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10月26日的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年前三季度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的安排。根据官方数据,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1-9月份达到了1022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和计划,进一步促进就业增长和提高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度。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1-9月份延续了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为企业减少成本1419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809亿元。除此之外,该部门还组织实施了“三支一扶”计划,共招募4.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其中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了4996名高校毕业生。
同时,该部门还举办了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并开展了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截至9月底,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到3297万人。在就业帮扶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畅通失业求职渠道,精准推荐岗位,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在1-9月份,失业人员再就业396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29万人。此外,我国还实施了就业创业扬帆计划。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部署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创业扬帆计划。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鼓励、两项服务、三项支持”。其中,“一个鼓励”指的是鼓励劳动者创办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加大创业帮扶力度,优先提供创业孵化支持,提供项目指导、风险评估、实战模拟等服务。
同时,通过加强融资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加快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等政策。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提到了“两项服务”。一项是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工服务,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重点企业用工服务范围,在系列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中设立招聘专区,促进供需匹配。另一项服务是做好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服务。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分职业、分方向、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梳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急需紧缺职业信息,推广订单、定向、定岗式的培训。总的来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今年前三季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通过一系列政策和计划,积极推动就业增长和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度的提高。
在未来,该部门将继续加大政策和创业帮扶力度,优先提供创业孵化支持,加强融资支持,并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工服务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服务,以促进更多的人就业和创业。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在当前全球疫情的冲击下,许多企业和个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加强就业创业扶持是非常必要的。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落实好各项政策和计划,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同时,也需要注重提升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度,加强技能培训和人才引进,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用工需求。
“三项支持”具体包括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发展、动态调整职称专业设置,健全完善职业标准和评价标准体系,并贯通继续教育、职称评审、职业培训政策。这些举措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为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在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方面,政府将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学习资源,激励人们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同时,还将推动职称制度的改革,根据行业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动态调整职称专业设置,确保职称评审更加精准和适应实际。为了建立健全的职业标准和评价标准体系,政府将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加强与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共同制定和修订职业标准和评价标准。这将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促进职业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此外,政府还将支持开展就业见习活动,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青年就业见习领航行动。通过开发见习岗位和建设就业见习基地,为青年提供实践机会和培训资源。同时,还将按规定落实就业见习补贴政策,确保见习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府将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用工,鼓励企业与劳动者进行集体协商,就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福利待遇等问题进行平等和谈判,保障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将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确保他们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介绍,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一年多的时间,目前运行平稳有序。
截至2023年9月,已有668万人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试点对象总体得到了保障。在过去的一年多里,试点省份共做出职业伤害确认结论3.2万人次,支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共计4.9亿元,有效保护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权益,特别是在重大伤亡事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这也分散了平台企业的经济风险,对促进平台经济的规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还将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统一服务入口,推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参保信息查询、日接单情况查询和平台服务机构查询等服务。此外,还将陆续推出待遇申请受理、职业伤害确认、劳动能力鉴定、待遇发放、办理进度等服务,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总的来说,政府的“三项支持”措施旨在提高人才发展水平,促进就业机会增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职业权益。这些举措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政府还可以继续加大对人才培养和职业保障的投入,制定更加精准和适应实际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人才发展和就业机会的质量和数量。 你认为政府在支持人才发展和职业保障方面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你对于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职业权益保障有何看法?欢迎留下你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