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小舍得》,不妨问下这7个可以涵盖所有亲子困境的问题

看完《小舍得》,不妨问下这7个可以涵盖所有亲子困境的问题

首页冒险解谜逃离冰淇淋店更新时间:2024-05-11

随着《小舍得》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国产生活剧里最常见的“原生家庭”和妈妈们的“望子成龙”再次被推到话题的风口上。

追剧时发条弹幕很容易,但认清“教育军备竞赛”的本质,平衡管教孩子与满足孩子需求这两者的关系却并不是人人都能轻松应对。

书评君近来从《理解孩子的语言》这本书里,看到了作者提炼的7个几乎可以涵盖所有亲子困境的问题。如果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可以用这7个问题多问问自己,或许许多事情就不会走向更糟糕。

以下内容出自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家教书《理解孩子的语言》,经出版社授权刊发,内容有删减。

原作者 | [法]伊莎贝拉·费利奥沙

摘编 | 申婵

《理解孩子的语言》,[法]伊莎贝拉·费利奥沙 著,黄君艳 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3月

01

他有过什么经历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幻想和自己的精神追求。父母面对一个孩子——一个犹如花瓣般柔弱敏感的孩子——和他那无穷无尽的情感需求时,有可能黔驴技穷。

孩子的大脑还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他还未拥有强有力的精神武器来控制自己。因为太小,他并不知道怎样假设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不懂得如何进行逻辑推理;不知道怎样从自己的想法中抽离。他会停留在当时境况中,按照自己的逻辑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一意孤行。孩子的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为“前逻辑思维”。

孩子不懂得对事情进行全盘的综合考虑,也不知道要将事情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他不会深思熟虑,一旦有了情绪反应,就会立即受到情绪控制而无法逃脱。他很容易受到情感问题的干扰,所以需要我们成年人来帮助他找到出路。

从另一方面来说,孩子倾向于赋予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一定的意义,这是天性使然。他会利用身边一切可用的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整合和诠释自己所感知的一切,其依据就是自己拥有的那一点点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残缺不全甚至是扭曲变形的。因此在父母看来,孩子的情绪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世界。我们要小心,不要对他的举动妄下结论。首先,我们需要倾听他的心声。我们要努力弄清楚他经历了什么,他如何建立物体之间的联系,我们要明白他的感受,了解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孩子害怕蜗牛?蜗牛在他心里是否代表了其他什么东西?

我的一位客户索菲在一次培训课程中学会了倾听孩子心声的方法,后来向我转述了她和小儿子艾蒂安的一次交流。

艾蒂安手中的气球爆炸了,于是他大哭起来。索菲根据自己所学的方法,没有立即安慰他,说诸如“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再给你买一个”之类的话,而是弯下腰来问他:“你觉得,这个气球是什么?”

艾蒂安万分惊讶,抬头望着索菲,哭着说出了心里话:“都没有了!爷爷上个星期去世了。”

我们成年人会认为,破了一个气球不至于这么伤心!我们会尽力淡化事情的严重性,对它轻描淡写,就像我们常常做的那样,根本不做更多思考。索菲差点儿与如此巨大的悲痛擦肩而过。

当然,并不是所有孩子在气球爆炸后哭泣的原因都是不久前爷爷去世了。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去探求深层次的原因。父母看到的只是一个气球,想到的只是这个气球不值几个钱。可是,孩子手中的气球突然爆炸了,剩下的只是手里捏着的一小块橡胶皮!这种变化足以让孩子目瞪口呆!这种变化还会让孩子认为是自己用力过猛造成的,并且可能会让他产生一种罪恶感,尤其当父母还加上“你看看,我不是跟你说了要小心嘛!”之类的话时。

我们虽然猜不出孩子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但可以做到不忽视孩子的感受。要知道,我们错过的任何一个觉得无关紧要的细节,在孩子的眼里都可能重要无比。

要让他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机会通过哭泣、喊叫、颤抖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情感,而不是想着让他安静下来。哭泣、喊叫、颤抖都是表达痛苦、缓解压力和重新获得内在力量的方式,这样我们才有机会知道他真正的想法。

02

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在那些父母称为“无理取闹”的行为背后,有孩子奇怪的、不得体的、极端的或者仅仅是与平常不一样的行为,隐藏着我们应该仔细观察的情绪。我们要设法明白他的需求,因为他一定在传达着某种信息。

如果孩子不愿意上学,一定有原因。也许是因为他的某位同学不理他了,也许是因为他害怕老师要他交作业,也许是因为他不想穿着那条滑稽的运动短裤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也许是因为他听不懂老师讲课,或者很简单,他厌烦上学了……他需要你,需要你的倾听和关注他的情感。

任何看似夸张的行为(尤其是当它经常发生时)都可能具有攻击性或者极端消极,也可能表现为对母亲非常依恋,过度嫉妒别人、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者经常与父母对着干……所有这些都是有原因的——要么是因为孩子的某种情绪没有得到释放,要么是因为孩子的某种需求被掩盖了。

不要问一个孩子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到底是“为什么”,因为他往往不知道原因,他的某些行为的深层动机极有可能是无意识的。如果你非要问他为什么,那么他可能会认为自己必须为此找到一个答案,于是给你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答案。但这个答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真实的。

父母随随便便地把孩子的哭喊定义为“无理取闹”或“演戏”,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解读孩子哭喊的行为。父母认为“他总是在这个时候哭闹”“他就是这样,真不懂事”等,这些处理方式都会让孩子关上自己的心扉。

反复发作的耳炎、湿疹、过敏、不肯吃饭、尿床等症状以及之后出现的学习障碍和攻击他人的行为,都在传达一些信息。孩子随时准备牺牲自己发育的最佳时机,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以获得最终的理解。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所有行为都隐含着某种特定的意义。不要紧张,不用事事都去解读,也不要每时每刻都去探寻孩子每种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要小心过犹不及。

怎么才能透过孩子的态度、疾病、突发状况以及学习障碍等领悟到他到底要说什么呢?——请仔细倾听。如果孩子的某种行为反复出现或经过治疗后某种症状或行为仍然持续,那你应该可以确定,这其中一定有什么信息是你没有捕捉到的。

不要因为没有理解孩子传达的信息而让自己产生挫败感。只要问题没有解决,它就会不断重复,而且问题的紧张程度不同,出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假如孩子的某种行为让你感到惊讶、焦虑不安、心生疑问,假如孩子的情绪在你看来不合常理,假如孩子总是与你作对或总有这样那样的症状,在这些行为或症状真正变得令你惊慌失措之前,请你问自己这个问题: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电视剧《小舍得》(2021)剧照。

03

我想向他传达什么信息

要当心,不要把任何行为都当作孩子潜意识里要传达的信息!在墙上写字,在你的日程安排表上涂颜色,为了做一件婚纱而将窗帘剪成很多条,或者在卧室的新地毯上画一个足球场,这些不一定都有特定的含义,因为它们都是非常原始和自然的探索行为。有时孩子会毁坏家里的地面和父母的财物,但这不一定是他的本意。这与孩子的年龄有关。

你3岁的女儿有没有拿剪刀剪断你的项链?你8岁的女儿也这样做过吗?很显然,这两件事的意义是不一样的。3岁的孩子想试试新剪刀能剪什么东西,她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一旦发生便不可逆转,而且她觉得这样做没关系,反正“爸爸能修好”。而8岁的孩子这样做就很可能是一种惩罚性的行为。她可能是在表达自己的愤怒,这种愤怒可能指向你、你的伴侣、她的兄弟姐妹或者老师。

不过,如果她剪坏了窗帘却裁出一条长裙,那你可千万不要扼*她那将要迸发出来的天赋!她很可能是未来的时装大师!

我们面对孩子作品的反应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你很有创造力!你的想法非常奇特!我得帮你找一块合适的材料让你自由发挥才好。”还是说:“你疯了!弄得到处乱七八糟的!”你希望通过你的屡次教导让孩子懂得爱惜物品?那你首先要尊重他表达自我的需要。

孩子有母亲和父亲,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他有两次接受正面信息的机会。但可惜的是,父母往往决定达成一致意见,一条心对孩子进行最残酷的镇压。很多父母认为应该在孩子面前形成“统一战线”。“战线”?用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努力计划如何与孩子对抗,和孩子较量谁强谁弱了。

孩子并不想在父母之间寻找漏洞并加以利用,他期望的是,当父母中的一方传递给他负面信息时,另一方能够进行弥补。孩子知道哪一方是公正的,哪一方不是。如果父母中的一方习惯放弃自己的价值观来听从另一方的意见,在孩子面前就会表现出很多言行不一致的地方。

父母所有的行为,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行为,还包括在任何情况下针对他人的行为,都在向孩子传递某种信息。

看看你的生活和你的生活方式。你希望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你会不会撒谎,掩盖或歪曲事实来为自己开脱?你有没有遵纪守法?让我们说得更宽泛一些。你在生活中表露出来的快乐、爱和幸福多吗?你所在的公司、从事的职业、你的婚姻,对你来说合适吗?对于工作、自由、生活、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爱,你的态度向孩子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04

我为什么要对孩子说这些话

“玛戈,阿德里安,咱们走!”我站在车边,孩子们在路边捡栗子。他们就好像没听到我说话似的,还在继续寻觅着。

我内心开始涌动一股烦躁感,然后我问自己:“鬼知道我要他们立刻上车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我自己这么决定的吗?我做这个决定有什么理由?今天是周末,我一个人陪着他们,我决定为他们贡献属于自己的完美一天。现在是中午,不错,可是他们似乎并不饿,那我为什么要这么匆忙呢?让他们在这里捡栗子或者坐旋转木马,对他们来说有什么不一样吗?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在这里尽情玩耍呢?况且,这不花分文啊!最后,我们在那里待了20多分钟,捡到了不少又圆又大、看起来很漂亮的栗子。

我相信,你肯定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对此,我们的反应往往都是机械的,所以我们最好对自己提这个问题:“孩子提要求时,我回答是或否究竟是因为什么?是什么决定了我的态度?”

当玛戈第一次要求在饭前吃冰激凌时,我听到自己的回答是:“不行,冰激凌是甜点,要在饭后吃。”这个答案出现得如此自然,让我自己都感到害怕。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说?”

我理性地思考这个问题,想到了营养学。然后想到了胃的工作方式——糖分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为消化做准备。我们在饭后吃甜点,那是因为我们其实还想吃东西,可是又不饿,于是为了再往嘴里填点儿东西而欺骗我们的内脏器官。这是一种社会习俗,而大多数人都有这个让自己很惬意的习惯。但是,思考过后,我的结论是这种习俗并不合理。因此,我把冰激凌给了女儿,后来她也非常听话地吃完了饭。

从那以后,她会时不时地在吃正餐之前吃点儿水果、冰激凌或蛋糕,但后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因为她慢慢长大了,就会很自然地和周围的人保持同样的饮食习惯。

父母在同意了孩子提出的与平时不太一样的要求之后,经常会担心他以后也会这样“无理取闹”。其实,只有当父母大张旗鼓地和孩子较量时,孩子才会无理取闹。

你的行为是由你的教育背景还是由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产生的条件反射来决定的呢?你是觉得问题显而易见、无须多想,还是经过了理性思考呢?我在这里说的理性思考,不是指你的父母或医生的已有成见,而是你自己对真实可靠信息进行的思考、推理和判断。

一位妈妈曾经对我说,为了让儿子同意每天喝酸奶,她得使出浑身解数与他斗智斗勇。受到广告的误导,她坚定地认为酸奶好,酸奶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他必须每天吃奶制品!食品业的广告宣传如此声势浩大,以至于她无法理解自己儿子的抵制行为。但是实际上,她所认为的健康食品其实并不像她想象得那么好!

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2021)剧照。

05

我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有冲突吗

我们希望孩子不会因为一点儿“芝麻小事”而哭闹,希望孩子更合作一些,希望他能开开心心地自己上床睡觉,希望他能够自己整理房间,希望他又安静又乖巧,希望他不要尖叫着到处乱跑……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不是孩子!

问题是,孩子就是孩子!当他把所有玩具都陈列出来,当他在地砖上赤脚走来走去时,当他大清早醒来为的就是玩时,他扮演的正是孩子的角色。如果孩子时时刻刻都像个迷你型的成年人举止得体,我们不会感觉到有些不自在吗?

可以肯定地说,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是完全相悖的。大部分父母都喜欢家里干净整齐,希望孩子说话有分寸,希望自己能够享受宁静的时光或睡个懒觉。可是绝大多数孩子在一片乱糟糟的环境里泰然自若,而且非常喜欢大喊大叫。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会让亲子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起来。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到父母和孩子需求之间的错位,亲子间的较量就很可能升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一场较量中,有人获胜,有人失败,在亲子关系中,这种较量只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

做父母是一项全职工作,需要24小时守候在孩子身边。一些父母要外出工作,回家后依然要担负起父母的责任。在办公室我们被人肯定和尊重,我们身处成人的世界里,那里没有喊叫声,没有哭泣声,我们可以稍微喘口气。在工作中,我们往往能了解自己的能力,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全职妈妈就没有这样的空间让自己暂时躲避并重获生命的能量。

如果我们不认同自己的需求,对自身的成长历程感到失望,那么我们很可能无法顺利地给予孩子所需求的东西。因此,父母的职责就在于理解和认同自己的需求。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要将他的需求放在首位,但等孩子长大一些后,就要和他商量!最好让孩子知道,至少他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是同时存在的。

相比“闭嘴,你真让人受不了!”而言,“我想安安静静地吃饭,你怎么做才能让我好好享受我的晚餐时间呢?”这种说法会更有效。

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整日奔波,而要好好休整,重获生命本有的力量,这样才有精力和伴侣一起平等地分配父母应该履行的职责,才不会埋下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怨恨的种子,才能在伴侣无法履行应尽的职责时(有时对方的确有外面应酬,有时对方不愿履行职责而直接拒绝,有时则是对方有离婚的想法)承认自己内心的挫败感和愤怒的情绪。

假如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最有可能做的举动就是把这种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就让孩子承担了原本与他无关的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到担忧和困扰,但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最迫切和最渴望的需求并非源于眼前的生活。那些最难掌控的需求往往可以追溯到我们的童年时代。那些需求不仅在我们的童年时代没有得到满足,而且通常不被认为是必须满足的,所以它一直处于缺失状态。这样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哪怕只有很少一点儿,都会和我们孩子的需求想抵触,让我们无法察觉和理解孩子的需求,也让我们无法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需求。

婴儿不能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抚养婴儿的成年人沉溺于童年时期的痛苦而不能回应他的需求,那么婴儿必定处于极度的慌乱中。为了维持生存,被人接受,他学会了即使没人看管也不哭,当他观察到自己的行为让妈妈担心时,他会压抑自己的需求,变得非常“乖”,让父母为自己感到自豪。

对于此,没有一本书,也没有一位专家能够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每个孩子都是区别于地球上其他任何一个孩子的人,他的需求还会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我们永远都要根据变化进行调整,可如果我们忘记了自己有过童年,就不那么容易做到这一点。

06

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两岁的贝亚在十分难过地大哭,因为他没有拿稳杯子,把它给打碎了,而他的妈妈刚刚朝他大吼了一番。可是贝亚不是故意的!

父母对孩子的此类行为最为普遍的反应是:就像要投入战斗似的凶神恶煞般地对待孩子,暴跳如雷。似乎我们把花儿、客厅的沙发或祖辈留下的花瓶看得比孩子还重要。

“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这是我们在对孩子采取行动前要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回答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我婆婆会怎么看我,厨房里的东西是否完好无损,还有我自己能否得到一份安宁”,那么我就会尽力保全自己作为好主妇的形象,或者尽力不让自己被打扰。而孩子一定能感觉到我潜意识里的想法!对他来说,我的行为比语言更有意义!

如果你因为孩子打碎杯子、弄脏衬衣而气势汹汹地羞辱他、伤害他,那么他就会认为杯子或衬衣比他更重要,而在另一个场合或时间,你又对他轻言细语地说“我爱你,我的小可爱”,他会将你的行为所传达的信息理解为“我只有表现完美,只有当我不是我自己的时候,妈妈才会爱我”。

07

我的目标是什么

一般来说,道路没有好坏之分,差别在于有些道路引领我到达目的地,而有些道路带我偏离目的地。如果我的目的地是西班牙而不是德国,那么我要走的道路肯定不同。不过,有些道路多少会更直接、更便捷一些。

让孩子自己选择早上想穿的衣服是“好”还是“坏”?

同意孩子的要求是“好”还是“坏”?

让孩子哭是“好”还是“坏”?

让孩子8点上床睡觉是“好”还是“坏”?

事实上,这些做法既不好也不坏,某一天你可能觉得某些做法是对的,而另一天你可能就觉得不对,这都取决于孩子的发展状况、他有什么需求以及你有什么目标。在亲子关系中,与其听从外界给予的这样“好”、那样“不好”的建议,父母倒不如先了解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在和孩子的关系中,我要达到什么目标?”

我们的每种行为背后都有目标,它多多少少都能被我们意识到。但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我们的实际行动和我们有意识的目标背道而驰。

我们的目标决定了我们的行动,并因此决定了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如果我的目标是“厨房必须无可挑剔”,那我的行为就会和我把目标定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要让孩子学会建立自信心”时不同。

如果我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自立和独立思考”,那我的行为就会和我把目标定为“希望孩子听话顺从”时不同。

如果我的目标是“向我的丈夫证明我是一个完美无缺、无可指摘的妻子”,那我的表现就和目标为“关注孩子所有的需求”时不同。

我们越是在意别人的想法——不管那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自己想象的——就越不能集中精力去关注孩子的真实需求。

我们要看重孩子的需求,把孩子放在首位,尊重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听之任之”或者“在他损坏或摔碎某样东西时什么都不说”。我们要做的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同时,也继续深爱他并向他表达自己的爱。

事实上,如果你总是把孩子当作最重要和最珍贵的对象来保护的话,你家中哪怕最易碎的东西也会非常安全。一个感受到他人重视的孩子会更关注他人,也会更加在意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结果。因为他不再担心自己会“犯错”,而会尊重他人的情感,也会产生一种责任感。现在,问一问你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

原作者 | [法]伊莎贝拉·费利奥沙

摘编 | 申婵

校对 | 刘军

来源:新京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