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血什么意思(匈奴在匈奴语里是什么意思)

匈奴血什么意思(匈奴在匈奴语里是什么意思)

首页冒险解谜幸存者要塞大亨手机版更新时间:2025-06-22

匈奴血什么意思,匈奴在匈奴语里是什么意思

岳飞《满江红》千古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典故来自东汉耿恭的故事。

耿恭,字伯宗,东汉大将,开国大将耿弇的侄子。永平十七年(74年)冬,耿恭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耿秉(耿弇弟耿国之子)破降车师。朝廷重新设立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官名,掌屯田,属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己校尉。

汉明帝18年春,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两万骑兵大举进攻车师国。为了表现汉朝的诚意,耿恭在军力极其薄弱的情况下,派司马率300人前去救援,结果全军覆没。匈奴乘胜攻占车师后部,*死车师王安得。

当年7月,匈奴前来攻打耿恭驻守的金蒲城。耿恭以逸待劳,先发制人,以所募数千人直冲敌阵,敌兵顿时七零八落,无力攻城。但匈奴人切断了水源,城边的山涧干涸了。在这种绝境,耿恭不仅身先士卒“榨马粪汁而饮之”,同时率众于城中掘深井取水,在他的鼓舞和激励下,众人齐心协力,当井深达到十五丈以上时,终于井水涌出。匈奴人万没料到城中竟有水源,以为神助耿恭,无奈撤围而去,但耿恭知道,匈奴人迟早要回来,金蒲城无法固守。他旋即移驻疏勒城(位于今天新疆奇台县),疏勒是汉军修建的一个要塞,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宜于久守。果然,匈奴人又来了,几万人打不过几百人?匈奴人咽不下这口恶气,非得把疏勒城踏平不可!

经过旷日持久的围城,这时又传来汉朝皇帝驾崩的消息,而车师人也叛变了,与匈奴人一起攻城。几个月过去了,城中“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战士们一个个死去,但要塞仍然没有陷落,幸存者宁死不降,汉军大旗高高飘扬。匈奴人也精疲力竭了,使出招降一招,许诺让耿恭当他们的白屋王。耿恭说:好啊,叫你们的使者来。匈奴使者来了,耿恭把他抓到城头,一刀*了,然后用火烤其肉。匈奴人见了,跪倒在地,一片哭声。一千年之后,岳飞写下慷慨激昂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即典出于此。

耿恭在疏勒城多次打败匈奴的进犯。当援兵来到耿恭守城时,城中仅余26人。待随汉军回军时,仅有13人生入玉门关,而且衣衫褴褛、形容枯槁。这就是著名的“十三将士归玉门”。史载,当时驻守玉门关的中郎将郑众,感动不已,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并上疏为13勇士请功:“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不为大汉耻!五个大字,至今令人动容。

《后汉书》作者范晔将耿恭与苏武并列。今天,读范晔为耿恭作传的文字,能够想象当年他是含着热泪写下来的:“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意思是指匈奴的血液。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