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游崂山

盛夏游崂山

首页模拟经营鲍鱼岛更新时间:2024-05-01

崂山,位于山东青岛市崂山区,古代又曾称牢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37′,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区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市区,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崂山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看着路线图,九点开始游崂山,前山后山风景不同(前山有植被,后山石头光)这里的城乡结合部变化很大。登崂山从太清宫走起,全走下来需要住下来,两天完成。我们只能选择一天完成。



礁石滩,淤泥成石,老翁岛,鲅鱼之乡。百姓人家靠养茶为生。又称鲍鱼岛(养殖)山海相连,得名“崂山”—犹如趴在海边的鳌(鳌山)雾蒙蒙的是常见景观,几大道山之一。与之齐名的还有三清山,武当山,龙虎山。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崂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教秦始皇的东巡,汉武帝两次幸不其(今青岛市城阳区),都与方仙道的活动密切相关,《汉书》载武帝在崂山“祠神人于交门宫”时“不其有太乙仙洞九,此其一也”。

崂山太清宫。早在五、六千年前,崂山就产生了灿烂的龙山文化。这里还是道教传播要地,始于汉唐,宋、元两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清不衰,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崂山道教是北方全真派,被称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著名的道士丘处机、张三丰、徐复阳、刘志坚、刘若拙等都在崂山修过道。同时,佛教在此也曾有与道教此消彼长的传播历史,著名的佛寺古刹有海印寺、潮海院、华严寺等,法显、憨山、慈沾、善和等高僧都曾在崂山弘扬佛法。

客服中心购票,导航指引,误走8公里往返…自驾车进山258一位(含导游)。

留念

天公不作美,似乎要下雨

不管怎样都要登上去

留念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鱼则名。海龙王在这里发光!

一步一景,离不开大海波涛汹涌的衬托,八卦图先入眼帘。

崂山太清宫到了

丘处机在此传经训教

老子从这里诞生,成仙得道

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如果说每座山都有故事,每块石都是传奇,那就坐在这里歇歇,汲取点“精气神”和体力。



走个捷径,还真没上锁

举目远眺,城市全貌尽收眼底

前后左右,各有不同

留住记忆,八十年代未果的愿望,今日补上。

崂山不高,但最重要的是看过了,登了上去,就算不虚此行。

金钟值守永不变的地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蒲松龄笔下的崂山道士穿墙仙术闻名天下,源于此处。还在崂山续写诸篇。供人们颂传…

自然界里:树在长,花照开,鸟照叫,人照死,没有灵丹妙药。

崂山是道教名山,道教文化历史悠远,仙道传说丰富,名道张廉夫、李哲玄、刘若拙、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都曾修道崂山。北七真在崂山地区开宗立派,兴观布道,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繁荣,使崂山成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们是1万多年前末次冰期时形成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下层几度进侵的海水已退却到冲绳附近一带,黄渤海成为一片荒原,气候干冷。此时,日夜之间、冬夏之间温差很大,花岗岩在寒冻作用下,机械风化很快,大块大块岩石崩裂,形成参差不齐、面貌峥嵘的山峰。



常言道:众人拾材火焰高,一代更比一代强。哪朝哪代都有人出仙成道,或许是真人真事,或许是后人们在“编造”,因那些先人们,生前都在奔跑解惑,甚至穷困潦倒,死后若干年才被人们记起?成为对社会和后人们借鉴指导…颂扬着积极思想催人奋进,前赴后继铸就了社会不断前行,不断提升,成就了自己又贡献了智慧和研学之精神,一辈辈流芳百世,成仙得道之美誉,万古流芳!

若大棵“榆木疙瘩”树,躺在这里若干年,原来还真有这不开窍的“树”哈?真的长了见识!可见不论老幼,在何时何地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别落伍才行。不当“榆木疙瘩”…

部分史料源于网络鸣谢!

拍摄 大雁

紫苏编辑撰文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