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分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这一时期人类还只能制造简单的石器,通过狩猎和采集维持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人们通过血缘关系维持着家族内部的关系。在血缘家族内部,婚姻按照辈数来划分,同一辈分的人互为夫妻。而在不同辈分之间则不通婚。这样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社会集团和生产单位。内部两性有分工,男性狩猎,女性进行采集和抚育小孩。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转入了相对的定居生活。人口逐渐增多,同时认识到家族内部同辈之间近亲婚姻对人类体质的危害,原先的血缘家族为氏族公社所取代,同时形成了族外婚制。互相通婚的两个氏族就形成了部落。一个氏族的成员必须和另一氏族的成员通婚。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所以叫做母系氏族。(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是指在生产中谁起的作用大而言的,并非前面作者所说。譬如,如果整个社会女性的工作处于主导地位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属于母系氏族,反之则是父系氏族。)
2。中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是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细石器被大量使用。广泛使用弓箭;已知驯狗;在一些地方还发现了独木舟和木桨。
3。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得到了全盛。婚姻制度由群婚转向对偶婚,形成了比较确定的夫妻关系。在氏族内部,除个人常用的工具外,所有的财产归集体公有。有威望的年长妇女担任首领,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参加者是全体的成年男女,享有平等的表决权。 原始彩陶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名称、共同信仰和领地。当氏族内部的成员受到外人伤害,全族会为他复仇。在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磨光石器流行,并发明了陶器。
原始社会分一期:
1、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250万年-约1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采摘果实、狩猎或捕捞获取食物。
2、中石器时代
距今15000~10 000年至8000年,以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为代表工具,石器已小型化。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直接取之于自然的攫取性经济高涨、并孕育向生产性经济转化的时期。
3、新石器时代
始于距今8 000年前的人类原始氏族的繁荣时期。以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石铲,琢制的磨盘和打制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
4、解体
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集体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所取代,由此产生了私有制,随之也出现了阶级。氏族中出现了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
到了末期,以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开始破裂,一些氏族成员脱离自己的氏族,到别处和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杂居,同时氏族也不断接纳外来人,于是出现了按地域划分的农村公社。
5、封建时期
两极世界理论分析指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南方是原始部落政治经济形态。
具体特征:
象形文字
原始社会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
现时世上最广为人知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虽然如此,但更精确地说,圣书体应属于一种意音文字。
此外,现时中国西南部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文和水族的水书,是现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还有可能存在的第三种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达巴文(即将消失)。
汉字虽然还保留象形文字的特征,但由于汉字除了象形以外,还有其他构成文字的方式,而且亦在某程度上表示语音;
而汉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已跟原来的形象相去甚远,所以不属于象形文字,而属于表意文字。然而,甲骨文和金文亦算是象形文字。此外,玛雅文字的“头字体”和“几何体”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