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家渡、潘家湾、药水弄、小沙渡……这些苏州河畔的地名,你听说过吗?谈家渡,现在尚有路名存在;潘家湾和潭子湾一同组成了“中远两湾城”;药水弄、小沙渡已渐渐淡出,仅存在老一代居民的记忆中。
很多年前,当苏州河上还没有昌化路桥、西康路桥、武宁路桥时,这些老地名是河畔渡口、工厂、棚户的地理方位,是老地图上一处处标识。
叉袋角:地形犹如大口袋
苏州河是上海除黄浦江之外的主要航道,沿岸曾经有大量码头、堆栈、仓库、工厂。苏州河流经现在的昌化路桥后,在昌化路桥与长寿路桥之间形成几个急弯,在浜南形成几个明显的“尖角”,这一带旧称“叉袋角”。
叉袋是什么?上海以前普遍使用一种麻织的大口袋,开口处有两只耳朵襟,形状像现在的马夹袋,农村多用于存放棉花、粮食等农作物,东西装入口袋后,把“耳朵襟”打结,就可以封住袋口,用扁担挑,这种口袋称之为“叉袋”或“麻叉袋”。
所谓的“叉袋角”应该就是指这里河道弯曲,形似叉袋的“耳朵襟”而得名。1898年,直隶候补道、安徽寿州人孙多森和叔父等人,集资30万两白银,在叉袋角创办阜丰面粉厂,于1900年正式投产,是中国最早的机器面粉厂,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面粉厂。
阜丰面粉厂
1912年,荣氏企业在苏州河北岸的闸北光复路创办福新面粉厂(后来称为福新面粉一厂),生产“兵船牌”面粉。到1925年,福新面粉厂先后建立第一至第八厂,除了第五厂在汉口外,其余全部开在上海。面粉的原料是麦子,产品是面粉,原料和产品的量很大,主要通过水运进出,于是,上海的福新厂大多选择在水运方便的苏州河边,其中第二厂就在叉袋角,与阜丰面粉厂贴邻。两厂于1956年合并后改为国营,就是上海面粉厂,是中国最大的面粉厂。现在该地块正建设“天安·千树”商业综合体。
潘家湾:棚户区已变清水湾
潘家湾、潭子湾、朱家湾、药水弄合称“三湾一弄”,曾是上海著名的棚户区。一般认为,潘家湾是以潘姓家族集聚而得名。
进入20世纪,苏州河南岸成为上海主要工厂区。而租界的管理比较严格,房屋的租价相对较高,许多工人就选择在地价低廉的苏州河北岸居住。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潘家湾、潭子湾一带遭战火严重破坏,于是成为棚户区、贫民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开始对潭子湾、潘家湾进行改造。1998年,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远集团”)获得潘家湾、潭子湾地区的建设权,在这里投资建设大型住宅区。对海上航运者来讲,港湾就是避风港、安全的家,于是,中远集团把位于潭子湾、潘家湾的新建住宅区取名为“中远两湾城”。而这里原有的“潭子湾路”和“潘家湾路”被注销,新建道路取名“清水湾路”。
潘家湾、潭子湾棚户区拆迁前面貌
1925年初,沪西工友俱乐部由槟榔路(今安远路)迁到潘家湾。上海总工会成立后,其沪西办事处就设在潘家湾。“五卅运动”期间,顾正红烈士的灵枢暂厝于此,是追悼会的主会场。但旧址已不存,1977年旧址以“上海总工会第四办事处遗址”公布为上海市革命纪念地,1989年公布为普陀区革命纪念地。纪念地设在远景路801号中远实验学校内,并塑有“五卅运动”浮雕纪念像。
潭子湾:可追溯至东晋时代
现在的昌化路旧名“东京路”和“归化路”,归化路桥的南岸是公共租界,桥北堍的两侧是潭子湾和潘家湾。“潭子”是一个古老的地名。清乾隆《真如里志》记载,真如镇“东南抵潭子十二里;上海县治二十四里”。意思是真如镇市的边界,东南到潭子12里,距上海县城24里。
潘家湾、潭子湾棚户区拆迁前面貌
“潭子”之名就要追溯到东晋名将虞潭。他是三国名士虞翻的孙子,晋成帝即位后,虞潭出任吴兴太守,诏转吴国内史。当时天下大乱,百姓生灵涂炭,虞潭力排众议,开仓赈济,受到老百姓拥护;盘踞在浙江的五斗米道计划从浙江出发,沿海北上,溯吴淞江而上进犯苏州,虞潭在吴淞江口修建“沪渎垒”,预防五斗米道沿吴淞江而上,进攻苏州,于是他被老百姓尊称为“潭子”。所谓的“沪渎垒”也叫做“沪渎城”,是建设在江口的军事设施,相当于城堡、城垒,可以停泊战舰,一旦出现敌情,战舰可立即出发,攻击敌人。由于河道屡经变更兴废,沪渎垒遗迹早已不可寻,但据后人推测或就在普陀区光新路志丹路一带。而潭子湾离此不远,其地名或正是源于虞潭和沪渎垒。
小沙渡:因革命活动而闻名
小沙渡。在叉袋角西。从江宁路桥到镇坪路桥沿岸曾经多是沙滩,芦苇丛生,遂被称作“小沙”。这里设有渡口,就称“小沙渡”,渡口在今西康路桥处。1899年,公共租界扩张,小沙渡成为公共租界与华界的分界处。1900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辟筑通往小沙渡的马路,英文名“Ferry Road”,中文名为“小沙渡路”,就是现在的西康路。同时,许多工厂先后在这里建立,小沙渡成为著名的工厂区和工人居住区。
大有机器榨油厂就是小沙渡的一家大工厂。中国传统的榨油以油车作坊生产为主,出油率低、周期长、成本高。1904年,《申报》老板席子佩等集资7万两白银,购进苏州河南岸的宜昌路1号土地20余亩,从美国购进榨油机,建立“大有机器榨油厂”,是中国第一家机器榨油厂。
大有榨油公司的水压机榨油车间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在小沙渡地区创办“平民学校”,教工人们识字,组织领导各种革命活动,使小沙渡的知名度不断提高。1980年,在原来的渡口处建西康路桥,这一地名才逐渐被淡忘。
药水弄:源起外商化工厂
上海话中的“药水”可以指医药水,如外用的红药水、蓝药水及咳嗽药水、眼药水等。而早期多指硫酸、盐酸、硝酸等化学水。以前,工人在焊接金属时,必须用盐酸清除金属表面的铸迹或杂质,人们就会说“滴几滴药水”。生产药水的工厂就叫“药水厂”。清末出版的《沪江商业市景词·药水厂》说:远装磷石到申江,机器烧成露满缸。名是硫酸资化学,俗呼药水出番邦。
江苏药水厂老照片
上海是中国最早建立“药水厂”的城市。大概在19世纪60年代,英商立德洋行就在上海老闸桥附近的苏州河南岸建立了一家制酸厂,最初主要生产硝镪水(硝酸)。约1875年左右,由《申报》创始人、英国人美查兄弟接办,改名为美查制酸厂,后改名江苏药水厂,除了生产酸碱还熔铸金银,兼生产肥皂及其他化工品。
药水厂会排放大量刺激性强烈的有毒有害气体,不宜开设在人口稠密的市中心区,工部局三番五次责令搬迁。但是当时租界的范围有限,直到1899年公共租界扩张,其西北边界延伸到小沙渡,即今西康路桥附近。上世纪初,江苏药水厂搬迁到小沙渡的苏州河南岸,公共租界外的一侧,从国外进口硫磺,生产硫酸、盐酸、硝酸,是当时中国主要的制酸厂。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上海开始对这一带进行改造,原药水厂旧址改建为西康路小学和普陀中学,如今则是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校里保留有一幢老洋房,是当年江苏药水厂的大班住宅和办公楼。药水厂的西侧棚户被拆除后,建成“大上海城市花园”住宅区;镇坪路桥南堍东侧的棚户被拆除后,建成德诚大厦。
谈家渡:“机厂林立”不再
普陀区苏州河北岸有一条叫“谈家渡路”的小路,东起武宁支路,西迄曹杨路,长约450米,是一条不起眼的小路。谈家渡路离苏州河不远,顾名思义,也得名于苏州河边的一个叫“谈家渡”的渡口。
谈家渡所在区域过去属于“法华乡”,民国《法华乡志》说,谈家渡。在小梁山北。机厂林立”。“小梁山”的地名早已埋没,也无法确定准确位置。1899年,公共租界扩张,沿苏州河的西界延伸到小沙渡,外商开始在小沙渡以西的租界以外地区购土地,建工厂。比如,1917年于上海成立的奇异安迪生电器公司,在今武宁路桥南堍建立工厂,主要生产民用电灯泡。1952年,改名国营上海灯泡厂,旧址相当于现在的上海知音苑、丽晶阳光大厦。日商日华纱厂则在附近建立第三厂,后成为上棉六厂,旧址相当于现在武宁路桥南堍的家乐福超市。
谈家渡桥旧影
因为许多工人居住在苏州河的北岸,于是在今武宁路桥处出现了渡口,这就是“谈家渡”。1931年,上海市工务局在武宁路桥东侧的苏州河上建设了人行桥,因与谈家渡相近,称之为“谈家渡桥”,因南面是叶家宅路,又称为“叶家宅桥”,而叶家宅路有宝成纱厂,也就是后来的上棉七厂,这里又叫“宝成桥”。1971年,重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名为“叶家宅路桥”,但人们仍习惯称之为“宝成桥”。
谈家渡路西首、曹杨路桥的北堍有上海印钞厂。其前身是1941年在重庆创办的中央信托局印钞厂,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到上海,在苏州河北岸的谈家渡建设新厂,更名为中央印制厂上海厂。1949年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五四二厂”,曾是市政府下设的一家印刷厂,专门印刷如粮票、油票之类的票证,以及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介绍信等,属“内部文件”印刷厂。1989年,重建为上海印钞厂,印刷流通的人民币及各种票据,是中国主要印钞厂之一。
栏目主编:栾吟之 文字编辑:栾吟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