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代言人,也会出错

虚拟代言人,也会出错

首页模拟经营明星模拟广告代言故事更新时间:2024-05-07

文/特约作者 王智远

编辑/阿至

顶流虚拟偶像团体A-SOUL的塌房,让狂奔的虚拟人赛道踩了个急刹车。

关于A-SOUL团体、虚拟皮套下「中之人」(即扮演角色的真人)的境遇、商业逻辑和粉丝需求之间的矛盾等话题,在过去半个月里已经被充分讨论和报道,本篇文章无意赘述。

透过风波本身,我们其实看到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有相当数量的品牌参与到新趋势之中,试图通过捆绑虚拟代言人追寻一种更安全、更可控、更有话题性的营销。

如今来看,这显然不是一个「万无一失」的选择。

品牌纷纷拥抱虚拟营销、虚拟代言人的背后,仍有三个层面的问题值得回过头来讨论和思考:

首先,虚拟人虽然融合了新技术和新概念,但大多IP本身没有受众基础(尤其是品牌自创的虚拟代言人),几乎等同于素人,这些虚拟代言人是否可以取代真人明星代言?二者逻辑是否相同?

其次,参考A-SOUL的成长路径和塌房风波,当品牌方(或IP运营方)通过持续性运营和内容输出,让虚拟人和消费者产生了真实的互动和情感联系,形象背后的人是不是核心?如果用户更看重「人」,虚拟营销的优势逻辑是否还成立?

以及,当越来越多品牌入局,差异化越来越难体现,虚拟人营销,接下来会走向何方?

围绕上述三方面问题,本期「营销发言人」邀请前上市公司市场品牌部负责人、《复利思维》作者王智远,来聊一聊品牌虚拟代言人火热背后的逻辑、机会和挑战。

1.虚拟代言人和真人明星代言,逻辑一样吗?

虚拟代言人和真人明星代言,从行业以及营销层面来看,逻辑其实是不一样的。

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品牌为什么需要代言人?

早些年中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行业品牌的发展竞争强度并不大,品牌请明星代言,一方面在代言的驱动下可以让用户产生购买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塑造品牌。

但如今,技术发展推动媒介进化,传播形式也有所改变。从图文到视频、从视频到互动都在抢夺用户注意力。铺天盖地全是明星代言的品牌,但用户却显得有些慌张,因为不知道哪些品牌是「割韭菜」,哪些品牌有「真价值」。

我自己在带市场部的时候,代言人选择也是品牌困扰的问题。

比如,要衡量「投入和产出比」与「明星个性和品牌匹配度」两大价值。

想要前者,费用就会有所增加,并且在营销打法上要搭配组合拳,你不能签约代言后半年没有推广计划,白白损失用户和费用。这背后涉及到运营、市场、新媒体大量工作的投入,并且还要跟代言人沟通最近有无签约相关品牌。即便这样,你也不确定投入一定就会拿到相应的产出比,现在不确定性因素太多。

后者也是很多品牌都会重视的,太个性的明星在做话题时大概率会引起舆论,没有个性即使配合营销策略也较平淡。但是兼备多种条件的明星就要上升到另外的高度了,可能不适合短期签约要做中长期计划。

过去一年不少品牌开始推崇虚拟代言人,这里也存在两面性特征。

真人代言有翻车风险,所以在虚拟人出现之后,品牌方认为这是一种更安全的选择,但如今来看并非如此。虚拟偶像也会塌房,这让大家开始思考虚拟形象和背后的人,和运营方、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

虚拟代言和真人代言,从用户角度看不同的是,仿真所带来的新鲜感能吸引一时关注,但却无法阐述出商品的真实体验,消费者会不会持续买单?

《2021年中国虚拟偶像消费市场调研报告》的一组数据可以参考,62.31%的消费者可能会为虚拟偶像买单,但仅有9.78%的消费者愿意为虚拟偶像买单。

拿我自己来说,现阶段我基本不会为虚拟IP代言的商品买单。但也不得不承认小时候买过很多零食、饮料也确实是奔着动画人物或者形象去的,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早期的虚拟IP。

如今整个虚拟人赛道的确是火,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但站在品牌方层面还需要冷静思考,虚拟IP的版权、收费标准、使用方式、IP公司的背景实力等,都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签约虚拟IP后涉及的不仅仅有形象、还有服装、表情,整体投入下来并不比明星费用差多少。在营销运作上面,品牌也不会只用IP做海报宣传,涉及到TVC制作、直播,长线运营投入会更大。

虚拟代言人即便可以按照品牌需求塑造个性和形象,但一方面要考虑资金消耗,一方面不是完全无风险。所以相比真实的明星代言、长线推广,很多品牌用虚拟人营销,更多是做话题,追求短期流量和关注。

2.粉丝滤镜之下,虚拟人的核心是「人」吗?

A-SOUL风波,暴露的是粉丝逻辑和商业逻辑之间的差异。

当粉丝(或者广义上的用户)喜欢一个虚拟偶像,并与之产生持续的情感连接,形象背后的「中之人」某种程度上也寄托了一部分情感,甚至在部分粉丝眼中可以代表虚拟人的「灵魂」。

但在商业和资本的视角来看,虚拟人投入成本的大头在技术制作及运营(大多还处于亏损阶段),是整个团队配合协作的产品,表演者只是其中工作人员之一。因为核心竞争力是虚拟IP资产,所以皮套下的「中之人」并非不可更换。

所以有观点认为,虚拟人的商业尝试是失败的,因为它无法取代人的价值,用户到最后仍然在为「人」买单,所以虚拟人的核心还是人。

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内容才是虚拟人的核心,人可以说是传播载体。

举个例子。早些年我们做品牌时没有虚拟IP,品牌通常会自孵化IP,回过头来看,自孵化IP能够起来的少之又少,因为背后需要长期内容的运营,不论是树立IP形象还是传播都需要内容。

所以IP本身是一种符号文化,是符号在传播。

在一线城市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西北筱面村,它的符号是什么,I LOVE筱;做知识付费的得到,它的符号是猫头鹰。这些IP本质都是品牌的衍生物,需要长期用内容去渗透。

我们从品牌角度再看虚拟IP,试想下品牌在买虚拟IP的时候,买的是什么?

短期肯定是新鲜感,这背后代表它有流量或者内容。再通过它背后的东西给我的品牌带来延伸性的价值或者用户。假设一个虚拟IP没有这些东西,加上昂贵的版权费,那品牌还不如自孵化,想想看是不是?

不论我们看到的名创优品与漫威合作,还是李宁与NFT无聊猿的结合,万变不离其宗,本身价值是不会变的:1)买内容,2)买新鲜感,3)变现。

其实从中长期的视角看,我认为以后的品牌都是DTC模式,以用户为中心居多,品牌市场的钱会大量往KOL、KOC方面倾斜。

假设要投资到偶像艺人身上,其日常经营的人设也会向真知识、真作品传播的价值层面靠拢。

因此,虚拟IP现有营销的一套逻辑并非站不住,只是有一段长期的路要走。这条路就是「无形资产」积累的路。像国外有迪士尼、漫威宇宙,之所以能立足长期不败,最终卖的还是作品力。

3.虚拟人会接管数字营销吗?

一个风口出现,一定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我们今天看很多品牌合作虚拟人、喊着要进军元宇宙,但又大同小异,好像没做出什么差异化的东西。那它的价值到底在哪?要从三个角度看:1)品牌,2)消费者,3)行业发展。

首先,虚拟营销是一种基于幻想的延伸,而幻想是人的需求,所以未来方向一定是这样。待行业成熟时品牌完全可以签约多个虚拟IP,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偏好,可盐可甜、刷得了幽默、玩得了深沉,这无疑在营销玩法层面增加多元化的可能性。

其次,我认为消费者都会「移情别恋」,我们不可能指望某个用户常年在一个品牌身上投资,用户只喜欢与自己情绪、标签、相关的价值主张。

我曾说,以前的传播是You are what you wear(你穿什么就有什么),但现在用户期望represent personality(代表个性)。

所以虚拟IP要立足于个性挖掘,它是幽默的、勤奋的、天真的、成熟的,背后都关联着用户会不会为此而买单。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虚拟人是基于电脑图形学,AI、动捕等技术的成熟而出现,可延伸和应用的场景非常多,可以推动很多行业层面的创新。

当然,新的热点和趋势出现的时候,我们对虚拟人现阶段的价值难免过分夸大,甚至有观点认为虚拟人或者虚拟营销,未来会接管品牌数字营销。

这并不是一个维度层面可以相互替代的问题,而是两种不同的形态。

数字化具体呈现在「品牌各平台的数据打通层」,它是基于巨头拆墙下提升交易效率的一个动作,也包含很多角度,比如ERP、SaaS打通,低代码工具等。

所以数字营销只是marketing其中的一环,像包括现在听到的敏捷营销、交互营销、互动营销实则都是细分,统一可以把它看做是算力在驱动。

举个例子。如今品牌投放广告进行获客,市场人员需要在各大平台后台进行筛选用户画像、消费特征、年龄、地域层面,又笨又难操作,因为涉及平台多,数据又杂糅没打通。

拿我原来管理市场部的时候,每月盘点各大平台开户情况基本可以达到20多个,包括小红书、抖音、头条、美团、甚至还有些不知名的广告平台,非常难处理和管理。

未来的数字营销会出现「平台整合现象」,会基于这些原始数据的堆砌,通过SCRM、CDP、DSP的打通,从获客、管理、分析上更加定向化、精准化,这样不会让品牌浪费更多预算,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客户群体。

那虚拟人呢?若从市场营销层面看,它不过是一种品牌的展现手段而已。不过,我们要站在未来看,虚拟人的应用场景也许会有更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