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242天
前言
你好,我是陈立翰。欢迎你来跟我一起,探索那些“脑科学中的高效学习法”。
今天我介绍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学习达人,以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习方法——西蒙学习法。
赫伯特·西蒙是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75年图灵奖得主。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他著有《人工科学》《人类活动中的理性》《认知智能:人行为背后的思维与智能》《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等著作。1983年他应时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北大心理学系主任荆其诚教授之约,连续三个月在北京大学系统讲授认知心理学,他的贡献直接促进了中国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他的著作和思想也对决策理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指出人类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受到有限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限制的影响。他认为人们并不总是以完全理性的方式做出决策,而是使用启发式和简化策略。这个观点挑战了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同时,他也提出了认知建构主义的观点,强调了认知过程中主动建构和塑造知识的作用。他认为,通过将外界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范式。这个观点对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认知建构这个观点的主要践行者之一西蒙本人,曾在其56岁零基础条件下学习汉语书法,仅用六个月就成为国际汉语书法大师。西蒙说,对于一个智力正常的普通人来说,只要专注做一件事,在六个月内完全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按照朴素的信息加工观点看,一门学问所包含的信息大概是5万个,以一分钟记一个信息块计算,拆成时间大概为六个月。
今天我要为你讲解的,友荣方略团队出品的《西蒙学习法》这本书,讲的是怎么在短时间内将全部精力持续不断地集中在一门学问上。友荣方略,是一家咨询公司旗下的精英团队,团队中既有众多“学霸”、图书作家,也有多位世界500强等公司高管、秉持终身学习理念的创业者。该团队致力于研究、总结并传播学习方法,让更多人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意义,用学习改变人生。
《西蒙学习法》提供了一个简要的高效学习公式。真正的学习等于用有效方法乘以积极的目标,再乘以连续投入。这里面的原理就像居里夫人所言,知识的专业性,精力的集中好比是锥子的作用力,时间的连续性好比是不停顿,使锥子往前转。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人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就需要拥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西蒙学习法告诉我们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学习的效益最大化。
下面我会逐一为你讲解这本书里的六大模块:速学、选择、目标、拆分、集中和技巧。
第一部分
先来说“速学”。我们先了解一下西蒙学习法的整体优势。通过践行西蒙学习法的公式,真正掌握学习的内核,尤其是在速学的过程中克服偏科的问题。
前面提到,西蒙学习法等于积极的学习动机乘以有效的学习方法,再乘以必要的时间投入。有效的学习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包括选择学习领域、设定学习目标、拆分学习内容以及集中精力学习。而比学习方法更加首要的,是强大的内驱力,这是为长期艰苦的学习提供能量的“燃料”,内驱力驱使人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当完成某件事情时,如果完成质量较好,人们也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带来学习价值的自我效能感,同样可以让人产生学习动力,这样就构成了学习动力的正向循环。
学习的内在驱力由培养学习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自学与自律组成。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同学废寝忘食地阅读课外书,这个背后是兴趣爱好所驱动的。这种驱动力会逐步突破个人自身能力的限制,比如从阅读《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中文版过渡到阅读其英文版,在语言水平和阅读能力两者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样以阅读为例,通过坚持每天阅读,积少成多,就能扩大阅读量和知识面。当然,阅读文学作品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需要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做到自律。比如一位学生,即使他/她非常喜欢《哈利·波特》小说,他/她也很可能在当下需要放下书本去复习数学的内容。
当然,与兴趣爱好相对应,当你不喜欢一门学科或领域的时候,就会产生偏科的问题。那么,如何反转偏科,让自己喜欢上原来不喜欢的学科呢?虽然这种反转带有一定的强迫性,但是试想一下,如果一门学科本来你就不喜欢,但还是把它学好学精通了,那还有什么是你不能学会的呢?以学习量子力学为例,如果能够事先了解这门学科相关的故事或背景,比如先阅读科普读物《量子物理如何改变世界》,去理解“薛定谔的猫”这个思想实验里“活着的猫”和“死了的猫”的量子叠加态,你就会产生有趣的代入感,消除学科知识的枯燥感和陌生感。这让我联想到了高中时代学习电磁场的章节。我记得当时物理老师,将公式用方言编辑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原来我的物理成绩很差,在所有学科中不占优势,但那个章节的单元测试我记得取得了好成绩。
学习的内驱力背后是积极让自己持续增值的策略。当我们持续不断地学,仿佛是在玩一场搭积木游戏,这个游戏的核心逻辑是积累,是做加法。选择这种游戏的玩法是长期主义者,就算输了其中一步也是暂时的,从长远看最终会赢。因此,有了强大的内驱力的学习者能够不断地构建健康成熟的心智模式,持续在某个领域学习和深耕,并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西蒙正是这样的人,他的一生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研究,即人类大脑的认知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第二部分
我们来看第二步选择。人的时间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做,什么都学。在有限的时间里,应该学什么不需要学什么,是需要选择的。
我们先来看一看西蒙是如何做的、如何选择的。西蒙一生在做的就是用科学的、量化的方法来研究人的思维和行为,这是他科研活动的主线。沿着这条主线,他的科研成果遍及很多个领域。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在经济学研究方面,他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在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领域,他创新地提出了问题空间的概念和符号处理的观点。西蒙和他的同事研发了一款叫做逻辑理论家的计算机程序,是世界上最早解决非数字问题的计算机程序。在研究行政和公共管理以及人的决策行为时,他引入了“满意度决策”的概念和方法,为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基础。在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西蒙提出了认知建构者主义的观点。
从以上来看,赫伯特·西蒙的贡献丰富多样,对认知科学、决策理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研究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切换,但都是为了解决主线问题。在进行选择前,西蒙发展和运用了全局思维,预先判定了每个备选决策方案的可能全部后果,找到最佳的与目标愿景高度契合的方案,这提示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盲目地蹭热点。
在选择时,我们需要遵照意义优先和价值导向的原则。在学习方面,我们有很多时候都扮演了“收藏家”的角色,特别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进行碎片化的学习,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大容量的硬盘,缺乏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和应用,这就是“吃得越多越是营养不良”。在当今信息充斥的年代,知识产品市场的内容太多,知识多了之后本身会带来选择困难。比如说,在你眼前有三个计时的工具,手表、手机上的时钟以及电脑上的时钟。它们显示的时间各不相同,这个时候你就犯难了,很可能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这是选择项增加时带来的烦恼,本身没有一定的价值意义。但是,你可能有基本的判断,比如对某个品牌更加信任,无形中也会偏向那个产品的时钟指示。
选择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目标价值驱动的。我记得在自己的一个项目研究中,执行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时,我们曾经让受试者做视觉搜索的任务,就是在一个杂乱无章的场景中找到一个视觉目标。受试者在每次搜索成功之后会得到一定的奖赏,比如说一次成功的测试之后给到一毛钱的奖赏,这样在多次成功完成任务后,受试者的累积奖赏就变得多了。我们发现,当接受奖赏的时候,反应时间大大降低,准确率也上升了,这说明在给定的视觉场景中选择目标对象,是由价值也就是奖赏驱动的。学习也一样,当我们面对潜在的很多选择项时,带来奖赏价值的学习科目或具体内容,会成为我们选择的优先项目,并且有动力去学得更好。
关于选择的内容,我们建议向“头部”学习,向全校第一的“学霸”学习,向全球顶尖的实验室和科学家学习,去阅读他们的研究论文和报道,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到处搜索资料。此外,在实践技能学习上找有丰富经验的人学习。比如说暑假你去学开车,已经到了学习科目三,如果有一个教练推荐系统,这里面有两位师傅,一位师傅有十年的教学经验,而另一位只有两年的经验,我想大概率你会选择有十年经验的老师傅,希望掌握更扎实的驾驶技能和经验。当我们聚焦到知识学习和选择价值上的时候,选择的过程变得容易和凸显出来。
选择是一门行动的智慧哲学。关于选择的时间策略,我推荐“721法则”。如果要精进精通一门技能,需要用10%的时间学习知识和信息,70%的时间练习和实践,用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这个和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提出的“做中学”原则是一致的。
最近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中,我所在的课题组也遇到了新的关于数据分析方面的问题。事实上,如果一查网络资源,公开的数据资料和代码也不少,大家道理好像都懂,但是如果不花大力气亲自跑一下程序,并和业内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讨论,可能会一直在原地踏步。当我们了解了做某件事情的价值,就会产生强烈的意义感和使命感。这里需要突出意义优先和“黄金圈”法则——就是由内而外的思维和交流,以及行动模式。
比方说,你要给家里的墙壁上打一个孔装一个挂钩,这里实现合理要求的“孔”是一个本质的需求,但是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包括使用不同的打孔工具。我们需要由本质往表象推断,帮助我们选择是用电动钻还是用手动的工具,以及选择不同型号的钻头。因此,这里的思维和行动的链条是,以“为什么”为开始,以“怎么做”为桥梁,以“做什么”为终点。学科知识的选择和学习的执行也当如此。在知识门类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个人成为通才的挑战变大。或许当我们抓住本质需求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只要长处足够长,也可以适当忽略自己的短板。
作者推荐了选择或者说找准学习领域的九宫格工具,这个工具非常实用。我把一张示意图放在文稿中了,你可以对照使用。
九宫格工具
这个九宫格是根据优先级从高到低的四个维度划分的,第一个是持续增值,第二个是不可替代,第三是能力提升,最后一个是兴趣相关。持续增值考虑学科领域的内涵和外延,比如人工智能知识和厨艺知识,两者一对比,可能人工智能知识的渗透力和通用性更好,职位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当然,提到人工智能,我们了解人工智能取代了很多传统的工作,比如图文设计类的工作,那么在选择学习领域时,第二位要考虑的是不可替代性。这类学习特别强调个人的天赋和创造性,比如艺术创作;而类似开车的技能学习,只需要规范性就可以,并不一定要求有多少的创新。
第三个维度是能力提升,着眼于不断扩展我们的知识边界。比如,同样是管理知识,工业核安全的管理知识可能较专业,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实用面就比较广。最后一个维度是兴趣相关,这是必要非充分的选择项,现实生活中相当比例的人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或者学习的任务。当然,以上是讨论一般的原则,并不排除优先及例外的情况。比如有的人会把能力提升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想法、经验的积累变化等,以上四个维度的优先级也会做相应的调整。
第三部分
好,接下来我们看第三步,目标。西蒙首创的问题空间实质上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西蒙认为没有目标的行动毫无意义,目标决定了行动的方向。在工程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有一个著名的计划行为理论,说明计划在行为发生过程中的引擎作用。学习同样需要有目标,一方面它能够指引学习的方向,另一方面让学习者明白如何评估行动、学习的结果。目标设定指向了学习的方法论,就是学习的门道。
目标驱使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还是来举西蒙的例子。他平时兴趣广泛,比如下国际象棋。作者在书中特意举了这个例子,西蒙在高中时候花了两年的时间玩国际象棋,他的棋艺也很高超。但是,要让自己保持高水平的技艺,他每周需要花费一两天的时间来练习,这对于繁忙的科研工作和惜时如金的他来说,太耗费时间了。后来,他暂时舍弃了国际象棋的爱好,但是保留了徒步旅行的兴趣爱好。学会放弃,实在是可以大至人生的重大选择——比如爱因斯坦曾经拒绝过当总统的邀请。学会放弃,也可以小至课程的作业。我记得有一次在研究生阶段写《智力》的发展心理学课程论文综述的时候,查阅了3000多篇的论文和摘要,还是迟迟不能下笔,总觉得没有把文献找全。结果,导师的一席“舍得放弃”的忠告,让我只聚焦参考5年内的重要参考文献,及时完成了作业。
另外,目标总是和不同形式的奖励关联。前面我们解释了学习的内驱力。这种内驱的维持,也可以来自适度的奖励,就是给自己加上奖励的杠杆。完成小的学习计划,可以实施比较小的奖励,比如说看一场电影,吃一顿好吃的。完成大的学习计划,比如说大学本科的学习,可以来一场较大的奖励,比如说一场畅快的远途旅行。当然,通过自我良好控制这个杠杆来提高学习动力有时候并不能奏效,特别是当你发现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欠缺时,这个时候可以刻意给自己构建实际的或者虚拟的监督机制——就是社群压力,比如参加有具体分享读书目标的读书沙龙会,或者在个人的社交媒体发朋友圈,发布自己的阶段性科学减肥的目标和结果。
目标的设定、维持和更新,与你的提问能力和水平有关,能提出好的问题,也是一个人的创造力的体现。学会向高手提问,高手的经验和能力知识能够更有利于人们的成长。这种能力并不是工作时间简单线性积累的结果,它更像是一种异常管理的能力,或者说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为什么说人工智能阿尔法狗能够战胜人类头号棋手李世石?因为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学习了海量的高手棋谱,并知道如何有效应对。向高手提问,了解他们的做法,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并成功萃取经验。
这里的提问有技巧。首先,拆分问题要具体并聚焦,比如不问“你是怎么取得成功的”这类宽泛的问题,而是问“你在学习某门课程时会怎么做”。第二,聚焦到动作,这时候深入追问,把经验细致化、具象化,比如上面怎么做的问题下,包括选什么学习材料、软件、方法等等。第三,有具体的行为佐证。就是从哪些步骤开始,需要做多少次的练习等等。最后,从多维度上提问,进入访谈的全链条,如果你能够赢得现场观摩参观的机会更好。一个专家有他/她的产品市场以及展现成果领域的机会,包括所在的社会网络。我们通过与其周围的课题组成员的交流,以及参加他/她主持的主题展览来深入了解。有一次我参加了北京798艺术展,就能够深入了解主持这个展览的一位北大教授的工作,虽然我已经在平时向他私下聊天讨教了。
第四部分
好,我们来到第四步,拆分。
万事开头难,表面上看起来再复杂再难学习的事物,通过拆分成不同组块,对不同组块各个击破,也能够很好地学习掌握,特别是在学习的开端,拆分就是找到学习的最小单位,就是学习组块。组块的概念和实践来自1956年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在《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上发表的文章《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这里的7±2,就是组块的单元数量。比如我们去记一个手机号码时,可以把11个数字分成三组,特别是前面三位的数字,比较容易记忆。组块的原则可以根据形式,也可以根据内容来分,前者是根据学科课程的自然章节来划分,比如阅读一本书的序言、正文和结尾等等。根据内容和逻辑来分类,可能更侧重于技能方面的学习,比如开车的技能,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以及需要哪些预备性知识。
拆分体现了学习的累积精进策略。现在很多智能阅读软件也做到了这一点。比如说你在阅读电子书的时候,软件应用会自动地记录你的阅读进度,下次打开App阅读时,就会自动定位到你上一次阅读的位置。这种断点续接或者续传的样子好像与前面提到的碎片化学习有相悖之处,但确实是一种积极的策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断点续传,当你下载一个较大的文件的时候,突然有事离开或者电脑意外死机,这时候都需要从头再来,那么在软件本身效率以及人的工作学习效率上都是非常浪费的。
同样,当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时,可能不能按部就班地探索,先要找出重点,再把需要掌握的知识划分成不同的组块,最好依据自己当前的时间的充裕程度,自身的状态和任务需求来选择某个组块来学习。当前的线上教学、微课程和慕课都很好地遵循了这个拆分的原则,并尽量做到在形式上(就是章节的谋篇布局)和内容上,包括知识点的原理封装和实例的边界划分等等,都符合人的专注力特性和组块学习的原理。事实上,我们在记忆的时候,不管是在策略还是在具体的方法上都不自觉地进行了拆分组块的做法。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科考核测试的时候,特意设置了多次的单元测试,通过加强过程考核,也就是将考核点进行拆分,能够提高学习的成绩,做到精准反馈。
作为拆分的一种有效实践,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记忆卡片这种方法。这种卡片一般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按照自然的时间顺序记忆,比如在记卡片的左上角标记需要复习的时间,根据时间点严格执行复习。第二种方法是按照线索提示的方法,比如在卡片的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中文的意思。又比如,正面写具体的历史事件信息,背面写该事件的元信息,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关系等等。这里我们值得提一笔卢曼的卡片写作法。尼科劳斯·卢曼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家,以他的卡片写作法而闻名。
根据一些统计,卢曼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记录了大约8万张卡片。他使用卡片来记录自己的想法、观点和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帮助他组织和连接大量的信息,并促进他在社会学领域的创作和研究。这里的一张张独立的卡片应该是他在写作创作劳动时的最小拆分单元。他通过将思想分解成小的独立的单位,并将它们相互连结,可以促进新的发现和洞察力的产生。这种方法对于研究写作和创造性思考都非常有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组织和理解复杂的知识体系。
第五部分
下面,我们来到第五步,集中。也就是心无旁骛,专注精进。
开头我们提到,居里夫人说,知识的专一性就像锥尖,时间的连续性就像不停地使锥子往前转。我在文稿里放了一张示意图,供你参考。
锥子学习法
这正是西蒙学习法中“集中”的道理。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烧开水的经历,只有集中火力,使水加热达到沸点,才能烧开水;而断断续续地加热既浪费能源,又不能烧开水。同样,断断续续的工作模式,既不能在一个完整的时间单元上发力,也不能集中精力把当前的事情做好。俄勒冈大学的迈克尔·波斯纳(Michael Posner)教授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我们老是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每一次任务切换后重新回到原来的任务上,要达到先前的专注度,平均需要23分钟左右,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
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在西蒙研究的认知心理学领域,有关于人的注意力分配机制的研究,人的注意力并不能一直保持高度警觉的状态。注意力的主动和被动中断是有一定的生物学保护意义的,但它不能成为我们偷懒和放松的借口。这里我们需要锻炼的是维持特定时长的注意以及专注力的精准的、有边界感的切换。就像谷爱凌一样,她该读书时就认真读书,该比赛训练时就全身心地投入训练,文化课和比赛成绩都没有落下,都表现得非常优异。
我们该怎么做呢?为了培养集中的注意品质,一方面需要刻意训练延迟满足的能力和定力,另一方面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这里延时满足并不是压抑自己的需要,而是适当地迟一些再满足,人为地创造距离,这需要我们和自己的大脑做一个约定,包括签署专注力协议。当我们创造一点儿距离的时候,对注意力的诱惑源的拒绝就变得容易了。比如,把你的手机放在一个柜子里,或者离开书桌、工作台较远的地方,这样可能大概率减少学习过程中忍不住拿出手机翻看朋友圈聊一会儿微信的冲动。
其次,长时间学习同一类内容,特别是有难度的内容,容易让大脑产生疲惫,导致注意力涣散。这时候可以适当切换学习内容,让大脑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和任务的边界感。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创建和设置专注力环境,比如做好提示,和家人朋友打好招呼,或者在办公室、书房的门上贴上“请勿打扰”的温馨提示,避免他人无意之间干扰到自己。
第六部分
最后我们来看下一步,第六步,掌握一些让学习变得简单高效的实用技巧。这些技巧既能节省我们的时间,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下面我们介绍的学习技巧不仅仅限于西蒙本人应用的学习方法。
西蒙的学习和研究是以问题为主线的,这与人的大脑求知好问的特性是顺应的。西蒙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案例来学习,通过案例能够较好地结合理论和实践,跨越其中的鸿沟。通过案例可以把学习小组的利益相关者聚在一起,训练人们的逻辑能力和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建立和分享知识的过程变得可见。在具体的场景中,通过积极构建问题并加以解决,能够让人的大脑不断建构和重塑知识体系。如果我们把案例学习看成是解题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是由从记到会到熟再到巧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所组成的,它们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
我们先说“记”,并不是记所有上课或会议上听到的,而是记关键信息和元信息,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重要的逻辑关系。在这里我推荐用康奈尔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分三个区域,分别记录笔记内容、线索(总结)和思考。我在文稿里放了一张图,你可以参考使用。
首先,笔记内容需要列明要点,按照相同或者相似的原则合并同类项,尽量言简意赅,多用短语和自己熟悉的关键字或符号去记。并且在每个要点之间留存一定的空间,一来是为了可读性,好区分;二来为了将来扩充内容留有余地。其次,在左侧区域记录提示的线索。这样的写法是遵照心理学家乔治·米勒的“部分报告法”的原理,就是给一个关键的提示线索,像一个钩子一样,能够把整条鱼线穿起来。这里的关键词或者标签有助于回忆和提取、检索信息以及梳理归纳知识点。最后,在笔记的底栏记录自己的思考问题,包括感想和经验体会等等。
康奈尔笔记法
我们再来看“会”。从这个阶段开始,我们有了独立解题的能力,基础的公式概念开始转化为个人的经验、技能,但解题的时候较慢,偶尔还会出错。
学习的第三阶段是“熟”,即对相关技能已经掌握得比较好了,不用刻意去思考公式和定理的样子,能够下意识地使用。
最后第四个阶段是“巧”,这是熟能生巧,目标是向“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举一反三”迈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达到了深度学习的程度,并且形成了学习迁移,也就是能够将知识记忆应用到全新的场景当中,就是达到了学习的“心流”状态。
以上学习状态的四个阶段,对应着资深政治家基辛格博士曾经描述过的高级政务人物工作时的四种状态。“记”就相当于无意识的不胜任,“会”相当于有意识的不胜任,“熟”相当于有意识胜任以及“巧”——无意识胜任。如果你会开车,现在回想一下学习驾驶的过程,何尝不是这样经历以上四个阶段呢?
结语
在西蒙看来,只要方法得当,肯下苦功夫,具备一定的基础,人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任何一门学问。正确运用西蒙学习法,能够让学习变得简单高效。
《陈立翰·脑科学中的高效学习法》;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