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民间清明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
相传,清明节这一天,阎王爷会打开人间和阴间的通道,阴间的小鬼们会来到人间,一些有子孙供养的鬼魂会去坟前拿供品,而无家可归,无人祭祀的鬼魂就只能游荡在角落,捡残羹冷炙吃。
老百姓们最重视孝道,因此清明节这一天会准备很多东西,希望祖先可以得到供养,从而保佑后人平平安安,没有祸事。
老一辈人常说,“上坟带4物,家兴人丁旺”那清明节上坟需要准备哪4件物品?建议收藏,别忘记了。
民间为逝者烧纸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当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一时间市面上的纸张生产过剩,蔡伦的学生尤秀才看着囤积售卖不出的纸张,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
尤秀才假装自己重病而亡,让他的妻子在棺材前烧纸,以示贿赂前来锁魂的牛头马面。
旁人看到尤秀才妻子把纸烧了,尤秀才起死回生,不由得深信不疑,于是人人效仿,只要家中有人去世,就会烧纸,为的就是希望死者能活过来。
由于过去医疗技术有限,有些人处于假死状态,会出现复活的情况,人们更加迷信是烧纸让逝者活过来,久而久之,烧纸成为一种习俗。
还有一种说法,人们认为“视死如生”,意思是死后和生前要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因此人死后也是需要花钱的,于是老一辈人就用黄色的纸张裁剪成铜钱,然后烧给祖先,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不缺钱。
过去,人们使用铜钱,因此纸钱大多是黄色的,另外黄色的纸钱也象征着黄金。而穷苦人家没有钱去买黄纸,于是就用稻草或者芦苇代替。
现在,人们常常从寿材店购买纸钱,这些纸钱上面写着“天地通”,意思是祖先收到这样的纸钱,不论是天上还是地府,都能使用。
在一些农村或者偏远地方,还有将纸钱铺在坟堆的习俗。他们将彩纸剪成条状,悬挂在坟墓旁边,然后将黄纸剪成圆形,用石块压在坟墓上,这样的做法代表着修缮坟墓。
还有的家庭,会将一部分纸钱洒在坟墓的周围,以便于安慰孤魂野鬼,不让他们干扰自己祖先度过忘川河和奈何桥。
在上坟的时候,一定要准备香,一般祭奠祖先只需要准备三炷香,按照老一辈人的说法,这三根香分别代表着供奉天、供奉地、供奉逝者。
烧香的目的有三个:1、与祖先沟通。旧社会中人们认为一个家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后代,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祖先们都希望自己能多子多孙,那如何能让祖先感受到人丁兴旺呢?自然是在坟前烧香,通过缭绕的烟雾,告知祖先家庭情况。
2、供奉祖先。按照老百姓的说法,香和纸钱都是祖宗的钱粮,因此在上坟的时候,一定要烧香,不能断了祖宗的钱粮。
3、冒青烟过去人们讲究祖坟冒青烟,如果出现这种场景,那寓意着这个家族要走好运了,子孙们要当大官。
根据科学研究,祖坟上冒青烟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土壤中产生了某些低熔点的气体,然后外溢出土壤,形成一种青烟。
由于冒青烟是偶然现象,但是人们为了图吉利,只能自己烧香,让烟雾萦绕祖坟,以期盼祖上显灵,保佑子孙发达。
现在,我们烧香是延续古老的习俗,在准备香的时候,尽量选择质量好的香,避免在焚烧的时候,出现断头香或焚烧不净的现象。
烧香的时候,需要注意左手持香,右手环抱,点燃香后恭敬的举在额头处,然后对着祖先磕头,最后起身将香插入香炉,这才是正确的焚香。
在上坟的时候,香烛是不分家的,之所以准备蜡烛,也是有说法的。三年之内的新坟需要准备白色的蜡烛,三年以上的坟需要准备红色的蜡烛。
蜡烛的燃烧,从点燃到熄灭,从有到无,其中蕴含了人们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在很多宗教信仰中,蜡烛也被赋予生命的象征,因此在重大的祭祀仪式中,人们大多会准备蜡烛。
另外,也有人认为看着蜡烛燃烧,内心也能得到平静和安宁。
蜡烛具体准备几根,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讲究,有的地方是准备1根,有的地方需要准备2根。
据说,其中一根蜡烛代表阳,一根蜡烛代表阴,阳烛是为活人点的,阴烛是为逝者点的。
点燃阴烛,可以照亮祖先回家的路,避免来取供品的祖先迷路,也有人认为阴烛可以照料阴间的道路,避免祖先在地府中走路磕磕绊绊。
点燃阳烛,是为了让后人走向光明之路,人们担心子孙走歪路,就会点燃阳烛,以此祈祷祖先保佑。
上坟准备的物品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水果,在准备水果的时候,数量方面需要注意要单数,因为在阳间以双数为吉,而阴间与阳间相反,故而准备的物品多以单数为吉。
在种类方面需要注意选择吉祥寓意的水果。一般人们会准备苹果,寓意平安,苹果味道香甜,且保存期长,不易腐烂,在上坟的时候带上三个苹果,以祈祷祖先保佑子孙平安无恙。
有的人会准备桔子,黄色的桔子代表财,有财源广进之意。也有人认为,圆圆的桔子有团圆美满之意,代表生者祈祷家庭团圆,无人因灾祸离世。
有的人还会准备香蕉,弯弯的香蕉代表月亮,过去月亮的代表了故乡,人们通过摆放香蕉,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另外,香蕉也被称为“智慧果”,为祖先供奉香蕉,以祈祷祖先保佑子孙后代能够聪明,学业顺利。
上坟期间,准备水果的讲究很多,并不是所有寓意吉祥的水果都能带去坟前。
人们不带籽多的水果。在喜事上,籽多的水果,像石榴、西瓜等,寓意多子多孙,但是给祖先带籽多的水果就不合时宜,总不能祝愿祖先在另一个世界多子多孙吧。
人们不带成串的水果。成串的水果有葡萄、提子、荔枝等,听老人们说,成串的水果代表着事情接连不断,而上坟毕竟是比较“丧”的事情,因此带成串的水果会有不好的寓意。
最需要注意的一点,上坟的水果中不能出现桃子。我们都知道桃子代表着长寿,一般老人们过寿的时候,会准备寿桃,上坟的时候如果带桃子,岂不是祝愿祖先长寿,这显然是不对的。
另外,古时候桃木有辟邪的作用,如果坟前供上桃子,祖先就不能靠近坟墓,也就没办法拿到后人供奉的物品,故而上坟的时候,千万别准备桃子。
在清明上坟期间,给逝者准备一束鲜花,不仅是对逝者的尊敬,还能装饰坟墓。其实上坟带鲜花并不是现在社会的习俗,它可以追溯到明清事情。
明清时期,人们与外国邦交频繁,那时候很多人会乘船去国外求学,但是由于交通不发达,很多去了外国的人一辈子可能都回不了家乡。
每年清明或者其他祭祖节日的时候,他们也想为祖先烧纸焚香,可是国外又没有这些东西,只好准备鲜花,用它来寄托自己对祖先的思念。
在国内,古人们也信奉鲜花祭祀,因为他们认为祖先的坟墓上如果开出花朵,代表着祖先在另一个世界做了有功德的事情,通过坟墓开花告知子孙后代。
如果谁家祖坟开了花,那说明这家人要走好运了,子孙也会有福报。于是人们为了追求这种美好的期盼,会在上坟的时候准备鲜花,插在坟前,希望来年坟前能开满鲜花。
科学的角度来看,坟墓上之所以会长鲜花,不过是大自然的杰作,花种随风飘落在坟前,大自然降下雨水,时间一长,再加上无人看管坟墓,花种自然就会结出花朵。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在上坟的时候准备鲜花,这不仅是一种文明祭祀方式,还是对生命的一种美好希冀。
在准备鲜花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选择白色的花朵,比如白菊、马蹄莲等,也有人会选择黄菊、黄玉兰等。
随着思想的进步,人们祭祀所用的鲜花也不在拘泥于白色黄色,有些人会准备天堂鸟、勿忘我等鲜花。
在选择鲜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选择颜色鲜艳的鲜花,比如红玫瑰,另外鲜花的香气要注意不要太浓郁,以免让人觉得对逝者不敬。
清明上坟祭祖,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也是人们对逝者表达哀思的一种方式。虽然社会在进步,思想在转变,但是在祭祖这件事上,我们不妨尊重一下旧传统,以此祈祷逝者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