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是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背景设在福特纪元632年(即遥远的未来2532年)的人类社会。小说主要刻画了这样一个未来世界: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标准统一化,人的*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完全满足,享受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带来的痛苦,然而在机械文明的社会中却无所谓家庭、个性、情绪、自由和道德,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情感,人性在机器的碾磨下灰飞烟灭。

《美丽新世界》经常被人拿作与《一九八四》作比较。关于《美丽新世界》与《一九八四》的区别,波兹曼在《娱乐至死》的前言中已经有很精辟的总结:"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这也是有些人认为美丽新世界的世界要比1984的世界恐怖得多的原因。《一九八四》利用监视,欺骗,篡改,精神高压来控制自己的党员,用生活的艰辛来控制无产阶级。而《美丽新世界》利用人们的*,对毒品的依赖,对所谓幸福的沉醉,以及睡眠教育,先天条件的改造,社会成员的分级来维持稳定。人们对恐惧尚能反抗,对*却只有贪杯。

作者阿道司·赫胥黎
赫胥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备惊人的预见能力,又有本事以最窒息的方式将其呈现。当人的一切基础*都能通过高科技手段得到迅速满足,传统文学,哲学,宗教,爱情,家庭,这些人性的基石,统统成为无关乎生活的化石。人民所能做的,就是摆脱思考的痛苦,尽情享乐,用毒品麻痹感官,做统治者掌心里"幸福"的奴隶。
最可怕的,还不是像《一九八四》描述的那样,清醒自己是被捆绑的,自由不可得。最可怕的,是连追求自由的意念都不曾存在过,沉湎于动物享乐,以为这就是终极自由。约翰由于意外出生在了野人区,一本莎士比亚,使他成为区别于其他人的异类,这是他的幸运,同时也是最大的不幸。那个拒绝了心爱姑娘的自我奉送,喊着"我要求承受苦难的权利!" 的约翰,在美丽的新世界里,除了自我了断,别无他法。因为当他面对一群人形的动物,所有那些从莎士比亚中得到的被称之为人性的东西,都无法被对方理解和尊重。
有时候你很难想象,原来很久之前就有人对社会做出这么相似的预测。就我们现在的社会而言,阶级的分化,普通劳动大众普遍不满足于目前的现状,都想往更高的阶层发展。*的产生往往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有的人因此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更有甚者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几个世纪之后,人们将不再因此而感到悲伤,因为从一出生人就被分成了a、b、c....三六九等,和我们现在的划分所不同的是就算低等级的人你也不会因为自己是低等级而感到失望,因为从你出生开始,甚至还没有出生开始,已经对你进行了洗脑,多年之后你根本不会想到还有"阶级"这两个字。整个社会因此没有痛苦,到处充满着幸福。就算你偶尔有不开心,抑郁的情绪产生,也有专门的药物来帮你去除这些情绪,只需要一粒药,你仍然可以开开心心的重新快活起来。新世界里没有婚姻,任何人都是属于任何人的,新生命的诞生全部通过科学来设定,没有疾病,死亡也不会带来痛苦。
相应的你要追求绝对完美的幸福,必将放弃很多东西,获得幸福就要付出代价,新世界里放弃了艺术和科学,限制可续研究的范围,相当于放弃了对美和真理的探寻,任何科学的研究都要建立在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基础上,而不是对世界的认识之上,因为普遍的幸福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这也是统治者所追求的。
看到这里我们可能会想,这样的社会、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人生都是经过设定的,那人的存在又会有什么意义,但是我们想想如果你一开始就已经被洗脑了,你根本就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原本现实社会已经给了你足够的自由,你不会受任何限制,没人阻止你做什么事情,那么你还要去追求什么?追求自己的人生不被设定?那你将受到各种各样的痛苦。其实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由、幸福,但是这些一开始已经可以给你了,"越少完美,越多自由"。

看这本书一直伴随着不适,不是舒服的体验。就是这份不适让人看到他的可贵,这竟然是1932年的书。只能更佩服作者的远见。没有一点陈旧感。反倒更痛苦的感到他写得也许会在将来实现,因为那是我们向往的美丽的新世界,我们正在努力的向往着那个世界。
一边看这本书一遍感叹身边这个混乱的世界真好,因为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即使伤痛即使有危险即使肮脏,即使有苍蝇蚊子,我们还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不是那个被幸福的美丽新世界。
最后摘抄一下书中的一些深有感触的话:
"与对痛苦的过度补偿相比,真实的幸福当然看起来很卑劣。当然,稳定看起来也没有不稳定那么壮观。心满意足从来没有反抗苦难所具有的外表迷人,也没有抵挡诱惑或者被激情或怀疑打败来的栩栩如生。幸福从来不豪华。"
"过多的余暇对于劳动者只是一种折磨。"
"科学的每个发现都有着潜在的颠覆性,科学有时也不得不被看作可能的敌人。"
"人未必是生而独立的——独立状态不是一种自然状态。独立也许存在于你人生的某个阶段,但肯定无法伴我们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