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密室,不得不提的是它的社交功能,而社交功能中年轻人最关注的自然是其中的异性社交功能。结束了一周的忙碌,你约上你的同学,我约上我的同事,一起来一局紧张刺激的密室逃脱,在吊桥效应的作用下,迅速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实在是牵线搭桥、保媒拉纤的不二之选。但是,密室天生自带的恐怖属性却让不少女性玩家望而却步。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许多经营者在自己的主打密室产品外,配置了一些完全不含恐怖元素的密室供不同需求的客户进行选择。正巧,本周笔者带领的密室小队中有几位女性玩家要求“不能有一丁点恐怖”,于是便有了这篇《秘境历险记》密室测评。
位置:★★★★★
《秘境历险记》是K-SPACE密室逃脱(小寨店)的主题之一,该店位于长安街金莎国际7楼。根据ASR密室评价体系,小寨商圈交通便利,周边商业餐饮娱乐一应俱全,对于密室产业来说属于绝对的黄金地段。而K-SPACE密室逃脱所在的金莎国际距离小寨地铁口仅530m,从金莎美食城侧乘电梯至7楼即可,十分好找。
价格:★★★☆
K-SPACE密室逃脱(小寨店)目前在售的有5款密室产品,时长均为1小时,标价为79元,该价格在西安市场处于平均水平。但当我们表示预约的是《秘境历险记》这款产品时,店家细心地提醒我们该产品在其他app上有团购,售价49元。(当时笔者完全沉浸在店员人真好的内心震撼中,完全没想到在这里就已经埋下本次带队悲剧最早的伏笔了。)
剧情:★★★
剧情是密室游戏的画龙点睛之笔。精巧的谜题、精妙的机关或许会让人一时沉浸其中、大呼过瘾,但只有优秀的剧情才能让玩家感到什么叫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初入《秘境历险记》的世界,总觉得不过是一个童话故事罢了,探险队一路上与可爱的NPC友好互动。但就在笔者几乎认定这是一款亲子向的密室产品时,突然就被剧情发展啪啪啪的打脸,本着不剧透的原则此处就不展开了。说实话,这种剧情发展笔者是非常欣赏的,但是由于后面将要详述的种种机关设计及服务问题,导致后期核心剧情让玩家基本没机会了解,只能靠脑补。此外后期的密室内容过少,也很难支撑起核心剧情的转与合,使玩家几乎是在不明所以的状态下就匆匆结束了游戏旅程。
服务:★
由于周末顾客较多,到达时店员询问了预约项目及是否人齐后就忙自己的去了,没有建议我们先玩桌游或者店内的街机。游戏之前有讲解故事背景,游戏过程中最后一关时,遇到了卡关现象,店员通过对讲机解释不清,最后只能进入密室现场讲解。考虑到最后一关的谜题设计过于生涩且缺乏线索,不能全部由店员背锅,但笔者始终认为店员进入密室帮顾客解密是密室逃脱的大忌,将完全破坏玩家的代入感,是绝对的减分项。此外,游戏中有一处灯光将一段文字投射在地面上,由于聚焦原因,看不清楚,笔者在求助后,得到的解释是这段文字只与剧情有关,而与线索无关。大概在店员心里觉得剧情什么的无关紧要吧。
机关:★
《秘境历险记》的机关设计较为简单,基本上停留在第二代密室的水平,大部分是做算术->输密码->开门这种方式,很容易让玩家感觉单调与重复。谜题设计方面前期难度较低,像是做了半个小时的初中数学题,而最后一关的难度又突然拔高,有种从新手村出来就直接打boss的迷茫。机关性能方面更加差强人意,出现了几次在A房间触发机关,却在B房间出现提示语音的情况。此外,上面提到的最后一关时出现的文字介绍投影不清的问题也十分影响玩家体验。
布景:★
密室前期的布景还算中规中矩,比较贴合剧情的童话氛围。但是必须吐槽K-SPACE密室的隔音效果之差,这边花仙子正在说提示,突然就被隔壁《血祭封印》的魔性笑声完全压制,简直让人分分钟出戏。更加致命的问题在于前面提到的剧情反转后的布景处理。按照剧情的崩坏程度,最后一关游戏环境应该和前期形成鲜明对比,才能让玩家全方位的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变!密室最后一关竟然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房间,依然是鸟语花香,依然是绿柳成荫,甚至连个背景音的没有加。这大概是我见过最草率的boss关了。
氛围:★★
作为K-SPACE比较边缘的一款密室游戏,《秘境历险记》氛围营造同样让人感觉不够用心。一方面是布景及登场人物的卡哇伊童话风格,一方面是现在密室通用的漆黑的房间和阴暗的灯光,让玩家时刻被一种强烈违和感包围着,完全无法进入剧情。店员还贴心的给队伍配备了一个手电筒,大概是在提醒玩家这是个夜里的童话世界吧。与其如此,不如大大方方把灯打开,在后期剧情反转后再把灯光调暗,并且通过背景音乐全方位提升玩家的紧张感。
恐怖指数:
没啥好说的,本来的就是奔着完全不带恐怖元素的牌子去的。
总结:
要给一个总体评价的话,笔者认为K-SPACE的《秘境历险记》是一款剧情还算优秀,但其余各方面设计均不够用心的密室产品。价格方面的折扣,一方面说明店家明确了解这款密室的诸多缺陷,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应出非恐怖类密室在密室行业内的边缘化地位。或许在经营者眼中,女性玩家或者未成年玩家自然比不上硬核玩家的忠诚度高,不值得花太多的时间去研究与讨好。但正是由于这样的傲慢与偏见,使得非恐怖类密室长期保持着设计落后与机关低质量的状态,从而将一批又一批的潜在消费者挡在密室之外。最后,笔者以为忽略了社交属性,再好的密室不过是一款设计精美的单机游戏。而只注重硬核玩家需求、选择性忽视潜在玩家的游戏体验,长此以往,密室行业恐怕将再次走上圈子越来越小、顾客越来越少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