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其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乃是重点所在。很多人主观上认为,“道生一”就是“道”生成第一个物质,第一个物质其后又生成其他物质(也就是 “二”),“二”再生成更多的物质(也就是“三”)。依次类推,最终的结果就是“三生万物”。
上述中的“三”是一个概数,并没有明确的意指。显然,这样去理解《道德经》是不对门道的。其实,理解《道德经》要结合《易经》,这样才能在“理”上明了。
《易经》是中华文明之中最早的经典,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所在。其后百家争鸣的诸多经典,无不汲取了《易经》的智慧。包括《道德经》也是如此。故此《易经》被尊为“群经之首”。
《易经》之中出现最多的正是“三”这个数字(有10次以上),其意旨正是暗含“三生万物”。为什么这样说呢?在《易经》中,“一”是指“无极”,由“一”派生出“二”,“二”是指阴阳。在阴阳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交合”的条件,就形成了“三”。因此,所谓的“三”,是指阴、阳、交合这三个条件所形成的阴阳交合的状态。正是阴阳的交合变化,才派生出森罗万象的物质世界。
因此,《道德经》中的“三”,是有其特定意义的,其根本是基于《易经》的无极、阴阳理论。“三”不是指一个概数,不是老子心血来潮说出来的,“三”具有极其深刻的哲学内涵。
我们再回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将明白道只能生一,进而一只能生二,二只能生三。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只能这样讲,没有其他的说法。这句话揭示了道生万物的根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故而你不能说“道生二”,也不能将“三生万物”改为“三生四,四生万物”,诸如此类都是不正确的。
我们古圣贤的智慧是伟大的,深入诸经,将发现诸经的博大精深。其博大精深在于将理和法说得极其透彻,增一字不可,减一字亦不可。只能原封不动的保留,才能全面涵盖某种意旨。
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