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70年"峥嵘岁月稠"。70年,南粤工人奏响奋斗主旋律,谱写主力军之歌,在南粤的山山水水之间,兴修水利、开发矿藏、筑路建桥、开办工厂,留下一个个标志性建筑,制造出一款款名牌产品,崛起一座座明星城市,使南粤乃至于全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呈几何数级增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新时代做出了不朽贡献,留下了深刻记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永在,值得反复回顾。敬请关注我们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报道之"南粤工歌"系列。
梅州地区富含有色金属矿藏。对有色金属的开采,是梅州工人70年奋斗史上淡不了的"有色记忆"。五华县的洋塘钨矿、汶水钨矿、白石嶂钼矿、华宝山锡矿,梅县的丙村铅锌矿、琯坑钨矿等,都曾是重要的国营矿厂。
2019年7月18-19日,记者在惠州惠城、梅州五华两地采访了一批原洋塘钨矿老矿工,并实地探访了矿厂旧址--五华县周江镇龙洞村洋塘髻山区。
担运工李子金:"万里千担不歇肩"
洋塘钨矿,全称梅县地区(今梅州市前身)冶金工业局(国营)洋塘钨矿,1960年代曾直属于广东省冶金工业厅;其开采始于解放前,建国后先由民窿转地方国营,1959年再转为国营,极盛时期有职工和家属2000多人;1982年因资源枯竭而闭坑。
洋塘钨矿从发现开采到枯竭闭坑,共有两三代矿工在洋塘的矿山里付出青春和汗水。据当时的劳动就业制度,不少工人都是子承父业,可谓"一代接着一代干"。当年最末一代矿工如今也多是60多岁的退休老人,他们分散居住在珠三角及粤东各地。
听说记者采访,老矿工们电话相传,都很兴奋,有满腔的话要说。7月18日中午,十多名分散在珠三角各地的老矿工齐聚惠州市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提及当年艰苦奋斗的典型,大家都脱口而出:"李子金!万里千担不歇肩!"
李子金是负责后勤供应的担运工,五华县长布镇农村人,1959年进矿,1981年退休,已于2011年去世,享年86岁。
洋塘钨矿有南山和石寮等采矿工区,石寮工区位于高山顶上。从山下矿部办公区到石寮工区,要攀一段3里多长的山路,其中还有七八百级石阶。工区100多名矿工生产和吃住都在山上,其柴米油盐等生活资料以及爆破用品、劳保用品等生产资料,每天就靠李子金用竹扁担和箩筐挑上去。
记者查到,"万里千担不歇肩"是1973年8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李子金事迹的一则通讯的标题。据该报道,截至当年李子金已经挑着100多斤的重担在那条山路上走了11年,估算他每年累计要走一万多里,挑一千多担东西,故称"万里千担"。
老矿工们回忆,李子金身高一米八,话不多,却常笑,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他每天要挑4-6担,风雨无阻,炎天照常,有时晚上也要加班挑,当天能挑到多至8担。就他一个人做这个工作,直到快退休时,这岗位上才加了一个年轻人。李子金不仅挑上去,还主动把工友们用钝的钎头挑下来,磨利再挑上去。"这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但他看到我们干得很辛苦,就说'我帮你们磨',久而久之就变成他的本职工作了。"当年的风钻工官汉君回忆道。
大家都记得李子金是"全国劳模",到北京开过会。粤东有色金属公司(前身是梅县地区冶金工业局)原党委办公室主任杜元云老人回忆,李子金于1977年11月被冶金工业部评为劳动模范。
"青年风钻工"官汉君:"我是洋塘一面旗"
7月19日中午,五华县华城镇,记者一行偶遇官汉君。
官汉君于1970年进入洋塘钨矿,现已是须发皆白的古稀长者。谈起矿山岁月,他自豪之情满满,大笑之声不断。他还表示十分感动:"记者的到访让我打开尘封了几十年的记忆。"如今,官汉君开了一个杂货店,兼卖自采的中草药特产。他每天还坐在店门口补鞋。
官汉君回忆,那时正逢"工业学大庆",他是洋塘一面旗,每天无论早中晚,矿山的大喇叭都播放着"官汉君台机"的先进事迹。所谓官汉君台机,即以官汉君任台机长的台机工班,一共三个年轻人。官汉君还保存着一个标注日期为1977年3月的红封面光荣册,那是在梅县地区冶金工业局工业学大庆会议上颁发的。那次会议洋塘钨矿共有一个工区、七个班组获得"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其中就有石寮采矿工区和石寮采矿工区官汉君风台钻机。
"因为我们的台机生产指标、采集工效、技术水平都是最高的,梅县(地区)冶金局到矿上看到我们这么突出,就让我们台机发起一个劳动竞赛的挑战,后来就在全梅县地区的矿山掀起了'工业学大庆'的高潮。"劳动竞赛期间,官汉君台机创造了月完成85吨采矿量的最高工效纪录,比平时产量增加将近一倍,获第一名。
1976年9月27日,《梅州日报》报道了官汉君的事迹(副题:记青年风钻工官汉君)。报道里描述官汉君的工作劲头:"他每天几乎都是提早一个小时上班,争分夺钞,常常是吃饭要人叫,休息要人劝,下班要人赶。他凿岩的地方是风化岩层,碎石多,夹杂着粘土,打钻过程中钎杆常常被卡死。一天'突突'响着的风钻突然不叫了。这时离下班只有半个小时,官汉君毫不犹豫,把袖筒卷得更高,把扳手卡在钎杆上,用力猛扭,额门上汗珠直往下淌。钎杆扒出来后,官汉君又叉开八字脚,搬动开关,钎杆又急速转动起来······直到打完最后两个炮眼才下班。"
官汉君对记者的讲述完善了上述报道。官汉君说,他们凿的都是花岗岩层,非常坚硬。有时遇到破碎带、断层,或多泥的地方,风钻支架的存在反而会使风钻停止转动,那时他必须抱举着重达40公斤的风钻操作,他的助手则协力托举并进行相关辅助操作,使风钻正常转动、喷水,直到克服难关。"整个过程下来两人都是一身泥和汗,只看到两个眼睛,很艰辛!"
官汉君还竖起拇指自豪地说,他到洋塘两年半就做了台机长,而此前洋塘的记录是至少三年才能升至此位。"我初中毕业有一点文化,图纸拿来一看就知道风钻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在洋塘矿,对于风钻理论,唯有我能够说得清楚。当时我是最年轻的风钻工,也是最年轻的老师,我24岁就给大家上课了!"
△手持当年光荣册的官汉君 蓝娟/摄
据原洋塘钨矿地测技术股长李锋回忆,1976年,官汉君被共青团广东省委评为"广东省青年突击手"。
现在,官汉君上山采药时,常会骑着摩托车去洋塘矿旧址看一看。他无比怀念那段青春岁月。
两名女爆破手:"谁说女子不如男"
7月18日晚上,五华县城,女爆破手蔡碧芬在家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蔡碧芬有几分高雅斯文的气质,看不出曾是矿山爆破手。1976年,洋塘钨矿成立了"女子三八采矿班",由16名姐妹组成,分成三个组:一组4人,打风钻;二组由蔡碧芬和另一名叫饶思娜的女工负责爆破;三组10人,负责清理和运输矿石。她们都正当花季,或刚从农村招来,或从冶金学校毕业分配到矿上,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培训后上岗了。
"我们*都是男人的活,既重体力,又高风险。可是姐妹们没有一个叫苦叫累。下了班还常参加义务劳动竞赛,参加矿文艺宣传队的演出,还打篮球。男人能做的,女子也能做,我们都感到很自豪。"
爆破工作,既要胆大又要细心。"借着手电筒,我们把雷管和炸药小心翼翼地装进炮眼,每装一条炸药就用杆捅进去。两个人配合。一般一个眼要放4-5条炸药。每班都有七八十个待装药的炮眼,每一次都要费很长时间······"
装好炸药,计时引线点火,要非常快,一个紧接一个。火嗤嗤地喷射着。必须在10分钟之内点完所有炮眼并撤离到30米外的安全区。人虽然离开了,爆炸的声音和冲击波却不断地从身后冲来,真是振聋发聩,使人呼吸困难。
爆破以后,运输班的姐妹们就赶着将大量爆出的矿石装车,推到数十米外的竖井边倾倒入大漏斗里。矿石下滑到数十米深处的另一辆矿车,再被运往矿井外的选矿场。
蔡碧芬和饶思娜经历了她们爆破生涯中最为惊险的一幕。那一天爆破以后,由于烟雾太大,灯光昏暗,走在前面的小饶不小心一脚踏进竖井口。突然听到一声惊喊,蔡碧芬本能地紧紧抓住小饶一只手,自己的另一只手则死死抱住身旁的一根柱子,用尽全身力气才把她拉了上来。若是摔下去,小饶必死无疑!她们的老师傅知道这事都后怕得哭了。
爆破女工蔡碧芬(左)和饶思娜(右)熟练地把炸药包塞进炮眼 蓝娟/翻拍
这一事件发生后,井下的灯光和通风设备都得到了改善。
作为女爆破手,饶思娜也上过报纸。那是1979年11月13日《梅州日报》的报道,题为《胆大心细的女爆破手》。报道称,饶思娜进矿才两年,却是全矿16名爆破手中节约爆破材料最多的一个。"为了节约爆破材料,每一次爆破,小饶都要仔细分析岩石的性质,及炮眼的排列、角度、个数、深浅等因素,然后计算出装药量······"
蔡碧芬在洋塘钨矿做了5年。"在洋塘矿山工作和生活的岁月,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光。"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她如是写道。
昔年荣光:无怨无悔,个个都是好样的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过去的年代,洋塘钨矿曾被广为宣传,先进典型众多。除李子金、饶思娜、官汉君外,还有共产党员叶子香,进矿以来,从来没有缺勤过一个班,1958年,父亲病故,因矿上正建竖井,施工任务紧张,仍坚持照常上班(1972年3月1日《梅州日报》);青年风钻工张茂辉,被誉为"生产小闯将",面对"牛皮石头",他提出新的"作战方案",曾将爆破率由三寸提高到一米六(1973年2月27日《梅州日报》);石寮工区党支部*张启源,被誉为"矿山铁人",在掘进会战中,总是冲在危险的最前头(1975年9月25日《梅州日报》、1978年2月12日《南方日报》)等等。
记者还了解到,由于劳保条件差,第一代老矿工中的不少人患上职业病——矽肺。在接受记者采访的退休矿工中,有张庆元、张雪芳夫妇,他们都是顶替父亲进的矿。他们的父亲都在矿上患上矽肺,并因此过早去世。
类似的情况不止洋塘钨矿。据杜元云记述,汶水钨矿还有一位叫张良桂的老矿工,是一名共产党员,1969年被查出身患二期矽肺病,本已离岗疗养,又毅然返回井下打风钻,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表扬。"我曾陪同张良桂到梅县地区不同场合介绍经验。现在想来,他不应该重返生产岗位,但他的高贵品质永远值得肯定和学习。"杜元云说。
今日现场:青山遮不住当年的井口
△4位老矿工蔡焕娣、古玉兰、张庆元、张雪芳(从左到右)在废井口处合影 蓝娟/摄
7月18日下午,在蔡焕娣、张庆元、张雪芳等几位洋塘老职工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洋塘髻山区矿山旧址。该址位于五华县城西南,距县城40多公里。
山道驱车上行,到达转弯处的一个山嘴旁,同行者指点,这里就是动力车间三百匹大型柴油发电机组的地方,是矿区的前沿,也是心脏。但今天的现场,记者看到的只是满目绿植,连断垣残壁也找寻不到。整个矿区,都是满目青葱。老矿工记忆里当年的矿部四合院办公区、成排的单身矿工宿舍区、灯光球场、影剧院、饭堂、矿工家属区、小学校等,都消逝在青葱和寂静当中。
"当年这里(那里)就像一个小山城。"矿工们回忆,矿区的大喇叭天天播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雄壮的歌曲,以及优秀矿工们的事迹。下了班,矿工们就打篮球,或看《地道站》《地雷战》等电影,可以说每天都是群情振奋。
经过一处山崖下,火热的阳光中,记者忽然感到一股凉气袭来。这是偶遇了当年南山矿区的平巷井口。如果不是凉气,根本看不出那里是井口。该处茂生着高大的野蓖麻和大野茅,近地层则密生着一种能开出红黄蓝紫等多色碎花瓣的圆叶野草——七色花,当地人叫做臭草花。同行矿工们都很激动。当年,他们戴着安全帽,穿着深蓝色劳动布工装,就是从这里豪迈地走进去,采出那黝黑发光的矿石献给国家。
记忆馆
●1950年,为发展有色金属生产,梅县地区建立矿山管理机构。有色金属民采热潮初现。
●1958年,所有民营矿场转为地方国营。
●1959年10月,国营洋塘钨矿在地方国营矿场的基础上正式建立。
●1963年,洋塘钨矿被冶金工业部评为勤俭办企业先进单位。
●1964年1月25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通栏刊发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工业学大庆"。
●1966年国庆节,洋塘钨矿优秀矿工温金瑞作为工人代表进京参加国庆观礼。
●1971年,洋塘钨矿被评为广东省"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
●1976年,洋塘钨矿被评为广东省大庆式企业。
●1984年,洋塘钨矿因资源枯竭而闭坑停产,矿工们被安置到其他矿山继续奋斗。
●1986年后,汶水钨矿、白石嶂钼矿,丙村铅锌矿、琯坑钨矿等相继闭坑停产转产。
●现在,梅州各矿山均已变回绿水青山。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杜元云著的《矿山岁月》,粤东有色金属公司曾定新也对采写提供了帮助,一并致谢!)
作者 | 全媒体记者詹船海 蓝娟 通讯员张敬
编辑 | 徐红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