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女成长攻略”的上一篇《 》,聊了常常被忽视和污名化的方法——“主动”,今天想分享的另一个方法,还要从一个迷思说起。
想先问问大家,“你觉得自己独立吗?”、“你擅长寻求帮助吗?”、“你上一次依赖他人是什么时候?”
我的答案是,我很独立,我不擅长或者说我不愿意寻求帮助,以及我很少跟他人之间产生依赖感。
这似乎不是件坏事,侧面说明了我的强大,我有能力让自己的生活独立运转,我可以独自完成很多事情,这也符合时代召唤和政治正确的做法,做独立女性。
我为自己也为所有独立女性感到骄傲,但也时常感受到“独立”带来的委屈和困惑。
之前看到一个帖子,女生生病去医院检查想让男友请假陪同,男友拒绝了,理由是他当天的工作很重要没有办法请假,争论到最后,男友声讨她不是她所标榜的独立女性,她还是想要依赖别人,没有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不是真的独立。
由这个帖子我联想到,当我们在讨论独立女性的时候,它的边界和范畴到底是什么?到底怎样才算独立女性,而同时如果做了哪些事就不算独立女性了呢?
如果你选择了结婚,你还算独立女性吗?如果老公的收入比你高,你因此而提升了生活品质,那你还算独立女性吗?
恋爱中,你可以上下班坐地铁,但你希望男友上下班顺路接送你,你还算独立女性吗?恋爱中,男朋友的支出比你多,你们并没有AA,你还算独立女性吗?
工作中,你的项目接受到了同事加班的支持,你还算是独立女性吗?虽然你跟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能力差不多,但领导对你更加器重,只给你涨了工资,你还算独立女性吗?
以上每一个问题,答案可能都存在争议,而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共通的背景,你完成了某件事,你获得了某种利益,但这件事不是只由你自己完成的,你得到了他人的帮助。
以目前对于“独立女性”的窄化定义来看,以上种种情况都有可以被人诟病的“瑕疵”。
独立女性的口号,是让我们更具备独立意识了,但也造成了某种束缚。
至少我时常会感到缩手缩脚,在需要帮助、获得支持、跟他人建立联结的时候,会联想到被社会文化建构出的独立女性形象——完全独自完成任何事,不需要他人帮助,也不应该依赖于任何人。
这大概也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包括现在也会有的一种思路,我想证明自己的强大、独立、不依附,结果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能自我循环的绝不向外伸出触手,夸张点说,但凡我能独立做到的,我宁肯倾我所有,也会回绝他人向我伸出的援手。
听上去很厉害的样子对不对?我也曾沉浸在这种情绪里沾沾自喜过,但背后的辛苦、疲惫和憋屈,也只有独立女性才懂。
为了“独立”所付出的代价真的很沉重,我难免会想,是不是有些代价是没必要的?是不是独立女性就意味着我们无坚不摧,永远只能靠自己?
具体地说,如果有一件事,我独自完成需要耗费100%的时间精力和能力,而如果他人举手之劳帮了我(我今后有能力对等回馈),就可以帮我省去80%的力气,那我为什么不能开开口、伸伸手?
是不是我们在窄化“独立”的定义,同时别扭地维系表面的“独立形象”而让自己苦不堪言。
这些迷思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有了更为清晰的答案:独立与否不该用表面化的标准去衡量,独立是一种内核,经济独立,能自给自足,精神独立,自己来判定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不被他人左右。
而展露脆弱、寻求帮助、跟他人产生羁绊、接受他人的给予、获得社会支持等等,并不能说明你就不独立了,还是要有所区分,如果以上这些方式能让你活得更舒适,更省力,也不会因此动摇你独立的基调,那只有一个字,就是“用”。
回顾过去的经历,其实我是有求助、获得支持,并从中受益的经历的,有两个例子。
一次是在工作中,当时频繁出差做产品调研,十多天无休,十分辛苦,且我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发现,这项工作并非一定需要我出差才能完成,只要发放问卷、确定访谈内容及时录音回传,95%以上的工作都可以由他人来完成。
或许是当时真的无力支撑,我主动联系了分公司的销售同事,找他们商量能否帮我完成调研工作。
我确实没有抱太大希望,但惊喜的是分公司同事非常乐意帮忙,我梳理了工作流程打包给他,同时说服领导我不出差可以免去差旅开销,并能更快完成报告,领导同意了。
这件事既是“主动”技术在起效,同时也是“求助”技术在“助我”,总之我确实不是一个人完成了这项工作,但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也并没有影响这项工作的完成效果。
另一件事是第一次装修时遇到了一个麻烦,原计划打算自己搞定,虽然对于我来说相当吃力。但恰巧一个朋友问我周末打算干什么,我随口一提要处理装修的事,没想要他帮我,但当他提出要帮忙的时候,我答应了。
感谢他的帮助,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也感谢我自己没有拒绝,正是因为他的帮助,我们有机会好好聊聊天,拉近了关系,他至今还是我很好的朋友。
从这两件事我想到了更多:
一是我们要擅用自己的能力、时间和资源,的确有很多事是百分百可以由自己完成的,但如果有他人的帮助能让事情进展得更顺利,而对于别人来说帮忙并不费力,且以后我们也可以帮助到对方,那为什么不互相帮助,帮彼此提升效率,win-win不好吗?
二是我发现跟他人建立关系的一些“契机”,的确有不少就是因为对方找我问一些事情、寻求一些帮助,而我恰恰能帮得上,我帮了他,我们有了一个拉近距离的机会,我们建立了更深的联结。
我以往把“独立”理解成狭窄的“独自”了,独自完成事情的确是独立的,但那些并非“独自”的时刻,也并不能否认我们是独立的。
能够调取资源为己所用,能够寻求帮助、获得社会支持,也是一种“独立”的体现,能够独立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没有被动等待一切交由他人负责,我们仍是独立的为自己负责。
再退一步讲,对于你而言,到底是达成目标、满足需求更重要?还是“独自”完成对你来说更重要呢?
“求助”技术也可以用到情感关系当中,比如很多女生会困惑,如何了解一个人是不是适合自己?如何判断他是不是要认真跟你发展关系?
那么向他求助、让他帮忙,或者说适度展现需求感,就是很好的考量方式。
当然,不是说要你找他解决特别棘手的问题或者需要对方付出巨大努力也未必做得到的事,你可以试试倾诉一件生活中遇到的不开心的事,这算是情绪求助,看看他有没有好的倾听和共情能力,或者有没有什么他能做到的举手之劳。
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没有意愿跟你一起面对问题,愿不愿意参与到你的生活,以后能不能跟你建立互相依赖的联结,都可以窥之一二。
经验之谈或许还不足以支撑这部分“批判性思考”,其实心理学上有不少理论和实验都可以支持“寻求帮助”的重要性和好处。
比如“心血辩护效应”,一个人对一段关系投入得越多,那么他就会越在乎和认可这段关系。
无论是亲情友情和爱情,只有对方为这段关系付出过、投入过,或者说他真的为你做过一些事情、帮助过你,那么他就会越重视你和这段关系。
再比如《亲密关系》这本书里也提到过,如何增加一个人对你的好感度?
其中也提到了一个奏效的方法,就是让他帮你忙,每个人都会追求一种认知和行动的平衡,他做出利他行为的同时,也会在认知上去作出相应的调整“我帮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我不是在提倡凡事都先思考如何从他处获得帮助,初衷并没有变,我们还是要有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但不要矫枉过正。
主动不可耻,同样,求助也不可耻,这不违背独立女性的精神,每个人都不可能活成一座孤岛啊。
下一篇见,等我。
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著有图书作品《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世界偏爱自愈自乐的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