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是成人的你,
可还记得童年时那些单纯又美好的时光?
追忆那些我们童年时玩过的游戏,
你还记得哪些呢?
小编语
1 丢沙包
“沙包”即装满沙子的小布袋,丢沙包可以训练身体的敏捷性及反应能力。丢沙包至少要三个人玩,先在地上画一圆圈,两人在圈外两端一定距离互相丢沙包,要打中站在圈中的人,圈中的人可以躲闪,但脚不能出圆圈。直到圈中的人用手抓住扔过来的沙包,才能出圈成为丢沙包的人,丢沙包的那人则替换为圈中的人。
2 丢手绢
若干个小朋友席地围坐成圆圈,另一人手拿一张手绢从小朋友的背后经过,并悄悄地丢在其中一人的背后然后跑开。待背后有手绢的人发现后,立即拾起手绢去追赶丢手绢的人。待丢手绢的人回到追赶之人空出的位子坐下后,追赶之人就变成了丢手絹的人,于是又开始下一轮的丢手绢了。
丢手绢,
丢手绢,
丢在小朋友们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诉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3 抽陀螺
别看现在仍在抽陀螺的大多是老年人,当年抽陀螺的可全是小孩哦。抽陀螺也可以进行比赛,即双方各自将自己的陀螺抽向对方的陀螺,如将对方的陀螺撞倒即获胜。当年我们挥舞绳鞭抽起陀螺,听见鞭声“叭叭”直响,看见陀螺“嗡嗡”旋转,心中的那个高兴劲就甭提啦!
4 斗鸡
“斗鸡”又称“撞拐 或“脚力”,可分成两拨人对抗或者仅二人单挑。游戏时一只脚靠在另一只脚的膝盖上,然后用单脚蹦跳着冲向对方,可用膝盖撞击对方身体任何部位,也可用膝盖上抬或下压对方的腿。比赛时必须单脚着地,某一方双脚着地即输。此游戏十分耗体力,偶尔也会受些小伤,因此只有男孩子爱玩。
5 东南西北
先将白纸按一定的方法折好,然后在看得见的四个外侧面分别写上“东、南、西、北”四个字,而看不见的内侧八个面则分别写上反面或正面的字句,例如“傻瓜”或“好儿童”等等。先让对方悬着看得见的外侧某一方位,然后再打开所选方位看不见的内侧,对方究竟是“傻瓜”或“好儿童”呢……答案马上就揭晓啦!此游戏虽简单,但因揭晓的答案不好预测,玩耍时也充满了欢笑和乐趣。
6 滚铁环
滚铁环也是许多小朋友爱玩的游戏。此游戏看似简单,实则要玩好也十分不易, 既要用铁钩控制好铁环的走向,使其听从指挥能走直线也能转弯,又要在跑动中掌握好平衡使其不倒, 还要比谁跑得快。如果滚铁环的小伙伴较多,那场面很是壮观哩!
7 打弹珠
“打弹珠”又称“打玻璃珠“,它不仅是咱中国人的游戏,还曾风靡全世界。因打弹珠时必须爬在地上,常常会使手上、身上沾满泥土,因此爱干净的女孩们不屑此举,于是变成了男孩的“专利”。弹珠者将自己手中的玻璃珠弹出射中对方的玻璃珠为羸,输者的玻璃珠便归赢者了。玻璃珠多的人,常常在同伴中炫耀哩!
8 挤油渣
那时的教室都没有取暖设备,冬季课间短短的十分钟要取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挤油渣”了。此时,一群人常常紧靠着墙根站好,从两头往中间挤,如被挤出去就算被淘汰。大家虽说被挤得气喘吁吁、脸红脖子粗,但仍兴高彩烈,因为此时浑身发热甚至滿头大汗,这游戏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9 老鹰抓小鸡
老鹰抓小鸡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游戏。游戏时一人当“老鹰”,另一人当“母鸡”,其余的就是“小鸡”了。“小鸡”们一个接一个地拉着前人衣襟紧紧跟在“母鸡”的背后,“老鹰”要想方设法抓住“母鸡”背后的“小鸡”,“母鸡”则要伸开双手拚命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老鹰”抓住。小孩们在游戏中不仅充满了欢声笑语,而且充分体会到了母爱的温暖和伟大。
10 拍纸块
两人各出若干张印有图案的小纸片,将其叠在一起并把有画面的一面反扣在地上。这纸片也许是小画片,也许是水果糖的包装纸,也可以是香烟盒。然后两人轮流用巴掌猛拍地面,利用产生的震动及气流将有画面的一面翻转上来,翻转过来的画片便归拍者所有了。
11 骑马*仗
这游戏又叫“*马马肩”,源于对古代的武将骑在马背上*仗的模仿,充满了阳刚和*气,因此是男孩子的“专利”。下面的人充当“马匹”,另一人骑在他的双肩上便是冲*的“武将”,但这“武将”手中没有刀枪,只能靠双手拉扯对方,被拉下“马”的一方为败。此游戏虽有跌伤及衣服被扯破的风险,但因能过一把充当“武将”的英雄瘾,所以不少男孩子乐此不疲。
12 蛇保蛋
游戏时一人当“蛇”,再找几块鹅卵石或石头当蛇窝中“蛋”,其余的人便是偷蛋的人。“蛇”需一直用双手伏地保护窝中“蛋”,偷蛋的人则要想方设法将“蛋”偷出,但又不能让“蛇”的脚接触到自己的身体。如果偷蛋人的脚被“蛇”的脚碰到,自己便会变成“蛇”,“蛇”又替换成为偷蛋的人。
13 打电话
那时的电话可是稀罕物,但并不妨碍充满想像的小孩将其“请”入家中。先找两个纸或塑料的圆筒充当话筒,然后在其底部弄个小洞,再用一根长长的麻绳充当电话线,穿过小洞将其串联在一起,这“电话”就制成了。然后两人隔开一段距离,一人拿一话筒就可以互相“打电话”了。通话时两人学着大人打电话的样子,装模作样、一本正经,叫人看了忍俊不禁。
14 手影戏
那时的儿童既无电视可看,想看电影、演出也不易,于是便“发明”了一些自编自演的小节目,其中之一就是“手影戏”。演出时先在桌上放一家家户户都有的煤油灯或电筒(那时经常停电),“演员”们就利用手在墙上的投影即兴表演,嘴里还模拟出一些声响。这种手影戏虽说情节简单,但“演员”们仍演得十分卖力,观众们也看得津津有味。
15 摔泥碗
泥碗用泥土做成,取粘土若干,经加水揉和后再制作成碗状。泥碗直径约十厘米左右,底部要尽量薄,边沿则要尽量平整。泥碗做好后选好角度用力向地上摔去,接触地面后碗内的空气因急促被压缩并膨胀,会将其碗底炸开个洞,同时发出巨大的响声。响声越大说明这泥碗做得越好,大家在响声中获得了泥作的滿足和快乐。
16 踢毽子
这毽子商店有卖的,也可以找来鸡毛、铜钱自己做。踢的方式分为较简单的单式踢毽和较复杂的花式踢毽。单式踢毽主要比的是谁踢的次数多、时间长,花式踢毽比的则是谁踢的花样多、难度大,还可以多人共踢一个毽子。如果踢的人技术高超,踢起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观众看了常常会高声喝彩!
17 跳房子
那时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常常都有小孩子在玩“跳房子”的游戏。先用粉笔在地上画上若干称为“房子”的方格并编上号码。再把一块瓦片或是用算盘珠串起来的手练放在编号为“1”的方格里,然后用单脚落地来踢,每格中脚只可落地一次,瓦片或手练既不能压线、出线,又不能打乱编号的先后顺序,否则就算犯规,改由另一人来跳。
18 跳拱
跳拱又称“跳山羊”或“跳马”。一人弯腰躬背站在几米远的地方,其他的人则排着队向他跑去,然后用双手撑在他的背上,利用惯性双腿分开从他的背上跨越过去。随着游戏的进展,弯腰躬背的人其高度也不断地增加,能跳过的人也越来越少。如果跳不过去,不仅被淘汰,也许还会被跌得鼻青脸肿哦,因此这只能是男孩子爱玩的游戏。
19 跳绳
跳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分为单人跳绳和多人跳绳。单人跳绳一般比得是次数,即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跳的次数多。多人跳绳用的是大绳,两人各执一端用力摇绳,其余的人则排着队依次从绳中间跳过去。摇绳的人最劳累,跳绳的人如碰到了绳,就去接替摇绳的人,此时摇绳的人便又成为跳绳的人。
20 跳橡皮筋
那时候的女孩子很爱跳橡皮筋。拉皮筋的将皮筋由脚裸、膝盖、大腿、腰、腋、肩、头顶逐步升高,跳皮筋的则按固定的旋律跳跃,完成规定动作后即可升级。如半途失误或脚没够到皮筋,则角色转换变为拉皮筋,改由另一人跳。跳皮筋的花样五花八门,有踩、勾、挑、绕、转身等等,跳起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是一项技术活。小女孩们还会边跳边唱哩!
一二三四五六七,
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