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自导航越野赛需要做哪些准备?看完这篇文章,应该会让你更有信心

参加自导航越野赛需要做哪些准备?看完这篇文章,应该会让你更有信心

首页模拟经营模拟极限越野驾驶更新时间:2024-04-26

赵鑫

业内知名越野跑赛事策划人

“八百流沙极限赛”赛事顾问

曾负责“五岳寨国际越野赛”、“腾冲国际越野赛”、“北京国际山地马拉松赛”、“普洱100公里越野赛”等赛事的赛事策划、赛道设计及赛事组织工作。曾担任“中国东极新年日出马拉松”、“Maxi中国崇礼50公里双人越野赛”赛事执行总监。

赛事组委会通常会提前公布赛道相关信息,包括赛道线路的GPS(原本是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但现在已经被习惯用做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代名词)轨迹文件,以及各打卡点的准确坐标位置。

如果赛事组委会只提供各打卡点的坐标位置,需要选择自行寻找、设计行进线路,那么更接近于定向越野赛事,与越野跑赛事差别较大,这里不作为探讨和分享内容。

选手拿到官方提供的赛道GPS轨迹文件后,建议用Google Earth(官方提供免费使用,手机版使用时需“翻墙”,电脑版使用时无需“翻墙”)或其他电脑软件、手机APP进行预览。Google Earth这类软件的优点在于:一是能以三维的视角查看赛道线路特征以及周围地形,这对后期实地导航非常关键;二是借助卫星图片可以直观地了解赛道地貌环境,对于选手选择装备会很有帮助;三是可以逐段提取赛道里程及爬升数据,方便提前制定战术和计划。

这里要提示的是:

1、由于不同地区卫星图片的时效性不同,所以实际环境可能与从Google Earth上看到的会有差异。

2、由于大陆地区“官方”电子地图、“行货”GPS设备内置地图均为“火星坐标系”(请自行百度了解详情),因此容易出现轨迹、点位整体偏移的情况,需要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修正,由于情况相对复杂,这里不作为分享内容。

根据组委会提供的赛道信息,结合对赛道的预览,记忆或记录下重点的信息。比如每个打卡点的里程和海拔,主要翻越的山峰、垭口的里程和海拔,主要转向点的环境特点,主要分叉路口的环境特点,必须经过的控制点(比如围栏、桥、绳索),尽量避开的危险点(比如泥沼、狗)等等。

与用脑子记忆或存在手机里相比,用纸记录的方式还是更可靠。推荐打印出来用透明胶带“塑封”随身携带,或固定在号码布的背面。

也有的组委会向选手提供标注了赛道主要信息的手册、卡片、纹身贴,或者直接将有关信息印在号码布上,这些都非常有用,选手可以事先向组委会进行询问。

通常的导航设备包括指南针加地图、智能手机加导航APP、带GPS导航功能的手表、GPS手持机。允许使用或者强制要求使用的导航设备,还要根据组委会的赛章规定来选择。

指南针加地图这种导航方式目前在定向越野运动中算是必备技能,但在越野跑赛事中不太常见,这里不作为分享内容。

智能手机加导航APP

这种导航方式应该是在目前的越野跑赛事中使用比例最高的。

优点:

一是不用额外购买设备;二是导航APP通常支持等高线地形图、卫星图片作为底图,借助手机屏幕的大尺寸、高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查看地形地貌。甚至有些APP还支持三维显示;三是在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通过APP实现共享位置、轨迹、标记点等比较方便。

缺点:

一是GPS定位精度不稳定,这跟手机定位原理、手机系统资源配置、天线和芯片性能等都密切相关;二是耗电快,需要额外携带充电宝等比较重的后备电源;三是安全性低,很少有防水、防尘、防震的手机。

提示:

在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不良的山区,手机设备相对于专业的GPS手表、GPS手持机,发生定位漂移(定位位置与实际位置偏差较大)的情况会严重得多,通常会达到几十米甚至更多。所以不要过分依赖手机的定位和轨迹,要多利用卫星图片和现场环境的比对来修正或确认实际行进轨迹。特别是在有明显参照物,比如打卡点在体育馆、过桥以后再转弯、要途经一座电线塔等等,这些情况下正确使用手机导航定位是很有优势的。

带GPS导航功能的手表

这种导航方式比较适合地形相对简单的中等距离越野跑赛事。

优点:

一是佩戴轻便,方便查看;二是定位精度比较高,但在山区中的定位漂移还是比较明显;三是通常具备防水、防尘、防震功能。

缺点:

一是屏幕小、分辨率低,可显示信息少;二是续航能力差,导航模式下很少有能连续工作超过9小时的,而且由于大多使用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更加不利;三是性能有限,功能和操作都不算理想。

提示:

一定要对 GPS手表的续航时间和充电模式有所了解,否则无法保证整个赛事期间的使用,或者因为充电导致记录被中断甚至消除,都将给选手造成严重影响。

GPS手持机

这种导航方式多用于长距离、复杂环境的越野跑赛事中。

优点:

一是定位精度高,但在峡谷、密林或者存在较强干扰的环境中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定位漂移;二是续航能力强,通常采用干电池供电,一组电池一般能工作10小时以上,且更换电池也不会影响当前记录轨迹行程数据;三是结实耐用,防水、防尘、防震性能都不错。

缺点:

一是屏幕较小、分辨率较低,部分机型可以加载卫星图片,但响应速度和识别度均较差;二是重量和体积略大,拿在手里跑还是有些累赘,特别是在需要用登山杖的时候;三是功能设置和操作略复杂,比如存在需要判断和处理“火星坐标系”的可能性,需要一定的熟悉过程和操作经验。

提示:

GPS手持机精度高但不代表不会发生定位漂移,建议在特殊环境下还是采用多种导航手段互相验证。

不论使用哪种电子导航设备,通常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导入赛道轨迹及站点数据

各品牌导航设备都会配有专用的数据导入软件,甚至专用的数据线,具体导入方法这里就不细说了。需要提醒的是,有些设备对于单条轨迹文件的点数是有限制的,比如型号比较早的Garmin手持机,单条轨迹文件不能超过500个点。而100公里的赛道通常会有2000个以上的点,因此会造成导入的轨迹不完整。所以导入数据后对赛道轨迹和站点逐一核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校准基准值

到达赛事地区后,应尽可能在起点或者其他可以作为参照点的位置对导航设备进行校准。包括实际坐标位置是否和组委会提供的标准点位吻合(排除“火星坐标系”问题),以及设备的气压计测量的海拔高度(不要使用GPS测量海拔的选项)是否和组委会提供的数据相符。而设备的方向测量则需要随时校准,只要碰到需要准确判断东南西北方向的时候,务必进行一次电子罗盘校准。

提前开机搜星

至少在起跑前10分钟,应当开启导航设备进行搜星定位。因为离开上一次定位位置距离超过数百公里后,设备重新锁定卫星并定位的时间会比较长。

重置里程数据

这个主要针对GPS手持机,因为手持机不论开机关机,只要不进行手动重置,它记录的行程数据会一直累积下去。因此在到达起点、准备出发前,有必要将里程数据部分进行重置,确保起跑后记录的数据与实际相符。但千万注意不要选成了将设备的所有数据进行重置,否则可能会将存储的轨迹和站点等数据也清除掉了。

避免数据中断

和GPS手持机不同,手表和手机的导航数据都是根据每次手动开启记录后才存储的,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只要按下停止按钮,或者APP停止运行了,都会导致记录数据中断,进而对导航判断造成影响。对于手表,建议及时使用键盘锁定功能(视具体品牌型号而定);对于手机,则应当确保该APP有“允许后台运行”的权限。

关注设备电量

由于不同的电池类型有不同的放电曲线,有些电池到了30%以下电量后耗电速度会非常快,因此熟悉所用导航设备电池耗电特性也很有必要,以防被搞个措手不及。

在实际赛道环境中使用导航设备,可以尝试使用以下方法:

分段逐步导航

和一般的城市交通导航不同,选手不要期待可以通过导航设备在越野跑赛事中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的全程导航效果。建议每次导航将下一个打卡点或必经的控制点、补给站作为导航“目标点”,避免错过关键点而跑冤枉路。当然,你到达“目标点”后一定要记得设定下一段的“目标点”,否则你可能会又转回来。

直线导航模式

虽然也可以使用组委会提供的赛道轨迹进行“沿线导航”,但根据个人经验,对于长距离赛事,用分段设定的导航“目标点”进行“直线导航”更加实用,在这种模式下,“目标点”的位置也是选手的下一个心理预期点,直线导航会提供“目标点”的方位以及距离,甚至有些设备可以提供预计到达“目标点”时间的测算(这个结果只能作为大致的参考)。这样更有利于选手选用战术、分配体力。

显示当前轨迹

当前轨迹是指选手实际行进的轨迹,有些设备默认是“只记录但不显示”,因此需要确认处于“记录并显示”状态。此外还要注意当前轨迹的显示颜色要与组委会提供的赛道轨迹颜色有所差别。根据当前轨迹和赛道轨迹的比对,就可以判断行进路线是否正确。这里需要提示一点,查看轨迹时注意设备的显示比例尺状态,通常在一个比例尺单位等于120米~200米的状态比较适合行进中的比对;而在一个比例尺单位等于1000米~2000米的状态比较适合了解前方路段大致情况。

不用过份苛求实际行进轨迹与官方赛道轨迹重合,因为即便是同一条路,组委会赛前测量和选手实际行进的测量本身就会存在误差,因此通常两条轨迹大体一致即可。

关注海拔而不是里程

选手经常习惯问的问题就是“到某某地方还有多远?”,看导航设备时也会更注意已经记录的里程数据,并通过“减法”来判断到下一目标点还有多少公里。这种习惯和作法在具有复杂地形环境的长距离越野跑赛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导航设备记录里程有一个“缺陷”,即误差累积。由于存在定位“漂移”的问题,即使选手在原地不动,设备也会根据不准确的定位数据而认为选手在移动;或者选手实际沿直线行进,但设备记录的轨迹却是折线;再加上有些走错路导致的无效数据记录,就会出现设备记录的累计里程越来越大于实际里程。

那么什么才是更可靠的参照指标呢?应当是海拔高度。经过校准的导航设备所显示的当前位置海拔高度一般误差非常小,按照组委会提供的赛道主要指标,每一区段的最高点海拔、最低点海拔和实地测量的不会有太大差距,也不会存在累积误差的问题。在赛道中,当你到达了垭口或山顶,可以看一下当前的海拔高度,再对照赛道信息(通常是赛道海拔剖面图),就可以准确判断当前海拔对应的赛道里程是多少,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推断出距离“目标点”的距离。

预估分段用时

基于前面所说的各种导航方法,以及对赛道信息的了解,选手应该可以预估出到达下一“目标点”,或者下一关键点的大致用时。比如到达下一打卡点预计20分钟,那么当你跑了25分钟还没到,那你就应该停下来确认一下是否跑错,或者设备出现问题了。

避免原地判断方向

之前也强调过要随时校准导航设备的电子罗盘,但毕竟这是费时费力的活儿。基本所有电子导航设备都会根据移动的轨迹来显示行进方向,这也可以理解为是“惯性方向”,同时这种状态下显示的方向是比较准确的。因此选手需要更多的在跑动(速度越快、方向越一致越好)状态下关注并记住行进方向,而避免停在原地看导航设备的指针来判断方向。

以上分享内容,

希望对大家顺利完成自导航的越野跑赛事有所帮助。

作者 | 赵鑫 设计 | Ogyala

图片|八百流沙组委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