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债务病通常会引发货币病;但是通过恶性循环的作用,债务病很快会演变为结果,而货币病则成为原因。
2. 经济繁荣时期的过度负债是因为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又刺激生产商借债扩大生产。
3. 新的发明发现会吸引大量资本涌入,其中包括大量债务形成的资本,比如信贷。
一有迹象表明物价水平哪怕受到它的一点影响,就要对信贷膨胀进行控制。
抵御住发明发现本身和它所带来利润的诱惑。
4. 可以把股票市场作为一个指示器。
如果通胀没有被发现或者被忽视的话,那么为了防止出现后续的结果,实行通缩将变得更加重要。
二、治疗货币病是宪法的授权三、交易方程1. 定义
价格水平P×每年的交易量T=流通中的货币M×它一年内流通的次数V。
物价水平P 的变化取决于其他三个因素发生的变化。
交易量T 的变化由供需之间的一些法则来决定,结果具有较高的确定性。
只要货币不打乱供需法则。
货币量M很大程度上受人为控制。
所以:可以通过调节货币数量,影响货币流通速度来使价格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四、货币数量理论1. 交易方程表明可以对M进行控制。
2. 我们无法假定商品数量T和货币流通速度V是不变的,或者T与V成比率是不变的,或者T与V的比率会有规律变化。
3. M的增加,引起P的升高;M的减少,引起P的降低。这是可以确定的假设。
五、调节信贷以适应商业需要1. 让货币数量跟上交易量(准确的说,是跟上交易量与流通速度的比率)变化的计划。
2. 这一计划完成的实际上也是稳定物价水平和货币价值。(感觉有点理想化了。一是调节动作相比观测数据存在时间上的滞后;二是M的控制并不能做到完全精确;三是抽样观测得到的物价水平并不能完美的反映实际的物价水平;但是这样的调节肯定是有效的。)
3. 如果把物价水平或货币的购买力当作我们的参考标准的话,那么调节就会更加精确。
六、使物价水平上涨并保持稳定1. 调整的时机:
假定物价尺度近期内发生较大的变动,从而使借款人受益而贷款人受损,或者使得放款人受益而借款人受损。
那么应该首先通过通货再膨胀来修正物价水平(注:为什么两种情况都是用通胀来修正物价水平?),然后再对修正后的物价水平予以保护。
2. 怎样程度的通货再膨胀是适度的?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将价格水平拉回到多少再令其保持稳定?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拉回来的幅度,这个幅度要大到足以消除对借款者或放款者的不利影响为止。
实际上他们不是简单的群体,各自的平衡点并不一样,那么就只能以当前受到不公平对待(受损)的群体为标的,进行物价平衡操作。
因为这样会使双方不公平程度降到最小。
3. 进行价格修正的主要目的必须是:
(1)使未来有一个美好的前景,以便经济可以正常运转下去;
(2)将利润提高到我们所能达到的合理水平,以便工业的车轮可以继续前进,且大量的失业工人可以重新实现就业。
我们应当逐步把物价水平拉回到一个最能恢复经济活力的水平上来,在我们发现经济足以重新吸纳失业劳动力时 停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