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人的寿命很短,根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人均寿命为31岁,唐朝时为42岁,现在为71岁。
影响寿命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医疗技术落后;
传统医学,望、闻、问、切的技术,和今天高精尖的医疗技术无法比拟,得了一些小病可能致死,影响人口寿命;
2、战争的影响;
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年年都在发生战争,战争肯定带来伤亡,战死的大多为青壮年,有时候打仗着急了,征兵年龄14岁起,这也是影响人口寿命的主要原因;
春秋时期人的平均寿命是29岁。 30岁并不算很老。那会的平均寿命低,是因为死亡率高的原因,并不是说长寿的人很少。
春秋,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史称“春秋时期”,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