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7:三年考试的回顾与总结

我的1977:三年考试的回顾与总结

首页模拟经营模拟大自然3大学生活更新时间:2024-04-30

【提要】这里写的是我1977年开始连续三年参加陕西省中专考试的事情。如果您有空阅读的话,就可以大概了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青年在求学之路上到底经历了什么……

第一节 人生运气也重要

第二节 好言一句三冬暖

第三节 努力就会有希望

第四节 第一次去西安的奇遇与记忆

第五节 三年考试的体会与收获

第一节 人生运气也重要

一九七七年冬,是我高中毕业在生产队劳动的第三个年头,当时我正在岐山县高中西侧围墙修缮工地上做小工。记得好像是十月份的时候,学校的气氛似乎有些变化,原来课间和吃饭时到工地旁边看热闹的人没有了。偶尔有老师来,也显得很神秘,他们总是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一天早晨,学校大喇叭的新闻联播中播出国家恢复考试的消息,我就回家报考复习了。

记得考试时间是12月8日,有大学和中专两种。我选择报考中专,考政语和数学两门。

当年复习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没范围没方向没资料没人指导,就像在黑暗的房间里捉老鼠一样无助而盲目。离家十五里的益点中学在公社大戏台举行公开辅导,台子上人满欲坠。我在台子下面什么也看不到,只听了几句‘大脚穿大鞋,小脚穿小鞋’就回家自己复习,再也没有外出听过课。

村子里和我一起报考中专的人有七八个,在这些人中我是最为自信的,因为在枣林公社中学上学时我的学习最好。

我的作文被刻印传阅,给同学们当范文。记得刻板的老师把姓名‘王明旦’中‘明’字写的太狂草,同学们误认为是‘成’字,许多同学叫我‘王成旦’。当时王海进同学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典型,同学们背地里常常议论‘王海进的思想,王成旦的文章’,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事情。

我的数理化学习很好,作业不会错,考试常满分。记得一次物理考试是六道题中选做五道,每题20分,满分100分。我把六道题全部完成,只是一道题的最后一步忘了一个小数点,把答案3.7写成了37。阅卷老师用红笔补了一个大大的小数点,给我得了120分,并把考试答卷贴在校园的小黑板上供同学们参观,这在学校还引起了小小的震动。

在考前复习的那段时间,我是队上七八个考生的小老师,大家有不会的地方都找我探讨。就拿数学中的因式分解来说,都觉得很困难。我在从宝鸡无线电厂退职的老兄带回家的书堆里,幸运的找到了一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关因式分解的小册子。经过几天的学习研究,不但掌握了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甚至还知道拆项添项法。我用自己学习的知识与大家交流,基本可以帮助解决复习中的问题,受到大家的肯定与喜欢。

我们几个都是七四到七六届高中毕业回家参加生产劳动的,村里人叫我们‘回乡知识青年’。经过几年的劳动锻炼,已经转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当时来看,我们在农村生活一辈子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高考制度的恢复使我们有了走出农村的希望,大家都想试一试。我家在队上是最为贫困的一户,对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我特别向往和珍惜,所以复习很努力。在家复习的几十天里,除了吃饭和上厕所,我几乎都在看书学习。就拿政治来说,上高中的堂弟给我买了一本他们复习用的资料,有120个题,我三个早晨3点起床就背的滚瓜烂熟。记得在眉县八二零厂的远方叔叔,是我们队上唯一的工农兵大学生,他回家时带了一本油印的历年真题汇编,有解放以来的几十套数学高考题,我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似懂非懂的翻看了一遍。

考试的前一天下午,我们一伙结伴步行三十里路赶往考场所在地的蔡家坡中学。一路同行两个多小时,基本没有人说话。因为对于第二天的考试,我们谁也不敢说准备好了,复杂心情难以言表。在复习的这段时间,没有人给我们说应该复习哪些内容,我们甚至不知道中专和大学考试内容是不一样的。我们手头有的就是过去初中高中的课本,虽然不齐全但互相借着用。记得有人从亲戚处拿到了一本自学丛书《平面几何》,大家如获至宝,互相传阅。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能找到的相关书本看完,至于说复习的内容考不考,当时真的没有人注意这个问题。还有就是,有人提出问题,大家互相讨论,直到争的面红耳赤。在讨论中我常常能够提供满意的结果,所以大家认为我应该是复习效果最好的那个人,这也是我信心满满的原因。

记得我的考场是原来蔡家坡中学西面第一排东头的第二个教室。当年不是单人单桌,我的座位是后面挨着门的桌子上那个没有靠门的位置。

熟悉考场后天也快黑了,我与参加考试的小爸拉奎一起到他哥工作的地方凑合了一晚。虽然床窄天冷没有睡好,但早上起来后我还是心情愉快的奔向考场。

问题出现在第一场考试开始以后。老师发完考卷,上面并没有考试题,原来试题要由老师抄在黑板上。

我感觉遇到了大麻烦,因为我是近视眼,黑板上的字一个也看不清。这个问题在我七三年高中入学考试时也碰到过,记得第一场考试我就没有怎么做,第二场考试前带队老师找了考区主任,在主任的安排下后面三场考试我都能拿到考试副题,这样我才幸运的上了高中。这次坐在最后一排,情况比考高中糟糕的多,我就大胆的起立举手,向监考老师说明情况,期望拿到考试副题,老师说等一会给我。当年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招生,大家都很重视。在一个老师写题的时候另一个老师拿着另一份试题在订对。看到别人答题,我的心里越来越乱。

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就在一个老师拿着考题向我走来的时候意外出现了。第二排一个同学站起说他也看不清,老师顺手就将考题给了他。我的希望并没有完全破灭,我想还有一份考试题,老师一定会给我。但老师并没有这么做,只是把讲桌搬到靠墙的位置,让我坐在上面答题。

对一个近视眼考生来说,这个位置角度太偏反光严重,黑板上的字迹仍然是模模糊糊的。我也没有再说什么,在痛苦与焦虑中完成了第一场考试,至于都考了哪些内容,后来基本没有印象。这就是我最为自信和骄傲的数学科的考试情况,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下午考试科目是政语,吃饭前后其他考生都在看书,我躲到一个没有人的角落流了一会儿眼泪就上场了。

语文考题是一篇作文,题目是《记对我教育意义最深的一件事》。这个题目,复习期间已经流传开了,我也提前写好背熟,不过心情太乱没有完整写全。政治只有两个题,一个是为什么英雄史观是反动的,第二个题是应该继承发扬党的哪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我滚瓜烂熟的120个政治问题中就是没有它们,当时真的很无赖。

后来我才明白,当年中专考试,国家有明确的考试范围和复习大纲,只是我们不知道。就拿政治来说,堂弟给我的资料是高中毕业高考用的,而我参加的是中专考试只考初中内容。所以我滚瓜烂熟的政治复习资料中就不会有中专考试题。

大概有二十多天,考试结果出来了,队上有两个人上了预选线而我却名落孙山。乡亲们议论纷纷,我只能默不作声,个中原因我是不会对任何人去说的。因为近视眼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会被认为是身体有缺陷,不要说上学,就是在生产队劳动也会被人看不起。

对于这个结果,我的内心是很不服气的,好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这个事情。如果我不是近视眼,如果我的座位能在一二排的中间,如果监考老师给我拿题时前面没有人站起来,如果两个监考老师不急于研究试题而是把另一份考题拿给我……,我的考试一定不会就是这个结果。

‘我的考试一定不会就是这个结果’,对于这一点我是有自信的。队上有人预选上,说明这个考试并不难;我的学习基础还不错,自己心里很清楚。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我连续考了三年。终于在一九七九年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凤翔师范,实现了我走出农村的人生梦想。

对于77年考试这件事情,多年以后我才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是当年我的运气有点差。

‘运气’是影响期望结果发生的偶然因素。如果有利于期望结果发生的因素出现了就是好运气;如果不利于期望结果发生的因素出现了就是差运气。运气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带有随机性。但是运气如果出现了就会对结果有重大影响,在人的一生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运气的随机性也说明运气具有阶段性。一个人这段时间运气不好,过段时间运气可能会好;这件事情上运气不好,另一事情上运气可能会好转。运气不同于天命和能力,天命与生俱来不能改变,能力通过学习逐步提高。运气是随时改变的,‘时来运转’也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问题发生以后,不论结果好坏都要面对现实勇于担当,要静待时变顺势而为。

第二节 好言一句三冬暖

一九七八年陕西省中专招生考试时间是八月份。三月初我在枣林公社中学报名,报名时已经知道中专考试范围是初中内容,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理化、政治。还预订了一份复习大纲和政治复习题。

当时我已经21岁,是生产队的骨干劳力,每天干三晌挣10分工,按规定一个月要劳动25天以上。前面冬上在家复习四五十天没有劳动,年终决算少分了粮食和收入,使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我感觉父母很为难。

报名后我一边劳动一边复习,每天晚上估计就睡两三个小时,早上不管几点醒来就继续看书,等天明再和其他人一起参加劳动。这就是我七八年的复习状况。

七月份得到通知,考试地点在离家二里路的枣林公社中学。这里是我上初中的地方,一切都很熟悉;还有人说试卷是印刷的,我感觉很高兴。

四场考试分在两天进行。这次我的座位是试场中间的第一排,试题也确实是印刷的,考试过程没有什么意外发生,我感觉很顺利。

记得语文考试包括基础知识和作文两部分。基础知识有划出句子成分,作品作者填空,成语加点字选择,古文翻译等。作文题目是二选一,一个题目是‘给越南小朋友的一封信’,第二个题目是‘我和我的小伙伴’。

好像划出句子成分的一句话是‘要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填作者的作品有《科学的春天》,《哥德巴赫猜想》,《聊斋志异》等。涉及的成语是‘大是大非’,‘直截了当’,‘病入膏肓’,‘刻舟求剑’。古文翻译的最后一句话为‘谢庄团练冯’。我的语文基础不行,估计答的不理想。

作文我选的是第二个题目,是根据复习时写好的一篇模拟作文‘在雷锋精神鼓舞下’改写的。这篇作文的素材就是自己复习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情。

记得就在考试前的一个月,父亲让我不要劳动在家复习。一天中午,街道乱嚷嚷的,我就出门去看。原来对面老姨的小儿子兵选上树掏麻雀窝时摔下来了,我就立即拉上架子车把他送到枣林卫生院。那个年代,人都很单纯,我确实感觉到自己是在学雷锋。后来我以此为素材写了一篇作文‘在雷锋精神鼓舞下’,这次考试还真的派上用场。

理化考试前的一件事,我至今感觉是个迷。记得那天下午我刚进考区大门,就听到有人叫我。原来是我的初中同学范宏杰,他被推荐上了凤翔师范,已经毕业在中学当化学老师了。他把我拉到一个没人的地方,给我说了两个化学题。一个是过量问题,一个是配料问题。因为我对自己的复习很自信,认为这两个题都会,就没有仔细听他说,结果考场上还都出错了。至于老同学是怎样猜到化学试题的,我永远不可能知道。虽然做错了,但老同学的关爱之情,我铭记在心、刻骨难忘。

数学是我的强项,政治我也都背熟了,对这两科的考试我是有自信的。分数出来后,我总分284.8,上了当年的预选线。

体检是在岐山中学教室进行的。在眼科体检室外,我感觉很紧张。在我正在想心事的时候,一个熟人碰了我一下。原来有人在体检室门口喊我,只听他说‘这位同学,你不要害怕,估计你眼睛有问题,我们这里有配眼镜的,只要你的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上师范卫校都没有影响’。听到他这么说,我就立即进了体检室。医生给我进行了视力检查,300度近视镜矫正视力达到1.5。医生说,眼镜近视问题不大,好好上学去。

体检结束后我是步行三十里路回家的,因为当年岐山县城到我们枣林公社没有班车通行。一路上我的心情很愉快,可以说连走带跑,不到两个小时就到家了。回家后我就把医生的话给母亲说了,母亲听着听着就流泪了。我问母亲为什么哭,她说:没啥,高兴。

遗憾的是我当年并没有被录取,因为我的成绩没有达到录取线。我的‘发小’成绩是288.8分,他被录取到凤翔师范。我想我要继续考,我一定能考上。

说来还算幸运,一九七九年我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凤翔师范。由一个农村青年变为国家干部,这是我的父母和亲朋感到十分荣耀的事。这个目标的实现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的付出和关心,我是终生难忘的。

特别是七八年体检医生的一段话,不但打消了我对体检合格的顾虑,而且指给我报考学校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鼓舞了我复习考试的勇气和信心,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运气和财富。当然我与他仅有一面之缘,连他姓啥名谁都不知道,但愿他现在仍然健在,一切安好。

有道是‘好言一句三冬暖’。在别人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说一句暖心的话,给人以安慰启迪与鼓舞,可能就改变了他人的人生道路。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第三节 努力就会有希望

1978年,我参加陕西省中专招生考试虽然没有被录取但过了预选线,这无形中坚定了我复习考试的自信。特别是眼科体检医生说我近视眼问题不大,不会影响报考师范卫校的消息,使我备受鼓舞。还有体检中戴300度近视眼镜矫正视力达到1.5,眼前突然明亮的感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渴望有一副自己的近视镜,我还想买几本参考书。当时家里经济困难,不好意思对父母开口,我陷入进退两难的困惑中。九月份,公社建筑公司在我们村上招工,我与父母没有商量,就自己报名到宝鸡打工去了。

到公社建筑公司打工,每天有10分工,还有一斤补助粮和0.5元的生活费,这个待遇与生产队劳动一天0.2元的工资(当时叫‘劳动价值’)相比,是十分优厚的,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

十月的一天,我拿着第一次领到的补助费,到汉中路眼镜店买了近视镜,到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书。那天晚上,我站在工棚后面河边的大石头上,戴着眼镜看夜景。远处火车站的信号灯色彩斑斓,清晰可见,真的很震撼。想到自己眼睛近视,有与人难说的自卑和不安,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说到配眼镜的事情,我就想起了队上的知识青年王天省。他是宝鸡铁路职工的子弟,为了我配眼镜不花钱,让我用他的名字到宝鸡石油机械厂医院去配。医生问话时我一句‘普通话’就露馅了,吓得我直冒冷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好在给我配镜的女医师并没有在意,她开好‘眼镜处方’,让我到汉中路的眼镜店去买。并叮咛说:开始有点不舒服,适应就好了。戴上不要随便摘,除了睡觉和洗脸,这对保护视力有好处。

这个眼镜一直陪伴我20多年。配好眼镜后再也没有与王天省联系过,这是我几十年来做过的最不义气的一件事。现在想起,很是遗憾。

记得公社建筑宝鸡公司的小头目有刘利利、张光明、唐安邦,他们对我们这些由生产队招去的临时人员很是刁难。知道我一边打工一边复习的事情后,没有任何怜悯之心,还常常嘲讽相讥。说我是‘公主心丫鬟命,胡思乱想没有用。’

一天下午,老家回来的工友说家里给我捎来了东西。我打开纸包一看,里面有一个鸡大腿。他说:我家里的老母鸡被黄鼠狼咬死了,父母煮了不舍得吃,让他给我捎来了。吃着鸡大腿,我想到我的父母,不禁潸然泪下。这是我几十年中最为难忘的一件事。

春节回家后,上凤翔师范的‘发小’带回来了他在学校听到的消息,社会青年考中专要考高中内容,可能还有外语。根据这个还不确定的消息和年后要在家专门复习的打算,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复习计划,贴在墙上,以作督促与警示。

记得这个计划的内容有三条。一、报名前主要复习初中内容,适当延伸到有联系的高中部分;二、开始复习高中学过的俄语;三、报名后根据复习大纲重新调整。

另外,我对每天时间也做了具体安排。早上起床到早饭前复习俄语,早饭后到午饭前是语文基础知识,下午和晚上是数理化。因为政治复习题还没有拿到手,就没有做任何安排。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到报名前我把上一年复习资料中的内容全部过了一遍,把高中俄语第一册中的单词和课文基本记熟,还掌握了有关单数复数、变格变位和三种时态的知识。

记得是三月份在枣林中学正式报名的。报名时通知了中专考试的范围是高中内容,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理化、政治。除了征订复习大纲、政治复习题外,还预定省上新编的分科复习资料。因为在西安矿业学院工作的姑父春节回家答应给我买这种复习资料,我只征订了复习大纲和政治复习题。

没有几天,复习大纲和政治复习题就拿到手了。据说省上的复习资料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我的复习可以说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我对前面制定的复习计划和一日时间安排进行了重新调整,原来复习俄语的时间分配给政治和语文,中午九点以后是数学,下午是物理和化学,晚上以理科解题和写作文为主,十点以后瞌睡了就睡觉。

七九年中专要考高中内容,我手头除了新买的复习大纲和政治复习题,再没有其它资料。我到蔡家坡中学教书的叔叔那里借了两本数学书。再次翻遍了由宝鸡无线电厂退职老兄带回来的旧书箱,幸运地找到了几本五四年的物理和化学旧课本。风师上学的‘发小’也把他保存的相关书籍送给我。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终于凑齐了复习用书,解决了暂时困难。

有了前两年的复习经验,我特别注意对复习大纲的学习和研究。复习中,我严格按照大纲范围,对了解、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等不同要求的内容在复习资料的目录上进行标记,以便心中有数的逐条掌握。为此,我到新华书店另外买了一本复习大纲备用,后来还真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九七九年是我高中毕业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我第三次参加中专考试。当时我已经22岁,是生产队的骨干劳力。为了考试,春节过后我就旷工在家专心复习,这在队上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和小小的震动。父母担心年底工分不够分不到口粮,对上有人盘算我没有劳动年终要进行处罚。所以这次考试对我来说是背水一战。

在复习的几个月中,我几乎没有出过家门,每天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基本上都在自己的小房间中看书学习。家里的任何响动都会被我看成是对复习的干扰。为此常有‘状况’出现,有时甚至‘啼笑皆非’。

母亲是家里最为辛苦的一个人,她除了白天参加劳动外,晚上还要熬夜纺线。复习的这段时间,在家里这也是不允许的一件事。为了不影响我,母亲只好把纺线车子搬到后院的柴房中。这里既暗又冷,不知道那几个月母亲是怎样度过的。现在想起,当时真的有些不应该。

这件事情不知后来怎么就传开了。多年来,村里人在教育孩子读书的时候,经常会用我母亲‘柴房纺线’的事情做例子。我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对象。

在家复习的几个月里,除了家里人,与我见面最多的是我的堂弟。当年他在益点中学复习考大学,我们复习的都是高中内容,有许多地方可以交流探讨。堂弟偶尔回家的时候,总要过来看看我这个在家复习的哥哥。给我提供一些复习考试的动态和消息,我也有问题向他请教,如果他解决不了,就带到学校和同学研究或请教老师,等下一次见面再给我讲解。对一个在家复习的人来说,这就是雪中送炭。

记得一次他回来时带了一本常州市教育局新编的数学复习资料。与我手头的旧书本完全不同,体例清晰,印刷精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堂弟说这个资料是一个同学的,他看不错,就借了一周拿回来让我看看。其实后面他并没有按时回来,这本书我废寝忘食的学习了两个星期,基本解决了数学复习中的遗留问题。

多年来,我并没有意识到当年堂弟的‘良苦用心’,只是这次写这个‘回忆’的时候才突然感觉到了。以前我不但对他没有任何感谢之举,甚至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说过,我做的很不好。听说他现在也在蔡家坡陪孙子上学,后面回去后一定约兄弟喝上几杯,以谢当年帮助之功劳,更续手足情深之缘分。

在复习考试这件事情上,对我最有鼓舞的是凤翔师范上学的我的‘发小’。他是我们村里第一个考试成功的青年,对其他人的引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复习期间,他总是抽空回家约我见面,帮助我理清复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特别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他总能找到激励我精神振作的办法。当年我也考到凤翔师范,我们成了校友,毕业回县又成了同事。我们一直往来到现在,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中专自愿是考试前的五月份在枣林中学填报的,那天有人说省上编写的复习资料已经发行了。但姑父答应给我的复习资料还没有收到,我便决定自己到西安去取。

这是我第一次到西安。期间发生的事情有点奇遇与运气。虽然二十四小时没有睡觉,但终于在第二天下午把渴望已久的复习资料拿回来了,我心里很高兴。

回来后,我重新按照复习资料把考试内容过了一遍。据说这套资料是省教育学院编写的,编者中的部分人就是省上中专考试命题组成员,所以这套资料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当年应考成功是有帮助的。可以说,没有这套资料,我就不一定能考上中专。

后来一切顺利,我中专考试成绩264.5分,达到陕西省凤翔师范的分数线,被二年制数学专业录取。

回想三年中专考试过程,先有‘山重水复’,后来‘柳暗花明’。唯有我的‘自信’与‘努力’始终没有改变,这是帮助我实现人生梦想的重要力量。

‘自信’是相信自己预定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倾向;‘努力’是用尽全力朝着自己预定目标前进的具体行动。自信为努力保驾护航,没有自信,努力就可能半途而废;努力是自信的服务对象,没有努力,自信就成了空中楼阁。努力是在自信保护下实现预定目标的主要力量。当然,努力了目标可能实现也可能没有实现,即就使没有实现目标,也一定会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有所前进。但不努力,目标一定不会实现。因此,对实现目标充满自信的前提下,‘努力’就是‘希望’,为了实现目标就要不断的‘努力’。

第四节 第一次到西安的奇遇与记忆

记得这是1979年5月的事情。那天上午,我到公社中学填报中专报考志愿,无意间听到省上编写的复习资料已经发行了,而姑父答应购买的资料我还没有收到,便临时决定到西安去取。

但我没有去过西安,不知道姑父的单位,况且囊中羞涩身上没有一分钱。报志愿回家大概有十一点,吃饭后我先找了队上的出纳,他是我的长辈和同龄,私下借给我五元钱。又去三爸处问了姑父的单位和路线,还到姑家去说了我去西安找姑父取书的事情,姑姑又叮咛一番,并让我给姑父捎了一小袋玉米糝子。

大约下午三点的时候,我走到赶往火车站的眉麟公路上。这里向南八里就到眉县火车站,就是小说《创业史》中梁生宝买稻谷晚上睡觉的那个地方。为了能赶上下午四点开往西安的最后一趟列车,我拼命奔跑爬上了一辆一晃而过的拖拉机。

拖拉机到车站附近的转弯处,我看准跳在路边的土堆上,虽然摔得满身灰土,好在平安着陆了。

到车站也快四点了,去西安的旅客已经排队,我买好票后车站也开始检票放行。记得当时的车票是两块八毛钱,我一手提着口袋一手捏着车票,随着人流终于踏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

上车后才知道这是一趟慢车,一路上为了给别的车让路需要站站停,到西安要四个多小时。这是我第一次座长途火车,感觉咣当咣当的列车行驶声十分好听,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树木和村庄,我显得好奇和兴奋。记得过了武功车站天就暗了下来,到兴平天已经全黑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列车在这里停了很长时间,我感觉可能有半个多小时。想到西安后晚上能不能找到姑父,我感到很迷茫。

由于中午事急没有吃饱,到眉县车站忙于赶车没有花五分钱买一个烧饼,这时肚子咕咕很想吃饭,我就到列车厕所找了一个水龙头,满满的喝了一顿。这是我半生中最特殊的一次晚饭。

到西安车站出站后,我在热心人的指引下找到南行的公交车。上车后,我给身边的一位长者说了我到南郊矿业学院找姑父的事情,他热情的答应到时候提醒我。记忆中,当时晚上的西安市还不如现在我的家乡,车窗外路灯昏暗、行人稀少,只是车内拥挤的乘客和不停的摇晃,才提示我是在向南的公交车上。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身边的长者说前面灯亮的地方就是矿业学院,我应该下车了。下车后,我走到灯亮单位的大门外面,不知道怎么办。过了一会儿,门房出来一位工作人员问我是干什么的。我像祥林嫂诉说阿毛的故事一样,把我到西安找姑父取复习资料的事情又说了一遍。他说:现在都十点多了,人家都睡觉了;我说:姑父就在机电大楼里上班,您让我进去找找看。他指着南面不远的四层大楼对我说:那是机电系的,你就去找吧。

当年机电大楼是东西走向的。我从一楼西头的楼门进入向东上楼,直找到二楼的西头。空旷的大楼内只有我和我的脚步声,再没有任何响动。我想就这样往四楼找吧,如果再碰不到人了就找个地方迷糊一晚,明天再说。

刚上三楼,忽然看到东头有一个人出门进了另外一个房间,我快步跑去一看,原来是卫生间,这个人是上厕所的。我想总算有人了,等他出来再问。这个人出来后,我们都惊呆了,面前的人正是我姑父。

姑父惊讶的问我是什么时候来的,我说刚刚到,是来取复习资料的。姑父把我带到他刚才出来的房间,从立柜里端出一碗大米饭,放在旁边的电炉子上,给我做了一碗热腾腾的蛋炒饭。

看到锅里金黄色的蛋炒饭,空荡荡的肚子里好似有一只见到老鼠的野山猫,垂涎三尺,想吃极了。在我狼吞虎咽吃饭的时候,姑父把复习资料拿给我,并询问了一些家里的情况,就吩咐我在这里睡觉,他另找地方去了。

吃完饭后,墙上的挂钟已经过了十一点。想到这么巧能在厕所门前碰到姑父,渴望已久的复习资料就在面前,我高兴和激动,一点睡意都没有,就翻开其中最厚的书看了起来。

这本书是物理复习资料。物理是我的强项,翻着翻着就来劲了,索性找到纸笔就做起题来。晕晕乎乎中感觉有人开门,原来我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姑父问我怎么起来的这么早,我说睡不着就没睡。

姑父带我吃了早饭,说来西安一趟不容易,让我到附近的兴庆公园转转。我说不转了,要赶紧回家复习呢。姑父看我态度坚决,就给我五元钱,把我送到大门对面的公交站。

这就是我第一次到西安的全过程。当时省会西安的繁华在我心目中并没有留下什么记忆,因为我就没有时间去看。唯一有点印象的是火车站售票处,好像在现在出站口对面城墙的位置,它是东西走向的一层平房,我感觉还没有我家三室两厅的面积大。售票房的南面有四五个售票窗口,窗口的外面有几排防止拥挤的钢管栏杆,上面没有任何遮盖。如果逢有雨天,排队购票的人肯定要淋雨的。

说来还算幸运,当年我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凤翔师范。由一个农村青年变为国家干部,这是我的父母和亲朋感到十分荣耀的事情。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的付出和关心,我是很感激的。就像这次到西安取资料的事情,多亏我的出纳小爸、三爸、姑姑和姑父,由于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我才顺利成行、梦想成真。我会像他们一样,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第五节 三年考试的体会与收获

1979年考上凤翔师范,好比我人生道路上的‘遵义会议’,是我一生的‘大事件’和‘历程碑’。

回顾当年的考试过程,涉及到机会、机遇、准备、选择、自信、努力、运气、能力、坚持、天命等多方面的因素,有些启迪憾人肺腑、终生难忘。

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对当年符合报考条件的人来说都是‘机会’,对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就是‘机遇’。决定是不是报考这与个人的‘准备’和‘选择’有关系。能不能最终考试成功则由‘自信’、‘能力’、‘努力’、‘运气’、‘坚持’和‘天命’所决定。

其中‘天命’是不能改变的,‘运气’是无法控制的,‘机会’是社会提供的,‘准备’和‘能力’是需要提前修养预备的。我们个人在‘机遇’来临的时候,能做的就是‘选择’、‘自信’、‘努力’和‘坚持’。

‘选择’就是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确定朝哪个方向走的个人决策。选择不但决定后期的发展方向,甚至可以预见未来的蓝图目标(叫‘预期目标’简称‘目标’),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选择’确定后,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就是‘自信’、‘努力’和‘坚持’。

‘自信’是相信自己预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倾向;‘努力’是用尽全力朝着自己预期目标前进的具体行动。努力是在自信保护下实现预期目标的主要力量。当然,努力了目标可能实现也可能没有实现,即就使没有实现目标,也一定会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有所前进。但不努力,目标一定不会实现。因此,努力就是实现目标的希望,为了实现目标就要不断的努力。

‘运气’是努力过程中影响预期目标实现的偶然因素。如果有利于预期目标实现的因素出现了就是好运气;如果不利于预期目标实现的因素出现了就是差运气。运气既不受人为控制又不能提前预测,带有随机性。在人们努力过程中运气不一定出现,但是如果出现了就对期望结果有较大影响。运气的随机性也说明运气具有阶段性。一个人这段时间运气不好,过段时间运气可能会好;这件事情上运气不好,另一事情上运气可能会好转。等到‘时过境迁’,‘时来运转’也是可能发生的事情。

因此在‘自信’‘努力’的前提下,如果预期目标没有实现,就说明人生的航船正好运行在运气较差的低谷中,我们仍然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迎来预定目标实现的伟大胜利。

【后记】‘回忆当年考试的日子’到此全部完成了。我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机会来自社会

抓住就是机遇

选择决定方向

努力就有希望

运气成就梦想

坚持迎来曙光

自信孕育力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