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处于北纬35°至36°与东经107°至108°之间的甘肃东部,东向3公里与陕西富县交界,属于黄土高沟壑区地貌,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横贯境内的巍巍子午岭,天然森林茂密,植被良好。自从周祖公留在陇东教民稼穑后,粮食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各种植物和农作物为民间编结技艺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生活在这里的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得天独厚的原料,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编结艺术品。
合水编结技艺历史悠久,编结技法独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了生活生产和美化环境的需要,人们随手采用当地植物枝、茎、叶、杆、根,即可编结出所喜欢的多姿多彩的艺术品。主要有条囤、草编、芋子编、麦秆编、高粱杆编、叶编、根编等。编结的生产用具:耱、簸箕、筛子、大小笼筐、驮笼。用于灶具的有锅盖、净底、灶篱、筷篓、馍篮、盆盖等,装粮食的条囤、草囤、席囤,还有草帽、枲芨帽、草鞋、麻鞋、炕席、蒲篮、鸟笼、水梯子、牲畜笼嘴、毛驴推磨的眼钵钵,儿童玩具等。大到两三米高的粮仓,小到几公分的玩具,姿态各异,地域特征鲜明。一把席刀、一条刃子、几根绳子、一把尺子等就可编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品。采用编、缠、扎、掐 、曲、削、插、烤等方法,开发出具有传统韵味的民间手工艺术品。俗语:“席匠好学,四角难窝”, “打笼不难,走三收沿”,“编席不难,折角收沿”、“草鞋好编,鞋头难转”,这都是对编结技巧中难点的总结。
合水民间手工编结品,所需原料均为当地天然植物,没有丝毫污染,因此既具有本土鲜明的地域特征,又具有文化环保的特征,更具有实用的特征;大部分编结品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既有观赏的艺术特征又有实用的特征;合水境内,无论前塬山后都有编结的艺人,因而又具有广泛性的特征。
2011年3月,“民间手工编结技艺”被省政府公布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非遗保护计划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民间编结技艺的重视,必将使编结这一文化大树枝繁叶茂青春永存,必使编结这朵民间文艺之花,更加光彩夺目。
百年非遗,匠心造物,看非遗故事,感受甘肃文化遗产的魅力。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