,雪山绵延、冰川纵横,草原广阔、湖泊密布,但“高颜值”的背后是脱贫攻坚的无比艰辛。

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光伏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一套套“补齐”“创新”的脱贫组合拳打出,很多“老大难”问题正逐渐破解。

“青海脱贫攻坚的重点在深度。”马丰胜说,以传统畜牧业和高寒农业为主的农牧区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粗放、生产效益低下,农牧民增收难是深度贫困区的“难中之难”。

找到病根,对症下药:按照藏区人均6400元标准,实现21.56万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人口产业扶持资金全覆盖;按照每村50万元标准,藏区658个贫困村实现了互助资金全覆盖;投入资金7.15亿元,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藏区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在1623个行政村全覆盖……

贫困堡垒的攻坚之地,产业扶贫“组合拳”虎虎生风、愈战愈勇,牧区生产方式正发生着革命性变化。

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是纯牧业村。过去,“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放牧方式导致草场植被逐年退化,草畜矛盾、牧民群众增收难问题日益突出。

以草场和牲畜折价入股,拉格日村组建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推广良种繁育,科学高效养殖,给牛羊佩戴有机耳标,记录牛羊出生信息、疾病史、食用饲料等关键信息,如今,拉格日合作社实现了养殖环节的全程可追溯,在青藏高原延续了上千年的一家一户的放牧方式在这里画上了句号。

“泽库县64个行政村,已有36个复制推行了‘拉格日模式’。”泽库县县长更智才让介绍,2018年,全县实现了3473户14032人脱贫减贫。

生态之变:为世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沈家湾村,记者迎面碰到三位拿着垃圾袋和日记本的村民。显然,他们刚下山归来。

村民拜占芳告诉记者,她是政府聘任的林业生态管护员,每天要去村子周边的林地巡查,主要任务是森林防火、环境保洁、禁伐禁牧等,完成绩效考核后,每年可获得1.5万元以上的收入。

打开她的巡护日志,有日期、天气、地区、有无异常情况等多个项目的详细记录,图文并茂、信息清晰。

“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也在外读书。公公今年75岁,腿脚不便,离不开人照顾。”拜占芳说,国家的好政策让我在家门口有了稳定收入,再加上家人努力,全家在2016年底已实现脱贫。

青海,是三江之源,有祁连山国家公园和三江源国家公园;这里是世界四大净土区之一,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及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生态,青海九成以上的国土面积被列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

这是一个实现民族地区历史性跨越的系统工程。

设立农牧民生态管护岗位,在推动生态保护的同时,让公益岗位日渐成为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重要抓手,进而形成了一条以生态保护助力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促进生态保护的“生态脱贫”之路。

牧民麦措的家原本在治多县索加乡莫曲村。退牧还草实施后,村里298户村民陆续搬到县城居住。2017年以来,当地政府对搬迁到县城的牧民进行了汽车驾驶、汽车维修、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技能培训。现在,麦措除了从事生态管护员工作外,还在县城一家糌粑加工车间上班。

“虽然丈夫卧病在家,但政府解决了就业,我一个人也可以维持全家的生活。”麦措说。

回望来路,生态扶贫既扶了贫,也改善了生态。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统计数据显示,青海累计设置生态公益性管护岗位12.6万个,安排贫困户4.99万人,户均年增收达2.16万元。全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据青海省生态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青海向下游输送水量820.57亿立方米,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向好尤为明显,2014年至2018年草原植被盖度提高约两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由4.8%提高到7.43%,水域占比由4.89%增加到5.7%。

前瞻未来,生态扶贫培育出的生态旅游产业,已成为青海藏区的绿色产业、开放支点和富民方向。截至目前,青海藏区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引导资金2.65亿元,实施乡村旅游项目98个,惠及贫困农(牧)户9121户3.16万人。

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价值更大。青海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仍将不断为世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方案。

文字记者:薛颖 陈凯 骆晓飞 邹乐

参与记者:黄玥 李超 李亚光 央秀达珍 王金金

新媒体编辑:孟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