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那年端午

散文 || 那年端午

首页模拟经营米加小镇世界更新邮局版更新时间:2024-05-11

作者:岳阳鸿子

《那年端午》

1975年的端午,是我人生中遇到的最好的端午。

那一年春上,医院的一纸明确诊断将被腹痛折磨了五年的父亲从疑似癌症的阴影中解脱出来。而一直默默地承受着精神与生活双重压力,长期被焦急、担心、忧虑、劳累压得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母亲却在这突如其来的喜讯面前松懈着倒下了。母亲结核旧疾复发,住进了医院。值得庆幸的是,两个月后,医生拿着母亲的X光胸片告诉我们,母亲体内结核点已经钙化。

生活的惊喜总是这样一波三折,期期艾艾地来到我们面前。这年初夏,我们小小的五口之家带着幸福与健康的喜悦,如同越过千山万壑,走过人世荒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团圆。 大病初愈,在家休养的母亲一夜之间好像年轻了十岁。她满脸含笑,走路带风,时而哼着小调,眼眸里闪烁着轻松惬意明亮如水的光芒。

端午节来了,飘散着栀子花香的空气仿佛都是甜的。门前那颗高大的香樟,翠盖婷婷,枝繁叶茂,绿得让人心醉。 那天,母亲起得好早,她对镜梳妆,穿上父亲在上海治病时给她买的、一直没舍得穿的、轻盈飘逸时髦新颖白色麻质的确良衬衫,开心地对我说:今天我们包粽子。

从小寄居在外祖母家,回到父母身边仅四年刚满十岁的我,已经开始感觉到生活的困顿与锐利,第一次见到被人间烟火、艰难生活的咸涩熏染磨砺得有些粗糙与坚硬的母亲如此轻松欢快,温情柔软,我兴奋得手舞足蹈。 母亲一手提起竹篮,一手牵着我,绕过屋旁的小路,去到屋后的池塘边采箬竹叶。

池塘边早已开满了白色的栀子花,满塘的浮萍郁郁葱葱,池边角落里的几丛箬竹长得十分茂盛。母亲采下数朵栀子,快活地插在我头上的两只羊角小辫上,然后眯起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笑着端详了我好大一会儿。大约觉得她的小女儿看起来是美的,闻起来是香的,才放心地去采摘她需要的箬竹叶。很快,竹篮里装满了绿油油又大又宽的箬竹叶,我开心地采下几枝栀子花,跟着母亲蹦蹦跳跳地回了家。

母亲将采回的箬竹叶洗净,泡在一个陶瓷蓝花脸盆里,接着开始淘糯米,洗红枣,又淘了些绿豆和红豆。她若有所思地抬头看了看挂在窗边墙上的那挂腊肉,迟疑片刻,还是果断地取下腊肉放到锅里煮起来。一小时后,母亲将煮好的腊肉切成小丁块状,将腊肉丁与糯米、红枣、红豆,绿豆分别用饭菜盆子装起来。 母亲将两把木靠背椅子搬到门前的香樟树下,我屁颠屁颠地跟着母亲,帮她做搬运工。一会儿,那些装着食材的饭菜盆子在木椅周围摆了一地,红红绿绿的,煞是好看。 一切准备就绪,母亲便坐在香樟树下开始包起粽子来。 我围着母亲转圈,看她那双灵巧的双手如何麻利地交叉两片箬竹叶,如何婉转地将它们圈成喇叭一样的形状,如何精准地往里面添米加馅,如何迅速地折起叶片包粽,然后使劲地用细细的麻线将粽子捆绑打结。母亲娴熟的技艺让我看得眼花缭乱,不一会儿工夫,木椅的靠背上便挂起了一串串精美的粽子。年纪尚小,没有定性的我看着看着就遛到屋前的阶几上,找废旧的空酒瓶装满水,插上栀子花,自顾自地玩起来。 香樟树上的鸟叫会偶尔将我的目光吸引过去,但见高大粗壮的香樟树在夏日的微风里快乐地翻飞着它的绿叶,这风也飘飞着坐在树下认真包粽子的母亲额上如丝的头发和身上轻柔发亮的麻质的确良白色衣衫。一缕阳光从树叶间撒下来落在母亲肩头,将母亲的脸颊映照得绯红如霞。除却了往日的阴霾,母亲满脸洋溢着金色的芬芳,她坐在香樟树下包粽子的样子又美又仙,光彩照人,就像童话故事里的仙女下凡。

这是我童年时期见过母亲最美的样子,也是我一生中见过母亲最美的样子,如一桢精美的达利式图画,即便时光骤然流逝近半个世纪,依然栩栩如生,就在眼前。

母亲包了很多花样的粽子,纯糯米的、红枣糯米的、绿豆糯米的、红豆糯米的,而我们最喜欢吃的还是母亲忽发奇想,创造性地包出的腊肉糯米粽。它透着一股箬竹叶与腊肉的混合清香,包裹着人世间最奢侈的滋味,黏稠厚重,醇美铿锵。在那个吃不起肉的年代,一端上桌,便被我们三兄妹抢了个精光。

端午节后,母亲带我穿过梅溪桥邮局旁边的小巷,去天岳山的东方红电影院看了一场香港拍摄的电影《屈原》,给了我端午节意义的最早启蒙,她告诉我,端午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电影中演绎的屈原故事,十岁的我似懂非懂,我只记住了影片中婵娟(鲍起静饰)弹着古琴唱着《橘颂》的那个美轮美奂的画面。婵娟纤辫垂鬟,春光满面,轻拢慢捻,歌振琴弦的场景总在我的心头与坐在香樟树下包粽子的母亲素衣如雪,面若红霞,浓情婉转,挥洒自如的样子奇妙地重叠:一样的超凡脱俗,一样的温柔美丽,一样的爱憎分明,一样的坚毅顽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