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钿探险陌上行,文人雅集桃花村,能不忆《江南百景图》?

螺钿探险陌上行,文人雅集桃花村,能不忆《江南百景图》?

首页模拟经营江南百景图桃花村更新时间:2024-04-09

近日,国风游戏作品《江南百景图》迎来上线两周年纪念。螺钿漆器、文人雅集、《山海经》……当这些传统的非遗技艺、社交活动与古籍,以全新的互动方式进入年轻人的视野,游戏用户对这些互动方式的积极响应与喜爱,让大众再次看到了传统文化经典借助新载体实现传承的无限可能。

图说:《江南百景图》 下同

螺钿漆器画风

在一系列传统文化元素的互动体验中,螺钿探险《陌上行》将螺钿漆器的画风与工艺特色融入到互动中,成为受关注的主题之一。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螺钿漆器,是指用经过研磨、裁切的贝壳薄片作为镶嵌纹饰的漆器,是中国传统漆器品种之一。螺钿漆器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自唐代开始兴盛,相继出现了金银平脱工艺、镶嵌螺钿漆器工艺、戗金工艺等,此后相关的工艺在宋、元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作品更为精细。在明、清两代,镶嵌螺钿漆器又饰以金银箔和金银屑,使之更为绚丽。 钻研与修复漆器文物多年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张岚感慨道,国内很多学者一直都在寻找基于新载体向年轻一代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他本人和团队也一直在博物馆的空间做过尝试,“游戏作品这一形式,是面向年轻一代传播最具备优势的载体之一。”

此次《江南百景图》螺钿漆器元素的应用,在画面上,整体选取的意象与中国传统的表现形式较为契合。“这种尝试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有意识地导入,而审美的延续是传承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议题。”张岚还强调,让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有强烈感知,建立文化自信,其中一个传播的核心就是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审美。

吸引年轻用户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螺钿漆器的存在。”《江南百景图》发布了螺钿探险《陌上行》和系列动画短片《画锦》后,一位用户这样留言。

自6月末发布相关内容后,类似的留言越来越多。对螺钿漆器元素的采用,对江南百景图制作团队而言并不陌生,作品原有的开场动画也曾部分参考过螺钿的风格。只不过相较之前,这次的工作量大了很多。据介绍,为了令年轻的用户可以更加细致和全面地感受到螺钿漆器,在螺钿探险的设计上,制作团队摒弃了原有关卡的美术效果,从色彩到表现形态等各个方面,均沿袭了螺钿漆器的配色习惯,包括人物、花鸟等表现手法,同时对现有的建筑风格进行了融合与再创作。 “我们很看重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江南百景图》制作团队看来,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不停地给予年轻群体丰富的内容,并且在表现形式上,也要尽量追求更细节化的呈现,引导年轻群体去探寻背后的典故,知来处与出处,这样才能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形式”的真正落地。

传统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风潮的兴起,由上至下的倡导,大众热情的参与,让《江南百景图》在创新过程中也获得了多方助力。上海豫园、歙县鱼灯、杭州、扬州等多个地方景点、非遗、地方机构的高频联动,令《江南百景图》围绕传统文化的创作与传承,延展到了多个维度、多个场景,线上对用户的覆盖也突破至更为广泛的群体与年龄层。此外,这款游戏还频频走到线下,实现了与地方文旅的结合,也实现了传统文化消费的融合与破圈。 游戏作品发挥了载体功能,传统文化又反向地赋予了游戏作品持续的生命力,两者的结合,为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创新探索,积累了多样的观察视角。这是《江南百景图》的样本意义,也成了《江南百景图》在创作上自我加码的基础,但归根结底,一切发生都是基于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们相信用心的创作是可以被看见的。”《江南百景图》制作团队自信地表示,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游戏作品依旧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空间。(新民晚报记者孙佳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